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传统的新闻节目流程都是由编辑编好稿子再由播音员一字不落地“播”,目前,不少电台正尝试编播一体,由主持人选编稿件再夹叙夹议“平民化”地“说”出来,这就是“说新闻”。其实,“说新闻”就是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化”,这也成为时下新闻节目变革的一种尝试,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持人如何才能说好新闻,怎样“说”才能符合节目变革的需要?笔者把近两年来“说新闻”的体会总结成文,以期与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2.
郭静 《新闻前哨》2002,(8):45-45
新闻评论节目是新闻节目的一个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在叙述事件的同时表述观点。随着新闻评论节目的诞生,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也走上舞台。他们改“播”为“说”,讲求平等、注重交流、强调个性。  相似文献   

3.
一、电视新闻中的“说”新闻“说”新闻,是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对新闻内容进行口语化表述,它有别于过去新闻播音员的播报新闻。这种方式的要素和特征是主持人通过“说”的形式对所传达的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新闻板块、民生新闻栏目的大量涌现,播音员主持人的播报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播”新闻正受到“说”新闻的挑战,一时间,“说”新闻成了一种时尚潮流。那么,怎么把新闻说好,播新闻和说新闻是否格格不入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卓越 《视听界》2000,(4):33-33
上海卫视的早间新闻《上海早晨》、浙江卫视的午间新闻《阳光直播室》、江苏卫视的晚间新闻《晚间播报》等节目,相继改变演播风格,变严肃的“播”,为亲切的“说”,一字之差,一种新的播出方式应运而生了。从“播”新闻到“说”新闻,并不仅仅是形式的改革,而是对节目一次全新的尝试。传统的新闻节目,大多偏重时政,内容往往硬  相似文献   

6.
谭敏 《新闻知识》2000,(1):39-40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国内新闻界交流的加深和电视自身的快速发展,许多新的栏目和节目形式相继产生。“说新闻”就是近年来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在这种新的节目形式中,播音员以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出现,以亲近性、可信性和个性化的主持与观众形成信息和情感上的交流。“说新闻”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形式为各电视台纷纷看好,也立即成为电视从业人员们关注的焦点话题。本文拟就“说新闻”的产生背景及特点提出一些看法,求教于同行。 “说新闻”产生的背景 “说新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说新闻”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生…  相似文献   

7.
“说新闻”节目的语言形态与“播新闻”及日常口语存在明显区别,呈现混合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语言形态的差异使得“说新闻”节目的语言规范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在与“播新闻”语音评价重点的分歧、词语选择的不同及句式使用倾向的差异等方面。此外,方言类节目的规范宜采用“限时限量限域限倾向”的限制性引导。  相似文献   

8.
说新闻与播新闻相比,具有自然亲切、轻松和舒适的特点。它适应了当代受众追求平等、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说新闻主要用于那些披露不合理和违法乱纪的社会新闻以及传播奇闻轶事的软新闻。主持人与栏目和节目是唇齿相依的互动关系,他(她)在有声语言以及无声语音的运用上要符合相应的美学规范与要求。  相似文献   

9.
杨曼 《中国广播》2005,(6):43-45
新闻类节日是各电台电视台的主体节目。时至今日,随着新闻节目的改革与发展,其播音创作主体——播音员、主持人也细化为新闻播音员、新闻评论员、新闻专题节目主持人等。“主播制”(新闻主播)已渐在各台新闻类节目中推行开来。随之而来的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在逐渐发生着变革。为此,就播音界沿用多年的“播”新闻与近年来日渐时尚的“说”新闻这两种风格的播报方式,以及新闻类节目本身对此提出的要求做以下阐释:  相似文献   

10.
说话,是主持人表达节目内容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也是一个节目能否得到观众喜爱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节目,对主持人说话方式的要求不尽相同.新闻播报类节目需要的是沉稳庄重;娱乐类节目需要的是诙谐幽默;少儿节目需要的是活泼欢快等等.作为主持人,只有掌握了适当的说话方式,才能成为节目内容与电视受众之间最好的桥梁.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也直接影响了电视节目的说话方式.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要求主持人由"播"变"说",由"照本宣科"变"连说带评".尤其是当"讲故事"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结构方式时,这种"连说带评"的说话方式就成为了这类节目的重要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1.
这里说的制播方式,是指广播主持人节目“从主持人准备节目内容、播讲(或播读)、节目制作完成到节目播放出去”这整个过程的业务操作流程及其特点;通俗地解释一下,就是一个主持人节目是采用什么方式制作出来、播放出去的。一、我国广播主持人节目的不同制播方式据了解,目前我国主持人节目的制播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相似文献   

12.
张洪 《记者摇篮》2004,(7):28-28,24
提到“说”新闻。这对于新闻播音员或者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说可能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但时至今日,对于当初“说”新闻的理解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原来新闻可以像现在这样去播的。对有声语言传播的研究本来就是无止境的。实际上这个话题对于一名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来说虽然不新鲜但却是很  相似文献   

13.
广播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传播媒介是声音,诉诸于人的听觉,是为耳朵而存在的,这是广播媒介的本体。它是一种经过放大、提升的人际之间的口耳传播。因此,广播改革应该回归广播本体,从单向灌输模式到平等的互动模式,从一人独自到对话讨论,从书面雅言回归大众口语。广播新闻回归广播本体就是要把新闻“说”出来。 主持人说新闻 珠江模式的主持人大板块直播节目改革,改播音员为主持人,变播为说,曾经如一夜春风,为广播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而新闻节目作为最后一块禁地。却依然“春风不度玉门关”。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中,我们既可以听到播,如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联播”类节目;也可以听到说,如新闻杂志类节目;还可以在同一个节目中听到说、念、播,如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南京十八频道的《听我韶韶》。  相似文献   

15.
陈庆江 《新闻界》2008,(3):131-132
随着新闻传播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的全面转移,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员"逐渐变为了"主持人","播"新闻逐渐变为"说"新闻。然而,在主持人向受众靠近的过程中,这种"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几点误区。由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说"的规范。  相似文献   

16.
一、“说新闻”蔚然成风近年来,“说新闻”在电视新闻界可以说蔚然成风。最初,香港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的主持人陈鲁豫一改往常的坐播为站播,语言上一改原来一板一眼的播报方式,而像平常讲话那样把新闻说出来。没想到这一改竟领了风气之先,这种播音方式在内地迅速风行开来。据笔者有限的见闻和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采用“说新闻”这一方式的新闻栏目就不下十几个。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自不必说,它在这方面比《凤凰早班车》走得更远,都有了“戏说”的味道。就连中央电视台也在大潮的冲击下坐不住了,于是就有了《现在播报》海霞…  相似文献   

17.
周围 《声屏世界》2011,(4):65-65
最近,听了我很欣赏的一名颇有追求的主持人的新闻直播类板块节目,在感受节目诸多亮点的之后,生出这样的感慨:新闻采、编、播要力避正确的废话。我以为。这应是新闻采、编、播的一条铁律和法则。  相似文献   

18.
“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多年来,不断积累的广播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指引笔者找到答案: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呼唤记者型主持人.一、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是记者型主持人施展才能的最佳平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秦风热线》栏目是一档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它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以及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新闻事件,以嘉宾访谈的形式展开30分钟的讨论.在这个节目中,主持人作为连接听众、传情达意的主导人 物,一言一词都会对节目、对听众产生 影响,所以主持人必须找准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9.
田果馨 《视听界》2001,(5):56-56
从陈鲁豫主持《凤凰早班车》开始,随意轻松地说新闻、聊新闻在全国许多电视台遍地开花,成为各台看好的“新闻法宝”。这种“说”给长期以来铁板一块的“播”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作为与播音员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说新闻的主持人以“我”的个人身份出现,变书面语言为口头语言,少了一份严肃刻板,多了一份生活原生态的真实、随意。  相似文献   

20.
一、 应具备专业知识有人说电视专栏节目要突出一个“专”字,专栏节目主持人也要突出一个“专”字,我赞成这个提法。电视节目主持人与电视报道中的记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们把栏目主持人叫做“明线交流”,把记者叫做“暗线交流”。因为记者更多的是从现场挖掘新闻的不可知部分,他并不直接面对观众,而是让观众随着他的语言和身体语言进入特定情景。而栏目主持人是栏目形象的一部分,不仅需要协调栏目内容的各部分,将内容串联起来,使栏目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且通过语言、体态,达到与观众交流的目的,这种交流的特点是要有强烈的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