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生作为知识青年持何种人权观去适应当代社会,关系到社会文明和发展的程度。在复杂、多变的当代中国,高校学生处于风头浪尖,因此必须进行人权教育。人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也是人类的普遍价值诉求。人权教育有利于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人权教育是引导中国知识青年走向和平、安宁、幸福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道德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内生于当时的经济制度之中。当代中国正走向市场经济,建立市场制度。市场经济决定了人权是现代道德的基础和本源,人权构成了现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基准和道德基石。道德的人权基础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根源。构建以人权为核心的现代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民主政治的终极前提,是公民社会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3.
具体考察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个体发展的现实状况,理性分析中国教育目的观发展的内在逻辑,论证“促进个体差异发展”这一教育命题的合理性。提出:“自由个性”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发展的理想形态的设计;促进个体差异发展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强烈呼唤;发展个性独特性是当代中国人发展的现实追求;促进个体差异发展和发展个性独特性既是教育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是教育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走向。通过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两个维度——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知识本位与生命本位的对比分析,论证促进个性发展是教育目的逻辑发展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权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人权,是人类社会明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社会中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权利,是一项独立的、得到一系列国际人权件确认的基本人权。它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具有法定性、复合性、非对等性和母体性等法律特征。作为实质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了保护人权、良法之治、实质正义等基本法价值取向。就当代中国而言,在很大程度上,社会保障权的确立和实现将必然会促进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加快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步伐,从而从整体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5.
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核心要素,是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当代的宪政演进之路,其实质是宪法条文在中国被社会大众所普遍认同的一个过程;宪法实施,宪法司法化,宪法私法化和违宪审查是中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三个位阶;民主、法治与人权是推行依宪治国乃至依法治国所必须秉持的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6.
1991年以来.中国人权教育取得重大成果,人权理论获得极大进步,为中国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人权教育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明显实效性,中国人权教育的核心理念应当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人权保障的价值取向和人权的基本权利内容。  相似文献   

7.
建设中国人权,必须从中国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和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最主要的是要发展经济,国富民强,才有资格讲人权。要发展中国的人权事业,就必须要做到社会稳定、生存发展、独立自主、依法治国。人权问题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学生就业难是社会的一大难题,就业难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观原因就是高校学生在择业上的心态和价值去向,而高校学生的心态和价值取向又取决于他平时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把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开展研究,能够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帮助高校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实现当代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校学生就业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张谢医 《天津教育》2022,(16):43-44
<正>一、人权教育对初中生的教育价值人权教育对初中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中学教师要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教材对这一价值进行深入思考。人权是维护人的尊严的法律基础,中学生要建立人权意识,才能知道人权是什么?以及如何维护人权?人权体现了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人的尊严和价值,只有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了公民的人权,人才能感到需求被满足,才能体验到幸福感,这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对初中生进行人权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现代化。在价值意蕴上,中国式现代化人权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权保障相互融通的必然产物。在核心要义上,中国式现代化人权发展道路凸显了人权主体的普遍性、人权内容的普惠性、人权性质的双重性、人权维度的代际性和人权关系的和谐性。在本质要求上,中国式现代化人权发展道路在政治导向、制度依托、权利向度和全球视角四个方面创造了人类人权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