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实践》2011,(7):78-79
江苏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刘存宽在《广播电视学刊》撰文指出:上世纪90年代,省级卫视都把新闻节目作为重点,目前的卫视新闻是怎样的状态呢?1997年,湖南卫视有《湖南新闻》《午间新闻》《新闻汇报》《新闻观察》《晚间新闻》等五档自办新闻。2000年后,又开播了新闻栏目《今日谈》和《封面》。到2010年,湖南卫视频道的新闻仅剩《湖南新闻联播》和《播报多看点》。  相似文献   

2.
杨文萌 《新闻知识》2007,(2):13-16,79
一、风生水起的电视民生新闻国内电视理论界人士认为,从1958年我国电视事业的开端到现在的40余年中,中国的电视新闻改革经历了三次浪潮。1978年中央电视台开播《新闻联播》,开辟了“时政新闻”的先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创办新闻杂志栏目《东方时空》、开播《焦点访谈》、推出《新闻调查》,一系列的新生栏目让新闻有了故事,有了深度。中国电视新闻的这两次改革浪潮都是由中国最大的媒体中央电视台发起和推波助澜的,而进入新世纪后,电视新闻改革掀起第三次浪潮的始作俑者则是地方电视台。2001年是新旧纪元之交,当年一个标志性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近些年来,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电视媒体,法制新闻的分量越来越重,一些主流媒体的非法制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涉及的法律含量已占到总选题的70%以上。本文试图通过对佘祥林等几起“冤案”的剖析,谈谈重大法制新闻事件的舆论导向力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电视节目娱乐至上、商业化竞争日趋白热化的21世纪,如何寻求新的媒介生存与发展空间成为各家媒体不可规避的话题,中国电视调查式深度报道栏目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调查性报道的新闻类栏目,又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呢?本文试图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为例,从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品牌的打造、维护和营销三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向报纸学习借鉴来的。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我国第一个评述性电视新闻栏目《观察与思考》,可谓电视深度报道的最早尝试。从1993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版算起,《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及《新闻调查》被称为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6.
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洁 《新闻记者》2005,(10):36-38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系主办的“电视调查性报道与中国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围绕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上海电视台《1/7》栏目、大连电视台《新闻全景·新视点》栏目三个代表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和市级媒体的典型案例,邀请具有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传播学、新闻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中外专家学者,探讨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以及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在不同视野的交汇和碰撞中,体现出思想的魅力。本刊发表这次研讨会上部分媒体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新闻调查》开播十周年。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纪念活动,《新闻调查》的新老人物欢聚一起,对十年的电视新闻调查之路作了一次追忆和清理。在这十年的关节点上,关于《新闻调查》,我们可能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但最需要思考的是:《新闻调查》给中国电视新闻带来了什么?它的意义究竟何在?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调查》?《新闻调查》将如何走下去?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不但对《新闻调查》的未来发展有利。对中国电视调查报道的前程,也就可能有了方向感。  相似文献   

8.
《新闻调查》的新闻叙事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一档深度新闻评论类节目,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新闻调查》注重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在当今世界,电视是最多产最重要的叙述媒体。电视  相似文献   

9.
陈媛媛 《记者摇篮》2005,(3):49-49,34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曹丹 《视听界》2006,(5):80-82
1996年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开播,被誉为中国电视媒体回归新闻本位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之一。《新闻调查》作为中国电视新闻界标志性的调查性报道栏目迄今已走过十年的历程。其节目题材的选择以及报道结构的编排,均体现了有力的议程设置。笔者以近一年来(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新闻调查》栏目所播出的45期节目①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在题材选择、感情基调及报道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议程设置所体现出的特色,进而为当下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建构理性、深入、建设性的品性提供参照。一、题材选择:关注民生“揭黑”曝光类题材通常被认为是调…  相似文献   

11.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  相似文献   

13.
一、中央新闻单位、部委报纸系列栏目名称参评单位人民论坛人民日报今日谈人民日报新华视点新华社新闻纵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纵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焦点访谈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光明论坛光明日报新闻调查经济日报长城论坛解放军报维权在线工人日报冰点时评中国青年报今日时评人民政协报祥琦说法中国劳动保障报 二、地方新闻单位系列新论北京日报荧屏连着我和你北京电视台今晚谈今晚报公仆走进直播间—周三办公热线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观察今日话题岂有此理竟有此事新闻透视深度报道钱江浪花新闻观察周末人物乡村季风三楚放谈双…  相似文献   

14.
向俊 《声屏世界》2011,(10):20-22
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与其它的新闻栏目相比.能够以其公众的立场、独立的调查手段、严密的逻辑和细节的呈现,完成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从而充分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及话语权。那么,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对于公民话语权的建构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为例,从公民知情权的拓展、话语权利的建构和理性秩序的建立三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998年,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新闻评论类节目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是年8月,朱镕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为《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写下了几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总理对媒介舆论监督的鼓励在新闻界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此后,新闻揭露贪污腐败等现象的批评力度又有所增大。同时,许多报纸借助对《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及其他新闻评论类电视节目的文字报道,既扩大了电视的影响,又增加了报纸的号召力,这种现象被称为媒介的“新闻联动”。尽管《焦点访谈》类栏目涉及的话题范围较广,但它最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方仁 《传媒观察》2006,(8):10-12
《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实话实说》、《新闻调查》、《面对面》、《新闻会客厅》、《央视论坛》等中央电视台的王牌栏目,对中国电视传媒的启发和影响是巨大的,从栏目的导向把握、选题策划、采访实施到发展总体规划,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电视人大量心血和智慧。他们提出的  相似文献   

17.
电视时评栏目的发展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时评栏目是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1980年,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新闻评论型栏目"观察与思考",从1993年到1996年,中央电视台又在此基础上创办了"焦点时刻""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三档栏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赛纳 《新闻采编》2000,(1):28-28
1999年11月3日,在第36届亚广联大会上,《新闻调查》又—次为中央电视台赢得了光荣:其代表中央电视台参选的新闻专题片《生命》,一举夺得东道主澳大利亚为本届亚广联年会设立的“广播电视特别奖”。 这是继1998年播出的《大官村里选村官》在蒙特卡罗获“女神银质奖”之后,《新闻调查》节目再一次荣获国际大奖。此次获奖,对《新闻调查》即将走过的3年半风雨历程无疑做了一次总结与诠释:这个高难度、大容量的新闻评论栏目已经开始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和分量。 《新闻调查》之所以能在1996年5月份中央电视台晚间9时时段竞标中脱颖而出,正是顺应了新  相似文献   

19.
如今,各种访谈节目充斥了我们电视荧屏,如中央电视台四套的《中国报道》、湖南卫视的《今日谈》等等。其特点通常是主持人以记者的身份在演播室就某一新闻事件或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有关人士所进行的访问谈话,是对新闻事实和问题进行深入报道的电视评论形式。电视访谈节目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旺盛,与访谈的特点紧密相连。 以论说语言为主,充分体现新闻评论的政论性特点 新闻评论的政论性的内涵包括有:(1)阐述对于事物的看法;(2)以说理为主要手段;(3)着重从思想、政治、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事物。前两条是新闻评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中央台和地方台都有自己独特的舆论监督栏目。以中央电视台为例,《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等舆论监督类栏目都已经是家喻户晓,起到了标杆作用。而各地方台的舆论监督栏目也各有地方特色。目前,笔者从业的辽宁省营口广播电视台主要开设了如下舆论监督类栏目:《时空传真》(广播专栏)、《今日关注》、《视点》(电视专栏)。其中,《时空传真》栏目曾经获得辽宁广播电视新闻奖首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