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教育节目,在电视宣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同新闻节目和文艺节目一起,构成了电视宣传的“三大支柱”。如果说县级台还缺乏自办文艺节目的能力的话,那么社教节目却是应该花力气去办的。因为电视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教育功能,作为县级台应确立“社教”意识,更好地发挥“喉舌”作用;再者,观众的收视兴趣已出现了由热衷于电视剧转向  相似文献   

2.
社教类电视专栏节目是指除新闻节目,文艺节目和体育节目以外的各类专栏节目。由于它自身所具有的广泛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的显著特征,使它在整个电视媒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电视宣传中,它又起着其它类型的电视节目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正因为如此,认真研究社教类电视专栏节目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栏目的设置、栏目的定位、栏目节目的创作;研究其发展、演变和如何引导社教类电视专栏节目的健康发展才显得特别重要,也是我们每一位从事社教类电视专栏节目创作的工作人员和关心爱护此类节目的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形式多样化是电视社教节目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近年来,创作人员结合电视社教节目传播特点和新情况,积极探索,大胆引进新闻、娱乐、服务等节目的表现技巧和手段,不断进行形式创新,为电视社教节目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形式多样化是由电视社教节目自身特点决定的首先,电视社教节目是运用电视技术和艺术手段进行社会教育的一种节目形态,其特点也就决定了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电视社教节目是借助电视进行社会教育的一种节目形态。因此在节目制作中,既要突出电视自身的特色,使用流畅的叙述语言,并配以简洁的声音和必要的文字;又要根据社教节目的传播特  相似文献   

4.
电视专题节目是指主题相对统一,能对主题作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与综合节目相对应的一种电视节目,在电视三大支柱节目:新闻节目、专题节目、文艺节目中,专题节目兼有新闻节目的真实性和文艺节目的艺术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后期,随着电视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对电视特性认识的加深和技术运用的更加自如,我国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日渐成熟,显示出独特的魁力,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5.
电视节目三足鼎立:新闻、社教和文艺节目。它们各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受众的视线。新闻节目靠时效、深度取胜,文艺节目靠娱乐、品位迷人,那么电视社教节目靠什么立足呢?湖北电视台社教中心的成立和新版栏目的推出回答了这一问题。 一、背景由来 当今电视传媒竞争日趋激烈,几近白热化。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各级各类电视台有3200多家,电视观众选择的电视频道一般在20到30个之多,电视屏幕可谓丰富多彩。如何使自己的频道、栏目和节目日益被观众所接受、所认可、所青睐,从而在“眼球之战”中成为一个大赢家呢?根本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孔德明 《声屏世界》2002,(12):24-25
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种类,电视社教节目一直得到各级各类电视媒体的普遍重视,节目运行状况良好,节目总体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仔细观察、研究和分析,从节目内容、运行方式和总体状态看,电视社教节目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注意并采取措施努力改进。 理论节目呈现高度专业化和庸俗化现象。理论节目是电视社教节目的一种重要形态,也是现实中各级各类电视媒体节目体系和节目建设中突出的薄弱环节。很多理论节目是以理论宣传和  相似文献   

7.
七中全会精神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更是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发挥电视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视和办好电视社教节目。电视社教节目的主要功能是教育和教化,它不同于新闻节目寓教于信息传递之中,也不同于文艺节目寓教于娱乐之中。教化的功利目的是可以毫不隐讳的,而这是促使人们转变认识、树立革命理想不可缺少的环节。电视社教节目形式应多种多样。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电视系列片,如《让历史告诉未来》、《共和国不会忘记》、《世纪行》等,事实生动、内容感人、题材精选、形式新颖和哲理经得起推敲,  相似文献   

8.
电视社教节目的精品意识──’95电视社教节目评选高鑫电视社教节目,目前已成为向社会广大阶层进行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的重要节目形态。也是各家电视台倾心创作的一种重要节目形式。但是,电视社教节目如何在创作实践中更好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9.
电视社教节目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以及公众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教节目分化出经济、少儿、体育、服务、健康、人物等若干节目种类,这些节目种类大多以专题为载体,无论是节目种类、播出数量、制作水准及获奖比例都红极一时,璀璨之至,但到九十年代后期,当收视成为重要考核指标的时候,社教节目市场供给量明显超过收视市场的需求,一些社教节目在市场争夺中出现重内容轻形态、重教化轻交流、精致有余活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汪波 《传媒观察》2006,(4):43-45
社教节目曾经是我国电视台节目设置的三大支点之一(新闻、社教、艺)。曾几何时,上到中央台下到县级台都设有“社教部”(再不济也是个“新闻社教部”)。每年大大小小的各级评奖中,“社教节目”也都是紧排“新闻节目”之后,奖项的含金量也在伯仲之间。可如今绝大部分电视台都不见了“社教部”的踪影,新入行甚至可能都没有听过“社教节目”这一个节目门类。社教节目似乎已经离我们的电视从业人员、电视观众远去了!  相似文献   

11.
为了扩大视野,寻找差距,提高认识,总结经验,了解国际电视社教节目的发展现状及走向,进一步开创我国电视社教节目的新局面,中央电视台与日本日中媒介交流中心于4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了“中日电视社教节目研讨会”。如何评估电视社教节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办好电视社教节目特别是语言教学节目?电视社教节目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提高对新技术手段的综合利用?这些都是进一步提高电视社教节目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83年,是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开端和"元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播出,在我国开启了一种新的电视节目类型和样态,打破了传统的新闻节目、专题节目和文艺节目三分天下的局面。从1983年算起,我国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历经29年,成为我国电视节目的重要类型,丰富了广大电视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广播媒体在不断推进频率专业化改革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和规律所进行的节目形态的变革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回顾2007年的广播节目,我们看到,在受众本位观念的牵引下,广播节目形态的变革表现出一种新闻节目碎片化、文艺节目娱乐化、广播剧小品化倾向.  相似文献   

14.
武斌 《当代传播》2003,(4):44-45
“2·24“伽师—巴楚大地震发生之后,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当天中午的《新闻进行时》迅速播出了喀什的通讯员发来的口头报道。从2月25日开始,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在向地震灾区先后投送二个梯队、4名新闻记者的同时,又派出文艺部的采编人员组成的第三梯队赶赴灾区创作报告文学。形成了在新闻节目、社教节目和文艺节目等所有广播节目形态中展开全方位、多角度报道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高顺青 《视听界》2007,(4):22-25
在世界电视的发展史上,新闻节目一直是电视传播跨区域、跨时空和即时性传播的最佳体现,并延伸出诸多的节目形态和表现形式,是国际各大电视媒体争夺最激烈的主流节目。在我国,近年来“新闻立台”逐渐成为众多地方电视媒体的重要发展战略,各家电视台都加大了新闻节目的投入。然而,在电视剧、新闻、综艺的“三驾马车”中,新闻节目的市场化程度最低、封闭性最强、可发挥余地最小,在市场链中从制作到交易完全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6.
在电视激烈竞争的今天,节目的形态创新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电视法制节目基本可分为四种形态:一是以案说法节目,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二是专题性法制节目,如长沙电视台"方圆之间";三是谈话法制类节目,如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浙江卫视的"人生AB剧".四是现场法制新闻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法治在线"、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等.与国外法制频道相比,我国法制节目类型相对较少,表现形式单一,在形态的开掘和创新上需要有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赵烁 《新闻前哨》2011,(10):77-78
所谓电视方言节目.是指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或解说员使用当地方言作为主要叙述语言进行内容播报的电视节目形式。电视方言节目所涵盖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电视方言新闻节目和电视方言文艺节目。近年来,用方言主持电视节目.已成为地方电视台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8.
电视是视听结合的艺术。电视起源于艺术。各种电视节目的内容在不同程度上都是通过艺术形式来表现的。不单是文艺节目,各类知识性节目、广告节目、乃至新闻节目都要讲究艺术。讲究艺术是电视节目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陆锡初 《声屏世界》2001,(12):46-47
在今年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金话筒”评奖中,电视社教节目主持人参评人数之多,竞争之激烈,话题之广泛、多样,成为本次评奖中的一个亮点。就本人担任评委的中央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参评的社教主持人有32人,占参评总人数的25%,明显高于新闻、服务、谈话、文娱、体育类的主持人。参与本届政府奖的电视作品有29个,其中社教节目有12个,占参评节目总数的41%,且质量普遍较高。社教主持人和社教节目在我国电视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视社教主持人的社会影响也正在不断扩大。我有机会参加以上两届的评奖,深入领略我国…  相似文献   

20.
刘佳 《视听界》2005,(4):i002-i002
曾经,它是电视台的三大支撑(新闻、社教、文艺),而今它正在离我们远去。我们只能远远地望见它蹒跚的背影。它的名字也被人们渐渐的淡忘,它就是社教节目。所谓社教节目,指的是社会教育类的节目。社教节目是以电视的功能、作用来划分的节目形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