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三年级习作课《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素材,回忆、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 2.拓宽表现父母之爱的思路,以一件或两件事情体现父母之爱,指导学生可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将爱写具体。  相似文献   

2.
"用一两件父母的爱"课堂习作教学的重点在如何选择事件、如何组合事件和如何凸显"父母的爱"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先回忆父母给自己的爱,接着用一件事表现这种爱,然后同桌组合两种爱,最后学会三种组合方式。这样教学不仅重点突出,并且全程教,教全程,教学学生思维,体现出进行时作文教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六组的单元主题是"父母的爱"。在本组课文中,我们看到了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学过本单元之后,我们语文组教师准备进行一次语文实践综合性实践活动"献给母亲的歌"。我们三位老师精心组织备课,统一思路,放手发动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这次综合性实践活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实践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易青 《湖南教育》2015,(4):35-36
单元习作似一块"硬骨头",让人束手无策而弃之不用。怎样把教材中单元习作这块"硬骨头"煨成一锅给习作补钙的浓汤?我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看图作文《胜似亲人》的习作指导课为例来简单地谈一谈。一、研读单元习作,琢磨要点本单元几篇课文围绕"爱"这一主题展开,含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让生命重生;《卡罗拉》让爱更加细腻与温暖;《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  相似文献   

5.
<正>"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以来困惑教师、学生,且挥之不去的烦恼。为了上好作文指导课,为了让学生学会写作文,教师上下求索,备尝艰辛。在一次作文课比赛中,洪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父母的爱》,教学思路与教学效果都使人眼前一亮。【片段一】整合单元,真切入情师: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和  相似文献   

6.
观摩一些习作教学指导课,教师自创自编题材居多,或游戏作文,或体验作文,或观察作文。相对而言,单元习作指导颇受冷落,而某些看似"无味、无法"的教材单元习作训练,更似一块块"硬骨头",容易让人"束手无策"或"弃之不用"。日前,我给学生们上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看图作文《胜似亲人》的习作指导课,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单元习作指导的教学研究课例,以期习作教学指导能有实效,有滋味,有佳境。一、研读单元习作,琢磨  相似文献   

7.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习作题目为《生活万花筒》,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把事情写清楚。教学时,教师要明确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定位,把握"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习作例文"等的特点以及教学要求,精准设计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的实践训练,让学生掌握习作方法,形成习作习惯。  相似文献   

8.
李素芳 《新教师》2021,(1):68-69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是一个全新的单元,体现了阅读与表达并重的理念,它改变了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让阅读与习作并驾齐驱.习作单元建构了一个系统有序、内容丰富的教学体系,总共安排了"精读课文"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习作例文" "习作"五...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7,(11)
困惑习作"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本以为这次习作学生最容易完成了,父母养育自己十来年中,有多少感人的事呀,选一两件,则如取囊中之物,垂手而得。  相似文献   

10.
习作讲究技巧,但习作技巧往往隐藏于课文中,它要借助教师的挖掘才能显现。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例,该习作所在单元的主题是“父母的爱”,依高年段教学目标和该单元课文特点,笔者挖掘出了这样一些习作技巧。(1)细节描写(通过语言、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2)夹叙夹议(叙事和表达个人的感受相结合,以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3)读者意识(文字是与人交流的方式,因交流对象不同,表达方式也有别)。  相似文献   

11.
《二十年后回故乡》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二的一篇作文题目,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感受到了作者利用文字表达的思乡之情,因此在本单元的习作中也让学生想象自己离开家乡二十年后再次回来,会是怎样的情景,并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本单元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以这篇习作的教学为例,探讨作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习作单元"是语文教材的一个特殊单元,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读写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习作单元"能够在传统的教材基础上,从实践理念,板块设计和训练系统等方面进行突破。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上第六单元第19课。教学过程一、以诗激趣,再识"父母之爱"1.课件出示诗歌,学生读。  相似文献   

14.
习作单元是统编版语文教材新增的特殊功能单元,教学时一定要发挥其教给学生习作方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功能。我们要用心研读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发现写法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要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写法,并通过及时的练习加以巩固。在"初试身手"栏目的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笔尝试表达,为完成本单元的习作做好准备。同时要注意,习作例文不能当作课文来教,要用好例文,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不断完善自己的习作,从而提升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为了生活不得不在外地打工,有的学生就是自己的监护人,有的虽然有爷爷奶奶的陪伴,但是爷爷奶奶在监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和父母的监护作用还是有天壤之别的。所以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扮演老师,更要承担学生父母一半的角色。那么在班级管理中该融入哪些爱?总体来说有以下"爱":理解之爱、尊重之爱、信任之爱、宽容之爱、赏识之爱、严格之爱。  相似文献   

16.
《我家的杏熟了》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习作例文。教学这篇习作例文,教师根据单元教学要素"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的要求,准确确定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并将学法提炼、内化、运用作为教学重点,并通过"导学—启学—研学—践学"几个环节,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掌握把事件写清楚的方法,提高了习作技能,为后面的习作教学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7.
习作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内容是《他__了》。这一单元的习作要素明确地指出要表现人物的内心。本次习作教学,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学段教学目标和单元习作要素,可通过激趣导入、寻找方法、巧搭支架、学以致用等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课文中学过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方法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这样,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下两篇文章是习作中的教学内容: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并通过观察记录下父母的反应,从而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9.
[内容分析] 人教版第五册第八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让学生写写自己喜爱的玩具或文具、生活用品、工艺品等,要求学生写出它的样子和特点,或玩起来如何有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表达出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20.
习作单元中"习作例文"的教学,直接指向习作表达,让学生掌握文本表达的基本策略。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课,教师通过复习前面两篇精读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运用学过的方法进行分析,掌握把事物写清楚的方法。这样,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下面的习作打下基础,获得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