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雕塑是指设里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在楼群耸立,街衢交错的城市中,它能起到缓解建筑物的拥塞和单调的作用,城市雕塑大致可分为纪念雕塑、主题雕塑、装饰雕塑等类别.城市雕塑在现代公共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每个观赏者对于被称为“凝固的舞蹈”的城市雕塑.既会产生共同美感,也会有审美的差异性.这就有了一个城市雕塑作品的审美定位问题.雕塑既要相融于环境,又要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2.
刘洋  李典 《林区教学》2013,(1):78-79
阐述了现代思想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提出的"开放形式与闭合形式"概念在当代汽车设计中的运用,并与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抽象雕塑作品的艺术语言进行了对比,发现了汽车设计与雕塑艺术在手法运用上的高度相似,充分论证了沃尔夫林独特的美学思想对当代汽车设计与雕塑艺术领域的影响,也从侧面和相反面分别指出了汽车设计与雕塑艺术的同源性以及当代汽车设计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当代美学发展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公共意识逐步提高,公共环境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了.陶瓷雕塑以各种姿态介入公共环境艺术不断进入人们的眼球,而且它的诸多优点是别的材料无法替代的.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大型环境陶瓷雕塑作品介入公共环境艺术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与欣赏,充分发挥陶瓷材料这一中国特色与公共环境艺术相融是现代相关艺术家所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公共意识的提高和综合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公共环境艺术将为陶瓷雕塑形式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展示空间.  相似文献   

4.
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结果是许多艺术形式和审美标准产生了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化,人们需要一种新的审美的支持,也就是说,审美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环境中需要有新的诠释.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人类的欣赏不再要求缓慢的结构形式,人类的审美意识自然而然地转向造型的简洁明快.现代抽象雕塑创造了一种现代的独特的最具亲和力的有魅力的艺术存在样式,从而提升了审美者的审美愉悦感,使人类更敏锐于观照自我,加深了对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现代抽象雕塑能引起形而上本质的神秘感并引导我们进入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审美的多样性需要陶瓷雕塑表现空间更加广阔,然而,陶瓷工艺对其造型形态有着严格要求.这样,摆正陶瓷工艺与现代陶瓷雕塑造型形态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继承传统造型理念,即以陶瓷工艺为基础,研究陶瓷创意与实现造型目的领域中的新思维及陶瓷雕塑造型的发展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的年代,迅速膨胀的人口带来了城市文化的空前高涨,人们对城市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中的城市环境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具体有型的载体之一,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在美化了城市环境的前提下,还体现出了城市文化,彰显了时代精神.本文通过研究拥有着悠久铜文化历史并且城市环境达到迅速发展的铜陵市,从其城市铜雕塑外在形式分析,研究城市铜雕塑艺术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关系,发掘有着悠久历史的铜雕塑在现代城市环境艺术中的美学价值与意义.目的在于使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在创造人类美好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作用和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装饰雕塑是雕塑艺术中的一种艺术样式,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和造型语言具有"装饰性".艺术设计类院校的"装饰雕塑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装饰雕塑造型的基本规律,掌握对立体造型设计、材料的运用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在艺术设计类院校应以非写实、半抽象、抽象雕塑创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把符合现代审美趣味的、可以举一反三的抽象雕塑造型规律作为课程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流变中的现代、后现代雕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雕塑艺术在后现代语境下继续发展,不断产生出花样繁多、样式各异的作品。传统意义上“雕塑”的定义和分类开始失效,很多作品已不能武断地以雕塑名之。章从雕塑艺术由现代向后现代发展的脉络中归纳后现代语境下雕塑的特点,以及雕塑艺术的发展与走向。  相似文献   

9.
张智 《华章》2013,(20)
现代陶艺是近些年新兴崛起的一项艺术,它将现代艺术中的现代风格与创作思想融入到陶瓷作品的设计当中,突破了古典美学,并颠覆了以往传统的陶瓷设计理念,并将作者的个人想象力与创造力完美地体现在陶瓷作品中,成为一门新型的艺术。本文围绕现代陶艺概念简介、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底蕴、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底蕴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对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陶瓷作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且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现代陶艺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将会对人们的审美体验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现代陶艺主要是指19世纪末期,在巴黎开始流行的新型艺术门类,通过一些较为放任、奔放、自由的形式,有效展现出创作者、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观念。现代艺术对于创作者本身的情感展现较为丰富,同时夹带了较多的社会色彩,融合了较多的时代因素。本文主要是从现代陶艺创作与传统陶艺创作中的审美比较入手,针对现代陶艺创作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对陶艺创作中的审美意义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1.
植物雕塑又名绿色雕塑,或"绿雕",区别于传统的石材、金属等固体造型的雕塑,以活着的植物为载体,是有生命的艺术形式.很多艺术家通过造型设计与制作,将植物赋予新的生命面貌,使植物的生命形式与艺术形式相统一,表现出植物雕塑的美学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雕塑持续生长,在四季中体现不同的美感,使艺术家与植物雕塑作品不断产生新的联系,千丝万缕的互动,使植物雕塑真正成为艺术家永远未完成的作品,彰显艺无止境之大道.植物雕塑在现代景观中是如何应用和推广的?如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本人进行了一些细致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审美经验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直观性,也是人类产生审美过程的基础,同样也是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桥梁和沟通枢纽。审美经验的产生和发展不能从现实作品中脱离出来,在主体想象和情感的相互配合下,审美经验成为一种独特的体验。通过对西方艺术中的美术作品、文学作品、空间形象作品以及西方艺术流派演变的原因来进一步去认识审美经验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中的魅力,了解审美经验在艺术鉴赏中的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加强对审美经验的培养来进一步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强化对艺术的感知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雕刻艺术起源于岩洞石刻,经历了浮雕、仿真雕塑及西方现代雕塑相融合的发展阶段,上海艺博会近年展示的作品表现了当代雕塑的最高水平和多种艺术特色,暗示了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西方现代雕塑艺术代表人物及作品的形式、内容、材料方面分析入手,提出西方现代雕塑在表现形式和材料的运用上与西方传统雕塑相比,有着革命性的突破作用.充分利用现成实物,是西方现代雕塑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数码艺术在雕塑艺术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数码艺术雕塑作品已经能够虚拟出近乎完美的艺术效果。数码艺术改变了传统的雕塑创作和制作方式,雕塑艺术的传播也越来越数码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16.
王绪霞 《红领巾》2005,(5):120-122
嗅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远逊于视觉和听觉,但由于受楚国地理环境、社会风气及个人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影响,屈原作品中嗅觉审美超越视、听等感官审美,处于异常重要的地位,因而,用“惊采绝艳“这种以视觉审美为中心的语汇来概括屈原作品的特征,就不能充分揭示出作者的艺术个性.<诗经>和屈原作品都用了许多草木意象来比兴,两种比兴在内涵及历史命运上的不同也是显然的,一般认为这种不同是两部作品产生时代相差约三百年,人的思维水平发展了的缘故.其实不然,这种不同是由两部作品的作者分别处在不同的方位立场造成的:一个是民间立场,一个是士大夫文人立场.  相似文献   

17.
钧瓷作为陶瓷艺术与文化的载体,在新时期需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当今社会各阶层对文化艺术的多样多变的需求。钧瓷创作应立足本土文化,以满足社会大众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需求为旨归,通过更丰富、更新颖的艺术形式反映当今社会风尚、时代精神,体现当代科技水平,抒发展示当代人的审美诉求与精神期盼。钧瓷创作表现上,要坚持写实与写意结合、雕塑与绘画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生活实用与艺术审美结合的创作路子。  相似文献   

18.
“虚”与“实”是包括雕塑在内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语言之一。在雕塑作品中,“虚”与“实”的对比,能产生出音乐般的节奏韵律,使观者产生审美上的愉悦。雕塑的“虚”与“实”通过雕塑的瞬间动态,发挥联想,具有把事件的前因后果串联起来的特性。雕塑和其他艺术一样,“实”的艺术表现出明晰与严谨,正是因为有“实”的衬托,“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虚”的雕塑艺术创造,才具有其生命价值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雕塑技法的继承与发展,一直是陶瓷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中国传统的雕塑是丰富多彩的,古人留给我们很多的雕塑作品,但没有多少真正意义的系统性雕塑美学思想流传下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后人的总结与发展,中国传统雕塑的美学思想也包含在内。本文从追溯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雕塑的审美思想,以厘清中国传统雕塑与当代陶瓷雕塑创作的继承与发扬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于岩 《华章》2011,(15)
随着舞蹈艺术的不断前进和发展,舞蹈技巧在民族舞蹈作品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舞蹈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具有强大的艺术影响力.在民族舞蹈作品中舞蹈技巧的恰当运用,往往会使舞蹈作品呈现的过程中产生新颖、独特和妙不可言的效果,能提高民族舞蹈作品的审美价值,展现出它独有的风格特点,舞蹈作品不仅散发着本民族的文化气息,而且能不断呈现创新的表现形式.作为舞蹈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的去学习、研究,正确的理解掌握舞蹈技巧,并在民族舞蹈作品中充分发挥出它的艺术价值及魅力所在,推动舞蹈技巧在民族舞蹈中的运用向更高层次的舞蹈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