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方一凡 《新闻实践》2012,(11):63-63
翻阅报纸、观看电视,时常可见“送锦旗表谢意”之类的新闻。如一则《主动服务受赞誉》的图片新闻,反映的是当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主动到一家公司现场办公,及时为该公司新建的厂房办理了有关工程质量鉴定手续。为此,公司给质监站送去一面锦旗,表示谢意。还有一条电视新闻,某社区向建设局送去了“情系社区、服务居民”的锦旗,以感谢该局对社区道路硬化、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等方面工作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信息     
母女千里送锦旗 感谢人民好记者  新年前夕,被中国记协授予“热爱新闻事业的模范通讯员”荣誉称号的蒙标成的妻子安银花,带着年仅10岁的独生女儿蒙晓丹,冒着严寒,专程从山西太原来到泉城济南,将上书“感谢人民的好记者李佩山”字样的大幅锦旗,送到发掘和采写蒙标成事迹的作者、首届全国铁路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铁道建筑报驻中铁十四局记者李佩山家中。蒙晓丹敬重地行着少先队队礼,安银花一边把锦旗递给李佩山,一边含着眼泪恳求说:“您收下吧,这虽是迟来的感谢,但的确是我们母女、同时也是代表九泉之下标成的心意,千万别再拒…  相似文献   

3.
2月13日陕西某报登载一篇新闻报道:西安市户县甘亭镇30多名群众正月初十来到县水务局大院,敲锣打鼓放鞭炮送牌匾和锦旗,表扬和感谢县水务局支持帮助他们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笔者读了此报道,以为将该报道的标题与群众送的牌匾和锦旗上的语言加以比较,是很有意思的,既可见出意境的差异,也耐人寻味,应该引起媒体及新闻人的深入思考。该新闻标题为《节水灌溉解民难送面锦旗谢恩情》;群众送的牌匾与锦旗上的词语分别是“心为民所系”、“为民解难情深义重”。恕我直言:两相比较,群众送的牌匾与锦旗上的语言意境显然高于该新闻标题的语言意境。其差…  相似文献   

4.
吕斌 《新闻记者》2005,(10):19-19
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有群众给公安人员或法官送锦旗,赞扬他们破了案或公正地判了案子,有的送锦旗者还感激涕零。每当看到这样的文字或图片,我总有一种感叹:难道公安人员办案、法官公正判案不是他们分内的事吗?应该做的事情有什么可感谢的?  相似文献   

5.
据《江西日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提出“新闻媒体也是生产力”,这是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看望报道江西省“两会”的新闻工作者时提出来的,他说:“这些年,我们深深体会到新闻媒体也是生产力,这个岗位非常光荣。省委感谢你们,省政府感谢你们,全省人民感谢你们……”。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28日下午,3位年过花甲的退休老人,风尘仆仆地从40公里外的宜城市赶到襄樊市行政服务中心档案局窗口,将绣有“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锦旗送给窗口工作人员,感谢现行件服务中心窗口为宜城企业退休人员解决了久拖未决的问题。老同志们激动地说:“我们代表宜城5700多名企业退休工人向你们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7.
2004年4月23日上午,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四面山镇义安村巴豆组的农民张先有、李自英夫妇把一面写着“关爱无边亲民无界晚报浓情连子连心”的锦旗送到《泸州晚报》编辑部,他们紧紧地握住报社领导和记者的手,激动地说:“在晚报的大力帮助下,我们的连体女儿终于成功分离,今天康复出院了,万分感谢《泸州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机关报,4年多来,伊犁日报在坚持正面报道的前提下,勇敢地挑起舆论监督这副重担,得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今年8月31日下午,两位农民捧着写有“党的喉舌耳目,人民的贴心人”的锦旗,来到伊犁日报社,感谢报纸为他们解决了一大难题。这两位农民是伊宁县阿热吾斯塘乡吐格曼村10户葡萄种植户的代表。3年前,他们从伊力红果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购买了一万株全球红葡萄苗(每株3.5元),今年8月底,收获的却是当地绿蛋蛋土种葡萄。农民欲哭无泪,3年的心血啊!找谁谁都不认…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10日上午,张家口市桥西区元台子小区居民代表一行5人,来到张家口日报编辑部,向报社领导赠送锦旗。锦旗上写着“加强舆论监督,为民排忧解难”,感谢张家口日报发表了拆除挡道电线杆的追踪报道,解决了电线杆挡道问题,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批评报道是党报内容的组成部分,然而,怎样使批评报道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让舆论监督收到更好的成效?以下我们就采写拆除挡道电线杆追踪报道谈几点想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王磊 《档案与建设》2017,(11):70-71,77
步入盐城市档案馆查档利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映入眼帘的是数面鲜艳的锦旗:“为民排忧,心系民生”“发挥档案价值,服务经济发展”“业务精湛,服务一流”“服务企业,满腔热忱”.在这一面面满载利用者感谢之情的锦旗背后,蕴含着中心工作人员的默默耕耘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四川省档案局利用处收到一位叫谷裕的利用者用特快专递送来的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廉明高效人民公仆”,以此表达他对四川省档案馆档案利用工作的感谢。  相似文献   

12.
岁末是各地评选当年“十大新闻”的揭晓之期,可是从很多地方的评选结果来看,都无外平本市“某地荣列百强、某街跻身全国商业街、某地荣获文明城市、百岁寿星达多少位”等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均为零。笔者疑惑:难道没有一则负面报道值得进入“十大新闻”?  相似文献   

13.
6月6日至23日,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民为某分部押运兵执行押运任务特辟专栏:《押运兵随行报道》。这组报道刊登后反响强烈。随行报道人员此次“远征”跟押运兵一样不轻松,正因为这种不轻松,才使他们笔中注入了“活水”,写出的人物有血有肉,事迹感人至深。当押运兵随行报道组载誉归来后,抓民前线》报特请他们随行归来话“随行”。他们的实践、收获、体会,对于我们如何深入一线,如何抓鲜活新闻,如何出新闻精品不无启迪。—编者——回来了,从蚊追氧缺的格尔木,从热烤寒锥的青藏高原。此刻,他们──“押运兵随行报道”成员:蔡华勤…  相似文献   

14.
1994年,邯郸人民广播电台“清晨热线”节目开播后,受到了邯郸人的广泛关注。收听这个节目的范围之广,人数之众,令人惊叹。使久违了的收音机重新成为邯郸市场的畅销货。 今年6月,我来到“清晨热线”办公室时,扑入眼帘的是满墙的锦旗和办公桌上一大摞听众来信。节目主持人李黛梅、乔延宾说:“听众为了感谢我们,送钱送  相似文献   

15.
1月27日某县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播出了这样一条新闻,大意是某乡镇有几名赌徒在赌桌上赌兴正浓时,被闯进去的一名持刀歹徒将3000多元赌资洗动一空。公安部门接到报案后,经过侦查,很快将歹徒捉拿归案。这则报道赞扬了公安部门保护人民、打击犯罪、破案神速的事迹,对震慑罪犯、安定人心无疑起着很好的作用。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赌博也应是公安部门严禁的,这几个赌徒的赌资也达数千元,公安部门对  相似文献   

16.
新闻窗     
新闻函授中心向先进单位赠锦旗本刊讯姚锋报道:10月中旬,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派专人赴河南、湖北两省,分别向洛阳、焦作、襄樊三个军分区政治部赠送了锦旗。这三个单位一向重视新闻人才的培养,每逢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招生时,他们都积极、广泛地发动官兵参加函授学习。据悉,上述几个单位近年来参加新闻函授的学员均超过百人。某分部对新闻稿件采取新措脑本刊讯利刃报道:济后某分部日前向所属各单位发出通知,规定每周一为报道员共向学习和会稿时间。每个报道员采写的稿件均须通过集体讨论,并相互提出修改意见,以杜绝失实报道,提高稿…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采用新方式培养基层报道骨干某装甲师开办网上新闻培训班本刊讯陈涛报道:为了帮助基层业余报道骨干尽快掌握新闻写作要领,推动部队业余报道活动的开展,济南军区某装甲师首届“网上新闻培训班”日前正式开课,共有60名营连报道骨干参加。针对部分业余报道员理论功底浅,不知如何采写新闻等问题,该师充分利用新建成的宣传文化信息网覆盖面广的优势,由机关报道人员对全师业余报道骨干进行远程授课。在课程设置上,他们开设了以新闻理论、采访与写作技巧、佳作赏析等为主的8门课程。此外,他们还定期举行“记者在线问答”与“学员习作讲评…  相似文献   

18.
7月30日,晚风习习,凉意送爽。河南省新野县新甸镇一中学住宅区里,李向阳老师和妻子白书艳正在制作一面锦旗。他们要把自己的无限感谢之情,织入锦旗内,寄给河南日报社社会周刊部。 李向阳老师是新野县颇有名气的年轻优秀教师,从教9年忘我工作,患上了慢性肾功能不全症,曾倒在三尺讲坛上。由于错过了治疗期,只有换肾才有一线生机,但换肾需要20万元左右。这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万般无奈,求助社会。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注下,全县范围掀起了“社会献爱心,救助李向阳”活动。2月7日河南日报社会周刊家园版…  相似文献   

19.
锦旗故事     
于宝栋 《中国档案》2006,(10):58-59
在山东省诸城市档案馆的库房中,有一面一米见方的锦旗。锦旗上有八个大字:档案是宝,感谢档案。看着八个遒劲的镶金大字,我想起了那个天气晴朗的早晨。  相似文献   

20.
《新闻通讯》2013,(7):5-11
编者按:“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充分肯定”、“一致认为”、“逢人便说”、“春潮涌动”、“原则上”、“某单位”、“张先生”、“李小姐”……上述词汇,是否会令很多记者尤其是党报记者抿嘴一乐?而这“一乐”的背后,内涵也一定丰富复杂——有无奈、自嘲,也有会意、解颐。今年1月份,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通过微博向网友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1月9日人民日报还坦直报道了网友对一则事故处理报道的反感:什么“×X家属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工农业生产未受到影响”,“什么‘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这哪是在真真正正地处理事故?!”有网友还把官话套话编成了一则顺口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