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改以后,探究式教学受到了广大科学教育者的重视,但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针对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纷纷对探究式教学策略展开研究。为促进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同时理解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理论基础并给予正确的理论指导、引发认知冲突、关注学生的情意领域、灵活实施科学探究活动、重视同伴间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前概念"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科学前概念是科学概念学习的基础,若离开前概念谈概念教学,势必如同空中建楼阁,学生无法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概念教学设计模型由五个环节构成,分别是情境唤醒、暴露导出、思辨修正、探究刷新、应用夯实。  相似文献   

3.
张璠 《阳光搜索》2014,(1):76-78
教学分析 《电磁铁》一课教学中,概念箭头指向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概念。属于教学比较复杂、对学生已有认知要求较高的课型。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前概念,依据学生概念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尤为重要,指导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科学概念是一种有效的途经。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进入科学课堂时,对科学概念会有一些零碎、简单,甚至是错误的前概念,但是学生头脑中的东西看不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想办法让学生的前概念可视化,判断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正确,从而作出合理的评价。因此,笔者适时创新使用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方式,暴露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将头脑中的概念可视化,为科学概念的建构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郝清华 《辽宁教育》2013,(12):49-52
概念教学一直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概念。然而学生在学习概念前已经对一些概念有了朴素的理解,这种理解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不尽一致,于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朴素理解,即科学前概念转化。本文着重论述了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的几条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生通过感知日常生活现象获得的经验积累而构成对事物的看法。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拥有的前科学概念,掌握揭示学生前科学概念的方法,并基于前科学概念,采用转变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之前,在其脑海里已经对一些问题形成了他的前概念,这些前概念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模糊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而那些错误的前概念恰恰是最难改变。科学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暴露错误前概念,认识错误概念,建构新概念模型,形成新的科学概念,只有充分认识学生的前概念,帮助教学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周雪 《辽宁教育》2024,(5):65-68
科学概念是组成科学知识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科学知识结构的基础。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已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性的概念,这些概念有时与科学概念存在冲突,有时不够准确。通过转化前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摆脱错误的想法,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创设科学情境,建立概念联系;引发认知冲突,促进概念转化;注重生活体验,生成科学概念;鼓励科学阅读,拓展科学概念这四个方面,探索促进学生前概念转化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构建准确的科学概念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则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就难以形成科学概念。本文从物理前概念(物理概念的相异构想)的成因及对物理学习的影响入手,着重探讨了中学物理教学中前概念转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月贞 《考试周刊》2013,(26):140-141
前概念一般是指学生在学习某科学概念之前由长期的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观念。而中学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前概念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理论和教学实践证明,前概念到科学概念的有效转变对于学生学习、构建正确的概念事半功倍。文章围绕教师如何“为概念转变而教”,从探究学生前概念、引发认知冲突、构建科学新概念三个方面对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科学概念是构成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实践和体验是学生认知世界的基本途径,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初始,就已经形成一定的前科学概念。传统的概念教学模型没有关注前科学概念对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不同影响。因此,本文以调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为基础,分析其本质的合理性或错误程度,作为指导学生概念学习的重要依据,从而提出三种高中生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型,即重新解释教学模型、架桥教学模型和概念重建教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前科学概念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概念,这些概念是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绊脚石,影响了课堂效率。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经验总结法列举了初中生物学中部分常见的前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及错误,并结合具体例子提出了转变前科学概念的策略,即设置矛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通过分析比较,矫正前科学概念;借助教学模型,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参与实验探究,验证前科学概念;通过微课,彻底粉碎错误的前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认知错误可能滋生在科学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这些错误是反映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重要资源.以科学概念的有效教学为目的,在教师引导下辨析学生的前概念错误;诱导并改正学生对概念认识的潜在错误;通过教师精心制造的认知"陷阱",达成学生对概念的正确认知,并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利用以退为进,引导学生能动参与课堂,使概念教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5.
孩子们进入科学课堂前总是带着相关的科学前概念,它必然成为科学概念教学的现实起点,科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就是有效转化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它有两种基本的转化形式:一是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基本一致,需“丰富”;二是与科学概念相矛盾,需“修订”。在学生概念转化过程中,我们要正视如下困难。  相似文献   

16.
科学学习是前概念转变的过程,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建构科学概念尤为重要。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引发学生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解决认知冲突,建构科学概念,形成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17.
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会影响学生对新概念的学习。对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概念转变教学,以学生原来已有的概念为教学起点,通过适当的教学行为解决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学生头脑中的生物学概念实现从错误到正确、模糊到清晰、片面到全面的转变,从而帮助学生建构更科学的概念。基于此,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学为例,着重探讨高中生物概念转变教学。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97):15-16
学生在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观念,这就是所谓的前概念。科学的学习是前概念转变的过程,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建构科学概念尤为重要。本文以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有磁性"为例,浅谈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使学生的前概念在认知过程中发生冲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并能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概念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学习科学的首要问题是要弄清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学生科学概念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科学学习效果。本文基于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从对前概念的认知迁移、冲突创设、以及概念图构建等角度阐述了巧用前概念开展概念教学的三个策略。  相似文献   

20.
科学核心概念的构建是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小学生有效探究,升华对科学核心概念的感性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概念,促进正确科学概念的形成,用生活实践来检验科学概念,从而建构正确的科学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