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当电视媒体的经费来源全部或部分地依赖于广告,而收视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广告收入的多少时,收视率被看作是评估和衡量电视媒体影响力及观众行为的一项硬指标,无论是频道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市场定位的选择,还是频道节目编排的决策,抑或是在节目评价等媒体内部的管理措施上,收视率都起到了类似"通用货币"、"杠杆"、"标准"的作用,收视率调查数据及其分析方法在电视媒体运营中的运用空间得到空前的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2.
增强收视率调查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现代强大的大众传播媒体,也是三大广告媒介之一,而伴随近代统计科学的发展,收视率调查已成为对媒介业和广告业至关重要的相关行业。收视率调查数据对电视传播内容及节目制作、广告商选择都起着决定作用。 收视率资料对媒介业和广告业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一是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利用收视率来评价自己所办节目的普及状况和节目质量;二是在广告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告主和公司一般都根据收视率去购买特定节目时段,这样便于了解其广告信息的达到率,也即广告效果的衡量标准之一;三是就广告媒体本身而言,收视率是它们决定某…  相似文献   

3.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节目体系中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据统计,目前经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电视法制频道共有9套,广播电视法制栏目超过200个.特别是已经形成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牌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等.近年来的各种收视率调查数据都表明,电视法制节目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优秀法制节目的收视率更是经常雄踞同一时段节目收视率榜首.  相似文献   

4.
收视率是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占观众总人数的百分比。电视机构靠广告生存,广告播出以节目为依靠,节目关注度用收视率来考虑,于是,广告投放便以收视率为依据。收视率之于节目、之于电视台,攸关生死。收视率调查数据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被调查者(被调查个人及其所属户)的背景资料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这部分数据主  相似文献   

5.
侯明廷 《声屏世界》2012,(6):158-159
以往,电视媒体的收视一般以时段收视率为主,但自2011年底广电总局出台一系列的限广政策后,对电视广告收视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本文从聚焦节目收视和广告收视之间的对比入手,洞察各频道,从而以一个全新的角度为广告主选择媒体投放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五一”、“十一”、春节等长假观念的深入人心,假日节目已为我国电视市场催生了一个新的电视收视增长空间,如今的频道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媒体及其频道的竞争力和市场表现。对假日电视的研究应该引起电视人的高度重视,它是电视媒体不可忽视的机遇——是提升频道影响力、扩大品牌知名度、加大广告收益、扩张发展空间的极好契机。电视媒体应该认真研究、调查、预测和分析观众的假日心态和收视需求,加大假日节目的投入,打破各频道和各栏目之间的割据态势,为假日电视进行独立的策划与编排,这样就可以争取更多的收视人群,…  相似文献   

7.
收视率的概念厘定 全球电视受众测量指南(Global Guide-Ines for Televiston Audence Measurment,缩写GGTAM)对收视率的定义是:根据抽样调查即收视率调查所估计的、某个特定时段和空间里收看电视人口占所有电视渗透人口的平均百分比.其中,电视渗透人口是指拥有电视收视手段或工具的人口(也有指所调查空间中的所有人口).通过收视率调查,获得样本家庭或个人在连续观测的各个时间段内是否收看电视,以及收看什么频道.它是为了检测节目的收视效果而采用的一种受众调查方式,目前我国的收视率调查以个人收视情况为数据样本.  相似文献   

8.
收视率诉求与电视财经频道的节目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曙光 《现代传播》2005,(4):117-119
在“收视率—广告”的盈利模式下,财经频道的专业化发展意味着较低的收视率进而影响广告收入,而要提升收视率,财经频道的节目定位只能选择“大众”,放弃“小众”。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湖南经济电视台等财经频道的节目已经逐渐淡出专业财经报道领域,而转向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如此不仅模糊了自身定位,而且容易引起电视台其它频道的抗议。在收视率诉求保持不变的假设下,电视财经频道如何确立节目定位,既能够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又可以符合财经的“名义”呢?最小厌恶定位(LOP)与最大偏好定位(MPP)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前执行官、节目总监保…  相似文献   

9.
广东惠州市现在可以收看到30多套电视节目。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电视媒体如"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华娱频道已经批准进入广东以来,进入家庭的电视节目会扩充至近百套。我们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就必须立足本地,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节目质量,达到精办节目、赢得收视的双赢效果。一、正确分析影响收视率的因素我台一直非常重视收视调查工作,通过对收视率数据的定期分析,我们可以获知电视市场的现状及变化走向。目前人们对收视率的看法有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不讲收视率,一味强调节目的贵族品位。另一种是将收视率极端化,视观众为上帝…  相似文献   

10.
电视包装全称电视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它是对电视台的频道和栏目的整体形象进行外在的形式要素上的一种强化。随着市场的发展,每天数以千计的节目,使电视成为一个庞大的超级市场,在这种媒体过剩的背景下,电视进入了品牌时代,频道包装已经成为频道参与品牌竞争、增加广告收益、提高盈利能力的有力武器。频道包装被视为树立频道整体形象,彰显频道风格特色,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为适应电视媒体发展规律和观众收视需求,根据节目具体内容和频道特点,采用鲜明的节目形式,对频道进行整体介绍和宣传,并对节目内容进行精心编排和美化。电视包装主要分为频道整体包装、频道栏目的包装。电视包装还可以使用个性化的音  相似文献   

11.
秦瑞果 《新闻传播》2009,(10):42-42
1收视率的作用 如今各个电视台、栏目以及频道.都把收视率作为获得广告收入的一个主要的数据,收视率日益成为电视广告的基准,电视台已经把收视率作为评判节目好坏的一个标准。广告商也会根据收视率来决定广告的投放比例和投放量。我们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往往比其他节目高出许多.是什么因素决定收视率的高低呢?而电视收视率后面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一旦把这个原因找到的话,也就会知道调动哪些因素来改善收视率,使得提升收视率成为一个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行为。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电视竞争,虽然说已经从栏目竞争过渡到频道的竞争,但频道竞争的关键点还是在栏目,通过栏目品牌来扩大频道品牌。在收视率成为节目评价指标体系中最重  相似文献   

13.
置身媒体江湖,6频道有点"另类".它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定位民生休闲的电视媒体,是省内唯一不播电视剧的频道.历经五年磨砺,2013年节目收视率雄踞高位,广告创收接近2.6亿,去年底还被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杂志评选为全国地面频道综合实力十强,是浙江省唯一的入围频道.  相似文献   

14.
孙雁彬 《视听界》2008,(2):84-85
在这个频道过剩、媒体纷争的时代,频道经营的理念和手段急需跟上变化的媒体环境。现在电视圈中那种划块地稍加耕种就丰收的年景已经过去,电视频道的经营需要理念和手段上的突破,才能制胜。 一、单一盈利模式的突破 现在频道多靠广告生存,而随着频道的增加,电视的广告总量被稀释,电视媒体的广告化生存危机越来越严重。频道若想走出广告盈利的单一模式,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办法:  相似文献   

15.
电视台的收视率如同报刊的订阅率和电台的收听率一样显示着一个传播媒体的生命力。在广播电视事业高速发展,各电视媒体(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交互并存、激烈竞争的今天,如何争夺更多的电视观众,提高收视率,各电视媒体无不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因为收视率直接关系着该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利益(广告创收),甚至关系着其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而收视率的竞争说穿了也就是电视节目质量的竞争。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是争取观众、提高收视率的一个必备的重要条件。但"酒好也怕巷子深",在当今电视媒体众多、各频道都以节目激烈竞…  相似文献   

16.
施建波 《新闻传播》2010,(5):131-131
自上世纪90年代,收视率评估标准被引入以来,就迅速成为了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的最重要准绳.并形成了所谓的“收视率导向”,即追求尽可能高的收视率已经成为电视媒体中引导节目制作、评价和运行决策的首要目标。然而由此而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以2008年最受争议的电视剧《丑女无敌》为例,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湖南卫视自2008年9月28日晚播出该剧后,  相似文献   

17.
徐波 《声屏世界》2007,(3):8-10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持续走热,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节节攀高,成为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与大台竞争的有力武器。以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第一时间》为例:据央视一索福瑞调查显示,2003年6月,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在合肥地区18:30—19:30这个时段的平均收视率不到1%,而中央电视台这个时段的平均收视率在15%以上;2003年7月《第一时间》在这个时段推出,收视率迅速上升,2004年6月它在合肥的平均收视率达到26%,中央电视台在合肥的平均收视率则下降到8%左右。①在此之前,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北京电视台《第七日》等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至今,《第一时间》的收视率仍然稳定地保持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谢欣 《现代视听》2011,(6):40-43
我国现阶段电视媒体主要依靠广告来创造利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现状导致了一些电视媒体只顾短期利益而播放大量不良广告,从而出现了影响电视媒体整体形象与公信力的情况,进而导致媒体的收视率下降。本文试图提出以发展电视栏目内容与电视广告的互动经营来解决此类问题,并防止电视媒体为了寻求短期利益而落入广告收入降低和频道质量与收视率下降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国内视听     
《视听界》2008,(5)
奥运收视调查:电视媒体遥遥领先;奥运年成广告“井喷年” 上半年投放额达2449亿;央视公布奥运收视率数据 五个频道收视率大涨;奥运会让央视大赚20亿;广电力推“广西模式”:一切向电信看齐  相似文献   

20.
以收视率为核心的电视媒介调查研究,对电视媒体的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收视率调查研究并未完全在电视媒体普及,即使在已经参加收视率调查的媒体中,对收视率的理解和应用也不尽相同。以数理统计和现代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收视率调查研究,是媒体管理进入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电视媒体通向市场的重要桥梁。收视率调查是科学,正确使用收视率调查结果,还有赖于对收视率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