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通过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干燥收缩性等试验手段,对合肥地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得到的再生水泥稳定集料进行路用性能研究。研究表明道路旧混凝土再生利用是可行的,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
再生混凝土的冻融性能与再生集料来源、矿物掺和料、试验方法等因素有关。不同学者的试验结果往往具有较大的离散性。文尊使用快冻法进行再生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主要研究不同粉煤灰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分析了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模指标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3.
再生骨料与普通骨料相比,由于孔隙率大、吸水率高及堆积密度小,直接采用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耐久性差。文章采用RCM法和电通量法2种试验方法,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粉煤灰掺量有利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水灰比的减小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墙体配筋、养护方式、墙体开洞、设置竖向后浇带及混凝土强度对墙体裂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墙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收缩及强约束,高强混凝土更容易引起墙体开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榀两层单跨再生混凝土框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滞回特性、刚度退化、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曲线较为丰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位移延性系数达3.34时,截面屈服后仍具有较好的变形恢复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应用于工程实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与强度,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探讨了水灰比、砂率以及再生骨料取代率这3种因素对再生骨料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并对各因素水平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公式。且通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劈拉强度、抗折强度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劈拉强度与抗折强度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为制得既具有优良的施工性能,又具有较高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以及韧性和耐久性好的混凝土修补水泥砂浆,该文研究了高效减水剂、聚合物和硅灰对砂浆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水泥砂浆的优化配合比,该水泥砂浆能够满足高强混凝土修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G318殷大段路面改善工程为背景,研究了沥青再生技术在破损沥青路面改善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热再生沥青混凝土性能满足规范要求,且能达到常规热拌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性能。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应用,对循环利用废料、节约能源、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其中水泥水化热是产生裂缝的关键因素,在施工中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能有效地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3个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柱中节点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考虑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受力特点,对现有节点抗裂度和承载力计算公式做出修正,提出节点抗裂度计算公式和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该文的计算公式得到的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水泥的水化热作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混凝土浇筑初期,外部混凝土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约束产生拉应力,当其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时产生裂缝。文章首先介绍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机理和水化热发生的过程,然后通过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水化热影响及如何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绝热温升,施工时应采取温控防裂措施,减小混凝土的水化热和内外温差。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对不同聚合物水泥砂浆及普通水泥砂浆作电镜扫描、吸水性及憎水试验,对其防水透气机理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掺有PTB乳液的聚合物具有憎水性,其防水透气机理为砂浆内部形成了大量的微孔结构,这些孔结构直径小于2μm且具有憎水表面,可以阻止以范德华力结合的小水滴(平均直径100μm)通过,同时却可以允许水蒸气分子(平均直径0.0004μm)通过,从而获得了防水透气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水泥土处理有机质含量高的淤泥质土不理想的工程实际,提出添加少量砂作为添加剂与水泥土共同工作,形成水泥砂浆土。对水泥砂浆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试验,探索不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力学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的方法,研究和分析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新疆地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调查结果表明:新疆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较少;新疆建筑垃圾的处理只是进行简单的堆放填埋处理;大部分人对再生骨料概念感觉陌生;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新疆还没有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和当今在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的原因。根据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养护等方面分析了其早期收缩裂缝产生的机理,并针对其破坏的机理相应环节提出了防治和减少措施。  相似文献   

16.
侯志楠 《大观周刊》2012,(20):109-110
本文主要介绍了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研究现状,并对补偿收缩混凝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阜阳市泉河大桥V型墩及箱梁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为例,阐述了C60高强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思想及体积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易产生的原因,介绍了从配合比设计到施工过程控制的标准及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混凝土中合理使用隧道宕碴,在混凝土中分别掺0、25%、50%、75%、100%宕碴取代普通粗骨料,配制了C25、C30、C35和C404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该文通过探讨宕碴混凝土配合比与强度的关系,研究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特征,结果显示在宕碴粗骨料掺量小于等于75%时,混凝土的强度和灰水比呈线性关系,与普通混凝土相似。粗骨料全部采用宕碴石料时,混凝土的强度和灰水比呈二次曲线关系,并提出了宕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分析是桥梁结构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会对应力监测有很大的影响。该文首先利用软件对桥梁进行建模计算,然后通过某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过程中的应力监测,实际测量分析了收缩徐变引起的应变值,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普通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存在混凝土和型钢之间滑移大、竖向掀起大、横向稳定性差等问题,从而提出了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为研究其弹性受弯承载力,采用应力积分法和换算截面法分别建立了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弹性受弯承载力。根据试验结果,验证了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弹性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