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号醉翁,南宋诗人陆游号放翁,现代金石书画家邓散木号粪翁,这三个别号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但他们的号各有什么含义呢?欧阳修喜欢饮酒,不过酒量有限。他在40岁那年被贬为滁州太守后,不因仕途失意而忘乐,常与客饮酒于城郊山亭,但"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赠沈遵》一诗中,他说:"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醉翁"欧阳修不仅留下了一篇传世美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2.
<正>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号醉翁,南宋诗人陆游号放翁,现代金石书画家邓散木号粪翁,这三个别号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但他们的号各有什么含义呢?欧阳修喜欢饮酒,不过酒量有限。他在40岁那年被贬为滁州太守后,不因仕途失意而忘乐,常与客饮酒于城郊山亭,但"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赠沈遵》一诗中,他说:"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醉翁"欧阳修不仅留下了一篇传世美文《醉翁亭记》,还留下了一句妇孺  相似文献   

3.
许寒梅 《初中生》2007,(7):53-54
欧阳修在他的传世美文《醉翁亭记》中,交代了他“醉翁”之号的由来:“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欧阳修为什么要自号“醉翁”呢?“醉翁”一号又蕴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相似文献   

4.
太守与醉翁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曾自称“太守”和“醉翁”,他当时的官职是不是“太守”?他当时的年纪能不能称“翁”?课本均未作出详释,现作简要介绍。 “太守”是战国时期对郡一级长官的专称,秦时称“郡守”,汉景帝时,又将“郡守”更名为“太守”。隋初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欧阳修的人生历程、文学创作历程来观照他的生命哲学。夷陵和滁州时期的欧阳修,盛年而号“醉翁”,是“清醒的醉翁”,虽处山水亭林间,仍“心忧其君”,“醉翁之乐”是与民同乐。“六一居士”时期的欧阳修,已届晚年,回归本真回归自我,“六一居士之乐”是人生在世的有所寄托,有所归宿。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县)人,著名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集》。选入教材的作品有《卖油翁》(初2)。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嘉祐集》。选入教材的作品有《六国论》(高3)。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一文中共用了21个“也”字,这些“也”字像21粒珍珠贯穿全篇,使文章意脉前后沟通,一唱三叹地抒发了醉翁内心的复杂情怀。仔细探究这些“也”字,发现其蕴含着以下表达功能。一、铺陈渲染,自得其乐“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或肯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通  相似文献   

8.
《醉翁亭记》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著名散文。作品的艺术构思精巧,写景和抒情的结合极为成功,是盛传不衰的佳作。文章的艺术特色是值得我们细心体会的。 “醉”和“乐” 亭,为什么要命名为“醉翁亭”?作者为什么自号为“醉翁”?这是探索作者艺术构思不可忽视的问题。《醉翁亭记》是作者被贬谪到滁州的第二年写的。当时作者才四十岁,少壮之人,为什么自称“翁”呢?他在《赠沈博士歌》中说:“我昔被谪居滁山,名号为翁实少年”,在《题滁州醉翁亭》中说:“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可见作者取名“醉翁”,是政治上受到打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号醉翁。“醉翁”源于白居易的《别柳枝》:“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相似文献   

10.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公元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死后封号文忠公,是北宋庐陵现在的江西吉安(一说永丰)人。欧阳修幼年时候死去了父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在母亲严格管教下,刻苦攻书,积极进取,学问日增:十七岁参加“乡试”,二十三岁(公元1030年)中进士,曾做过中央和地方官吏。他是一个散文大家,同时在诗、词、评论等方面也都有较高成就。他是宋代古文运动(提倡文体革命)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  相似文献   

11.
轻松课间     
【课间故事3分钟】欧阳修快马追字佟士平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宋代闻名遐迩的文学大师,是当时文坛盟主,诗、词、文均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每一篇文章,他都要反复锤炼推敲,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也正是他创作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宋代,一些达官贵人在亭台楼阁建成时,总喜欢请文坛大家作文或题字。欧阳修有一位老朋友叫韩琦,当时在相州任职,曾建造了一座别墅。他便请欧阳修帮忙写一篇文章,以记录别墅画锦堂建造之事。并请欧阳修在文章写成后立即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  相似文献   

12.
面对贬谪,欧阳修曾备感屈辱与痛楚,但是最终他在滁州找到了人生的归宿感.《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先后以“醉翁”“太守”“庐陵欧阳修”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这称谓变化的背后透露出的正是其人生归宿感:旷达乐观与执着坚守.  相似文献   

13.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他的《新五代史·伶官传》写的序言。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改号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  相似文献   

14.
1.文章开篇即写自号为醉翁欧阳修为什么自号为醉翁?课文提到的理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在《题滁州醉翁亭》一文中欧阳修曾说过: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  相似文献   

15.
<正>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仕途生涯。曾在地方和中央做官。他所提出的“务农节用”的农本思想,以及要求去除积弊、实行“宽简”的政治见地,使他为官清明,颇有政声。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在北宋的  相似文献   

16.
许寒梅 《初中生》2007,(23):53-54
欧阳修在他的传世美文<醉翁亭记>中,交代了他"醉翁"之号的由来:"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欧阳修为什么要自号"醉翁"呢?"醉翁"一号又蕴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相似文献   

17.
魏红 《初中生必读》2008,(12):41-42
一、文章开篇即写自号为醉翁欧阳修为什么自号为醉翁?课文提到的理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在《题滁州醉翁亭》一文中欧阳修曾说过:"四  相似文献   

18.
醉翁亭,在今安徽省滁(chu)州市西南琅邪(lang ya)山麓,为北宋僧人智仙修建。宋朝文学家欧阳修自号"醉翁",登亭饮酒,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万安市)人。任谏官时,敢犯颜直言,主张政治改革,为此屡遭贬谪  相似文献   

19.
中华美酒香飘四海。自古以来,还没有任何一种饮料像酒这般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历经千百年而魅力不减。聚焦古代文坛,酒那“水的形,火的性”的特质,竟也醉倒了一批文学巨匠,酿造出许多带有浓郁窖香的文学精品。可喜的是,这其中部分作品走进了中小学语文课本,成了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从初中语文教材中请出几位文坛醉翁跟大家见面。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相“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北宋文坛宗师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欧阳修的酒量并不好,但酒风…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的人格由三个部分构成:自然人格、社会人格、文化人格。在不同个体那里,构成人格的三个部分的具体内涵及表现方式有着较大差异,因而对应性地呈现出不同的外在人格形象。就欧阳修而言,其自然人格对应的外在形象是“情痴”,其社会人格对应的外在形象是“太守”,其文化人格对应的外在形象则是“醉翁”。正是“情痴”“太守”“醉翁”三者的融合,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欧阳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