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活动理念】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文,它的本意是“推迟或延迟到明天”(putting forward until tomorrow)。拖延一词最早并无褒贬,时代的变迁赋予了它词义和情感的变化。一直以来,研究者们对拖延的定义有很多种。例如,毕思维奇(Beswish)和曼思(Manns)认为拖延是我们推迟计划中预期要做事情的开始和完成时间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很多学生总要等到临近检查时才匆忙“赶作业”,平时不复习.等到考试前一晚才熬夜恶补……很多学生都知道学业拖延的弊端。但还是无法克服。学习拖延是一种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的复杂心理现象。学习拖延的含义分为直接定义和间接定义。少数研究者将学习拖延直接定义为:学习者有意而无必要地推迟启动或推迟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作业是学生业余时间里的主要任务,甚至几乎是学生业余生活的全部内容。大家都在谈论作业,却很少有人作精确界定。有人认为作业指课堂练习,也有人认为是课外作业,还有人认为是课外活动。此外,对于作业到底具有怎样的功能,说法也不一。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试图在全面分析已有看法的基础上,作出对作业含义与功能的界定,以收抛砖引玉之效。一、作业含义分析1.作业实质分析有的学者将作业界定为任务(练习),也有的学者  相似文献   

4.
何为案例?案例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案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我国教育界开始对案例的关注,是三两年的事,由于时间短的缘故,在我国还没有对它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有人认为案例是一种准实践的教学方式;有人则认为案例是一种培养师生自我分析和反思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学业拖延是指在学校教育情境下,因目标与实际行为间的失调导致学业任务的延迟或脱离,从而使学习者产生负面情绪的行为。研究者大都采用问卷法和测量法对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拖延关系进行研究。未来研究中,研究者应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拓宽被试取样范围,着重探讨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业拖延的作用机制以及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丰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学业拖延在大学生群体中是普遍存在的。早期研究者主要关注拖延消极方面的影响,与此不同,有研究者提出拖延是个体主动进行的,是一种精明的决策有远见的行为。由此,拖延便被分为主动拖延和被动拖延两种类型。目前研究者们对于学业拖延的研究从特质论、动机论转变到自我调节理论。文章从自我调节的视角来阐述动机因素对于主动和被动两种类型的学业拖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学业拖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学习拖延现象在青少年中非常普遍,指学习者有意而无必要地推迟启动或推迟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学习拖延的成因主要包括性格、学习任务、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等。成因不同,干预措施也不同。对青少年拖延行为进行干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业拖延是指学习者知道自己应该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任务,也愿意这样去做,但却没有按时完成学业任务。学业拖延会对学生的成绩、情绪、认知,甚至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目前学业拖延现象在我国中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本研究对以往文献进行了综述,从学业拖延概念的界定,类型,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学业拖延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灵芝 《文教资料》2007,29(17):178-180
学业拖延是指个体经常或几乎经常延迟学习任务,并且经常或者几乎经常经历与拖延有关的问题性焦虑的倾向。国外学者有关学业拖延的研究中,研究者大都选择大学生作为被试,没有涉及中小学生群体。本研究采用改编的学业拖延量表对中学生学业拖延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学习拖延是有目的地推迟或拖延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的非理性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某地区随机选取350名五年级学生施测,探究学习拖延对数学学习成绩影响的内在机制。调查表明,小学生存在较为普遍的学习拖延现象。经进一步统计发现,学习计划缺乏和执行力不足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拖延对数学学习成绩具有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对学习拖延的认知调节、教授学习拖延的干预和预防策略、加强自我调节干预、培养时间管理能力等预防或消除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拖延现象。  相似文献   

11.
学习拖延是指学习者知道自己应该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但却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拖延在国内许多高校都普遍存在,但是关于大学生学习拖延的实证类研究还不多,在此对大学生学习拖延的含义、类型、国内已有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进行概述,并对以往研究不足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何为案例?案例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案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我国教育界开始对案例的关注,是三两年的事,由于时间短的缘故,在我国还没有对它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有人认为案例是一种准实践的教学方式;有人则认为案例是一种培养师生自我分析和反思的方法。笔者认为,案例就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艳  付进 《教学与管理》2009,(12):19-21
一、绩效 目前绩效的定义有多种,有人认为“绩效”=“完成了工作任务”,有人认为“绩效”=“结果”或“产出”;Bemardin和Beatty(1984)对绩效作的定义认为,绩效是在特定范围,特定工作职能、活动或行为上生产出的结果记录。还有人认为“绩效”=“行为”。  相似文献   

14.
新型学习方式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它的界定目前还没有定论,但通行的观点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因人的个性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一些基本相同的成分:学习方式的实质是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反映了学习者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偏爱以及学习倾向;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是学习者所表现出的学习方面的稳定性与独特性;独特的学习方式还受到学习者特定的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就要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新型…  相似文献   

15.
家庭暴力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目前尚无统一界定的概念。有人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对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的折磨、伤害和压迫等人身强暴行为;有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殴打、凌辱、肆虐,使其屈从;有人认为家庭暴力就是家庭中某一成员对其它家庭成员在肉体、精神、言语、经济等方面的虐待。  相似文献   

16.
学习拖延是指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将某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断推迟延后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文章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并分析了267名小学生的学习拖延状况,比较了小学生学习拖延在性别、年级、班干与非班干等背景变量上的差异性,并结合访谈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拖延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也给越来越多的人造成了困扰,不少的学者试图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以及认知层面对拖延行为进行了深度分析,但目前理论研究还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生活分析咨询法入手,来改善拖延行为,以期能为拖延行为理论研究与实际的操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银霞 《甘肃教育》2006,(2B):22-22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它的界定目前还没有定论,但通行的观点认为,学习方式足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因人的个性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一些基本相同的成分:学习方式的实质是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反映了学习者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偏爱以及学习倾向;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是学习者所表现出的学习方面的稳定性与独特性;独特的学习方式还受到学习者特定的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范雨芹 《考试周刊》2011,(43):147-148
"减负"已是个老话题,可为什么学生负担没有减少反而更重,原因究竟在何处?我作简单分析。 首先是对"减负"的理解。有人认为"减负"就是给学生少一些作业、少一些补习,多一点玩的时间;也有人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给学生多一点压力,让他多学一点东西,也无可厚非。这些理解都不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学业拖延现象是高校教育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学业拖延是指个体经常或几乎经常延迟学习任务,并且经常或者几乎经常经历与拖延有关的问题性焦虑的倾向。其影响因素不仅有个体内部的认知、情绪、人格,还涉及学习任务、环境等外部因素。拖延干预主要有国外针对大学生拖延行为进行团体治疗和个体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