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东  童飚 《新闻实践》2001,(8):43-44
目前,以提高报纸亲和力为目的的改版席卷报界。晚报,作为一张市民报,大多成为改版的“先锋”,而改版的目的是为了使晚报更可亲可信并且可用。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认为必须保证做到两条:一是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要张扬晚报的个性“亲和力”。 如何处理好寻向性与个性的关系?我们试以金华晚报的实践为据进行论述。 一、坚持正确导向,体现晚报正面引导与思想  相似文献   

2.
正如人有不同的性格一样,不同的报纸也有各不相同的风格.报纸风格是一家报纸不同于其他报纸的风格特征.企业报不同于各种党报、都市报、晚报,在新闻标题制作上更应当凸显贴近、突出特点、张扬个性,以鲜明的个性体现报纸的风格,以鲜明的个性展示编辑的风采,以鲜明的个性赢得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杨进 《新闻采编》2003,(1):39-40
2002经验交流服务年11月1日 ,太原晚报改版 ,得到各界好评。作为晚报一员 ,不禁喜形于色。回首“改版”的前前后后 ,日日夜夜 ,自然会想到个中甘苦 ,自然会有许多话要说。我在这里最想讲的是晚报专刊的服务意识、新鲜意识、色彩意识、地域意识、短稿意识 ,这也是最近一段我思考最多、感受最深、想一吐为快的问题。一、服务意识有一种说法 ,新闻是攻读者的 ,专刊是守读者的。可想而知 ,专刊在整个报纸中的份量。要办好专刊 ,首先要讲的就是服务性。如何接近读者、亲近读者、拉近晚报和读者的距离?就要在正确掌握舆论的导向性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申文勇 《青年记者》2012,(11):31-32
地市晚报要靠浓郁的地域特色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做到导向正确、个性鲜明、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厚.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地市晚报以地方文化新闻报道作为打造地域特色、完善报纸内容、提升报纸品位和可读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必将大有可为.近年来,宿迁晚报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报道地方文化新闻,增加了报纸的厚重感,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少留疑团     
初秋某日,我的一位从外地来武汉出差的朋友,拿着一份武汉当地的报纸问我:这报上说武汉将举行`两会一节',请问`两会'是什么会,`一节'是什么节呀?我笑着反问:报上没有说明吗?他道:说明了我还问你干吗?我拿过报纸细看,包括几篇报道迎接`两会一节'的消息和一篇相关评论在内,果然均未注明`两会一节'到底是什么会,什么节,而篇篇都只有`两会一节'的简称. 笔者虽然生活在武汉,但一时未留意这件事,因此对`两会一节'的具体名称也不大清楚.问周围的人,他们也说不出个名堂来.最后到单位的资料室翻报纸,才在某报10多天前一则有关此事的新闻发布消息中…  相似文献   

6.
导向是一张报纸的生命线,关乎报纸的生死存亡.那么,为什么说晚报、都市报更要讲导向呢?  相似文献   

7.
《长沙晚报》是担负着机关报职能的晚报,近年来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其经验和体会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必读性是党报权威的显现;可读性是晚报个性的张扬;耐读性是文化品位的提升。作为权威主流媒体,必读性、可读性、耐读性,一个都不能少。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质量是报纸的生命线。报纸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需要捍卫质量这根生命线!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不少都市报、晚报都在进行大规模改版,更注重新闻的温度、读者的感受。这种变化,代表了未来纸媒的走向,这也是在新闻战线进行"走、转、改"大背景下,新闻媒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具体体现,即坚持"走、转、改",形成正能量舆论氛围。提升报纸的温度现在越来越多的都市报、晚报意识到,在当下,报纸要"为百姓谋利益",就在做好传统的新闻宣传、舆论监督报道  相似文献   

9.
2008年以来<西安晚报>作了一次大动作的改版,改版后的社会新闻无论是从设置的各个栏目、固定版块,都显示了社会新闻有了更好的"亲和力",更富有人性化、人情味,更具有服务性、关注性、趣味性.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9月1日,《沧州晚报》焕然一新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沧州日报、沧州晚报今年都对版面进行了全面改版(沧州日报6月份完成了改版)。改版后的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栏目设计更加科学、规范,更加适合各个层面读者阅读;图文并茂,让读者更加直观的了解文章内容,大大增强了可读性;反映基层群众生活的新闻更多了,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群众。"两报"改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品质至上,精耕细作新闻报道报纸是新闻纸,报纸品牌建设的核心,在于内容竞争  相似文献   

11.
好的版式形象,向来是版面编辑追求的目标。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环境的变化,富有个性与亲和力的版面,又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的“先遣大使”,直接影响着报纸的吸引力。如何设计出富有个性与亲和力的版式形象?今年元月,我参与了《山西农民报》的全新改版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报纸都是新闻舆论工具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新闻工作,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新闻宣传的共性。但是,共性体现在个性之中。新闻宣传上的这几个“坚持”,都是在每一种报纸的特有办报方式中体现出来的。无论党报或专业  相似文献   

13.
作为深入干家万户的大众读物,晚报怎样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又能更好地吸引读者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尽可能地做到“在贴近中引导,在引导中贴近”。这是晚报把握舆论导向的主要特点。在贴近中引导“在贴近中引导”,要求晚报在注意新闻可读性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新闻的导向性,在贴近读者的同时正确地引导读者。改革开放以来,晚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许多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新闻,纷纷登上了晚报的版面,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谓“党报抓导向,晚报抓市场”的认识影响下,出现了将导向与市场、指导性与可…  相似文献   

14.
报纸导向是报纸的宣传方向,导向错误必定造成方向性的祸害;报纸是办给广大读者看的,失去了读者就失去了影响力,没有读者的报纸是无效的报纸,也是谈不上正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15.
坚持正确导向 体现党报权威 体现党报权威,首先要弘扬主旋律,奏响时代歌,做到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讴歌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担当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历史重任,而不能像晚报和其它娱乐性报纸那样以大量的社会新闻和娱乐性的内容来吸引读者。这是党报区别于其他报纸的显著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郑健 《军事记者》2004,(6):18-19
报纸导向是报纸的宣传方向,导向错误必定造成方向性的祸害;报纸是办给广大读看的,失去读就失去了影响力,也就谈不上正确的导向。因此,办报必须既有正确导向,又有可读性,做到正确导向与可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时下,在一些报刊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广告':既不是介绍某件产品或商品,也不是介绍某个公司或生产商的形象,而是介绍一些党政职能部门的`政绩'.其登载的内容除了一些经验、成绩之外,有时也少不了这些部门领导人(通常是一把手或主要领导)署名的`大作',有的还附有领导的大幅照片,通常刊发在杂志的封面、专页或报纸的专版.据知情人士透露,像这样的`广告'费用少则数千元,多则几万、十几万元.有人把这种`我花钱你让我‘唱赞歌’或你出钱我为你提供‘高歌场地’'的不良风气,形象地称之为`报刊KTV'现象.据笔者观察,这一现象在一些机关职能部门办…  相似文献   

18.
晚报以其当日新闻当日见报和贴近性、可读性等优势,在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短小精悍、信息量大是晚报的一大传统特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晚报开始另辟蹊径,注重策划大的报道,通过大型报道来体现深度、扩大影响,这在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传媒中逐渐演变为一种趋势。笔者有幸参与了《深圳晚报》几则大型报道的策划和采访,现把其中的体会整理成文字,以供商榷。 一、浓墨重彩,关注民情民生 晚报作为市民化报纸,只有与市民形成互动,才能体现报纸的亲和力,也才能使市民对报社形成向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初,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有效整合报业资源,进一步巩固和加快在省内的发展步伐,酝酿着一次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2007年2月8日,北方晨报与辽沈晚报"并网",北方晨报改版为辽沈晚报.鞍山版。从此,一份更加鲜活、亲民、更具有贴近性、本土化的报纸——辽沈晚报.鞍山版呈现给鞍山人民,与鞍山人民心贴得更近,与这座城市没有距离。从一份区域性(地市级)都市报到省级都市报地方版;从2007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到2008年前四个月,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93%,发行量同比增长26%,月月持续盈利;从改版前后品牌影响力和综合实力的飞速提升,辽沈晚报.鞍山版正在经历着羽化成蝶的蜕变。在辽沈晚报"责任媒体,服务民生"的办报理念指引下,辽沈晚报.鞍山版在报业竞争的大潮中不断创新,驰骋远航。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报纸进入视觉传播时代《中国教育报.摄影》专版改版三年了。近年来,中国新闻传播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报纸。在晚报、都市报纷纷改版、扩版、加大图片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