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模拟电路从传统的自底向上(从电路级到系统级)教学体系向自顶向下(从系统级到电路级)教学体系转变的动因。通过对智能手机电路的剖析,提炼出系统级模拟电路的四大基本功能模块(微弱信号放大处理电路、数据转换电路、射频收发电路、电源电路),以及在电路层次化架构下的模块化分析方法。讨论了从系统级到电路级、以系统级为主的模拟电路教材的编写。过去5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自顶向下的教学体系,比较符合模拟电路的发展趋势,更易于学生接受,有助于提高学生开发模拟电路的能力和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2.
王源 《考试周刊》2011,(85):157-158
1.电路、信号与系统课程整合的背景 “电路分析”与“信号与系统”课程是两门独立的传统课程,但是这两门课程有着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方法的研究,电路分析从电路的角度研究其中的规律,信号与系统进一步从电路的系统研究其中的分析方法,所以信号与系统是电路分析的继续与深化。正因如此,两门课程在具体内容上有很多重合之处。因此将两门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从分析方法的角度学习电路与电路的系统.从电路系统的角度学习电路的分析方法,把“电路”的内容作为“信号与系统”的基础,把“信号与系统”的内容作为“电路”的继续与延伸,在内容上两者不再重复,而是基础与深化。  相似文献   

3.
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学习电路问题和进行电路计算的基础。判断电路连接时,不能单从电路形状去判断,应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分析识别,可通过下面几种方法去判断。  相似文献   

4.
当大家清楚了电表在电路中的元件作用后,在分析接有电表的电路结构时,就可以把电表从电路中“取”出来,然后在原来接电流表的位置接上一根导线,原来接电压表的位置让其断开,从而简化电路,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分清电路结构.例如在图D所示电路中,将电表从电路中全部取出后,其等效电路如图D—1所示,从等效图中不难看出R1和R2是串联.又如在图E所示电路中,将电表全部从电路中取出后,其等效电路如图E—1所示,从等效图中不难看出电路中R1和R2是串联.电表在电路中的双重作用!贵州@朱勇  相似文献   

5.
识别电路中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这是学习电路连接和电路计算的基础。同学们在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时,要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不能只从电路的形式上加以判断。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种识别电路的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采用Proteus软件来仿真分析模拟电路课程中的电路,并结合具体的电路实例,阐述Proteus软件从设计到仿真的基本步骤和应用,希望将学习者从模拟电路课程教学中枯燥的学习和繁杂的实验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7.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的基础,也是中考必定考查的知识.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识别 1.电流路径法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最终到达负极,如始终沿一条线路回到电源的负极,  相似文献   

8.
这里说的动态电路,指电路中因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或开关开合,引起电路的电阻或连接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电路中电流和局部电路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的电路.解决动态电路问题的关键是确定电路在变化前后的连接关系,从"变"中发现"不变",运用欧姆定律和串  相似文献   

9.
会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学习电路连接和电路计算的基础.电路的识别要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征,不能单从电路的形状上识别,下面介绍五种电路识别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图1L1L2图4图5R2图R2II2I1R2II2I1准确识别电路的串联并联是解决好电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下面介绍识别电路串联与并联的几种方法.1郾简单电路识别法要点是直接根据电流的路径来识别.若电路接通后(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始终沿同一条路径回到电源负极,则该电路是串联电路.如图1电路,开关S闭合后,电流从电源正极依次流经灯泡L2,L1后回到电源负极,是串联电路.若电路接通后(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分几条支路流经不同用电器,再回到电源负极,则该电路为并联电路.如图2电路,开关S闭合后,电流从正极流出,在A处分成两支路(…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从静电场的基本规律和电磁场的动量守恒定律出发,推导出静电场中导体表面所受的静电力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均匀外电场下电偶极子的运动,给出加了外电场后两离子实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出其动力学方程.最终得出外电场下电偶极子的运动规律,即:在轴线方向上,电偶极子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和简谐振动的叠加;在力偶矩下,电偶极子的运动轨迹为周期性的螺旋线.  相似文献   

13.
作为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尝试 ,对静电场中两个典型例子进行了剖析 ,界定了“库仑定律”和公式F =qE的应用范畴 .不仅解决了学生对静电场中容易产生疑惑的问题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相似文献   

14.
将球形导体置于匀强电场中,在球形导体表面将感应出电荷,这些电荷产生的电场使导体外周围空间的电势和场强重新分布,现将在对其进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而导出球形导体表面上感应电荷的分布规律及电荷量.  相似文献   

15.
用新的思维挖掘电路分析方法,探讨电路规律的应用,提出一种新的电路分析体系,把电路分析分成四个重要的渠道,即直接法、等效法、系统结构法和宏观分析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欧姆定律 ,导出了导体回路在变化均匀对称磁场中的任意两点等位的条件 ,并介绍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稳态直流电容电路推导出与直流电阻电路相似的电路定律,使求解过程简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由于电荷堆积形成的库仑场的三种情形,应用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讨论了闭合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势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自制"双电机"传感器,通过多个电路模块进行数据收集及处理,可以测量小于1mT的弱磁场。介绍了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20.
导体旋转双曲面电学量的原模型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带电导体旋转双叶双曲面的原模型,利用原模型计算了导体旋转双曲面的电场、电势和面电荷密度分布,并得到相应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