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由于高考杠杆制衡作用所致,高中语文教学应试能力培养依然是教学关注的重点,教师和学生深深陷进题海之中,教学情感体验被严重忽视。其实,语文教学情感体验传递和高考并不矛盾,学生在语文教学情感体验中,能够获得更多情智的开发,这对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语文教学是情感体验的重要课程,实施情感体验传递教学,也是新课改精神的基本要求。一、情感积累,教师情感素质培养语文是由文字、语言和文学等因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目标,情感教育应贯彻语文教学始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启迪、培养、完善学生情感素养,丰富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就决定了其更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体验感悟的新课堂。本文基于语文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进行初探并提出实施"熏陶感染"式教学策略的建议,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合理地想象补白、换位体验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诗词教学历来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情感体验教学更是高职语文诗词教学中关键的一个环节,本文将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从导入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中情感互动来浅谈诗词教学中情感体验教学实施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都是情感体验的源点。教师的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主要体现为教师的情感体验之于语文教材和教师的情感体验之于学生两个维度。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个人情感体验和集体情感体验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课堂教学热闹、阅读体验肤浅等现象,造成了语文本体失落、阅读感悟偏差、教学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体验进行冷思考,进一步加深对阅读体验价值的认识,并探索阅读教学中有效体验的策略,促进学生语言与精神的共生。一、脱离文本语言的体验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的一种内心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与感受。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多与“情感”同时出现,如在总目标中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从生活体验的情感维度、艺术创造的情感维度、艺术作品的情感维度及艺术欣赏的情感维度进行教学渗透,做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中职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语文教学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净化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本文从文本诵读、情感引导、教学情境创设及感恩教育等方面论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所谓体验,应当是指主体通过亲历获得相应的情感和认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加强情感体验,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途径也多种多样。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录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方法,努力让体验充盈阅读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张倩男 《黑河教育》2014,(12):31-31
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态度体验。重视语文教育中情感的渗透与释放,让学生在美好的情感中学习语文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与高尚的情感品质,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创设情感氛围,让学生产生心灵的体验语文是最能体现人情感的学科,对学生情感的渗透是"润物无声"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诗情、文情、人情渗透给学生。首先,应引导学生体味文中的情与意,并把自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影响语文教学效度的因素很多。教学中,教师除精准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关注课堂内外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角色认同和完善,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及根据课程特质,运用有利于学生进行体验的教学方式,使语文教学温暖起来,使教学各方在心灵与情感的互动中成长。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顾及学生学习情感的体验,要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和情感的牵引者。本文着重论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对教学语言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该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表现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赞赏等内心体验;反之,就表现否定的态度,产生憎恨、不满等内心体验。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情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动力和进攻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情感教学,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性认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笔者可以从在朗读中激发情感、在想象中促进情感、创设情境体验情感、组织讨论抒发情感等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体验式语文教学的意义与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验教学是后现代课程观的重要关键词,是时代的选择。体验式语文教学"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主题地位,重视学生学习经验在传统的语文听、说、读、写中的作用,尤其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利于学生个性及创造性的培养。体验是知识意义化的过程,是认知主体与客体交流的过程。语文式体验教学可最大程度地尊重语文学科的开放性、模糊性、生命性等特点,张扬学生生命力,为培养丰富多彩的人服务。语文式体验式教学设计从学生的智慧技能、情感态度、动作技能三方面着眼,核心是情感体验。体验式语文教学是众多语文教学范式的一种,是传授式语文教学的延伸。  相似文献   

15.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体验语文教学范式"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经验在传统的语文听说读写中的作用,尤其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利于学生个性及创造性的培养.体验是知识意义化的过程,是认知主体与客体交流的过程.语文体验教学范式最大程度尊重语文学科的开放性、模糊性、生命性等特点,张扬学生生命力,为培养身心健康人服务.语文体验式教学范式设计从学生的智慧技能、情感态度、动作技能三方面着眼,核心是情感体验.体验式教学范式是众多语文教学范式的一种,是传授式语文教学范式的延伸.  相似文献   

17.
施静 《成才之路》2010,(32):30-31
在现代语文的教学中,高中语文在培养学生的素质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情感的体验中获得一种美育和情感上的教育,也使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构建教学情境,以学生的体验、反省和感悟为基础,实现师生之间生命与生命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体验.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它强调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它将使语文学习充满个性,语文教学更具活力,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学生的实际,让体验教学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史,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情趣,成为学生的一种情绪享受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9.
体验教学是后现代课程观的重要学习主题地位,重视学生学习经验在传统的语文听、说、读、写中的作用,尤其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利于学生个性及创造性的培养.体验是知识意义化的过程,是认知主体与客体交流的过程.语文式体验教学可最大程度地尊重语文学科的开放性、模糊性、生命性等特点,张扬学生生命力,为培养丰富多彩的人服务.语文式体验式教学设计从学生的智慧技能、情感态度、动作技能三方面着眼,核心是情感体验.体验式语文教学是众多语文教学范式的一种,是传授式语文教学的延伸.  相似文献   

20.
徐小芳 《学子》2013,(11):39-39
语文的魅力在于充满情感,语文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体验活动。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去认知文本,去获得所需的语文能力,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获得情感体验促进自身成长,这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在。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感悟情感,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