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和中国著名作家吴敬梓的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历来都是各国评论家争议不断的角色,他们大多被冠以"吝啬鬼"称号。文章拟从夏洛克与严监生所处的政治,经济背景入手,重新分析夏洛克、严监生的"吝啬"形象,挖掘他们不为人所知的"真善美"形象,试图为文学史上的这"吝啬"二人翻案。  相似文献   

2.
通常认为,夏洛克、阿巴公、葛朗台、泼留希金和严监生都是吝啬鬼的著名典型。在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观照下,区别严监生与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在个性特征、行为表现、精神实质等方面的不同,认为严监生并不属于吝啬鬼类型中的一个,而是具有吝啬和慷慨两面特征的“另一个”,他既吝啬又慷慨的表现取决于中国科举文化和封建伦理压制下的卑微人格。  相似文献   

3.
《守财奴》课后练习第三题把《死魂灵》中的乞乞科夫与《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等相提并论,都判为守财奴形象,这对学生是个严重的误导。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守财奴》课后练习第三题把《死魂灵》中的乞乞科夫当作守财奴形象,与《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等相提并论,这对学生实在是严重的误导。  相似文献   

5.
余杜宏 《现代语文》2006,(12):111-111
严监生是我国清初著名讽刺小说作家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他与周进、范进、严贡生等一起被认为是吴敬梓笔下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而家喻户晓。他们的遭遇是中国封建社会读书人精神和思想状况的一面反光镜,透过他们,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和了解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扭曲人性的罪恶。范进的迂腐,严贡生的冷漠,还有严监生的真实,这些都是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切身感受。后世评论把严监生列入世界文学吝啬鬼形象之列,与俄国著名剧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一起被誉为“世界文…  相似文献   

6.
一用文学作品的形式剖析人性的劣质——贪欲与吝啬,在中外文学史上屡见不鲜。而最为突出的要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郑廷玉的《看钱奴》、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莫里哀的《吝啬鬼》、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以及果戈理的《死魂灵》。后四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堪称欧洲的“四大吝啬鬼”,相比之下,中国的严监生、严贡生(《儒林外史》)和贾仁(《看钱奴》)亦不逊色。作为贪欲、吝啬的艺术形象,他们都是“蛮生”兄弟,又都各具个性。本文用我国元代戏曲  相似文献   

7.
严监生、李梅亭和葛朗台分别是《儒林外史》《围城》和《欧也妮·葛朗台》这三部小说中的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看重财富,善于敛财;苛待自己,不重生活享受;都是作者讽刺的对象。主要区别是:严监生注重人伦,更有人情味;李梅亭注重人际交往,社交更广泛;相比之下,葛朗台的吝啬程度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将本性吝啬的葛朗台与严监生进行比较,发现他们虽有相似的行为表象,精神实质却迥然不同:葛朗台的吝啬、冷酷来源于他惟利是图的本性,而严监生既慷慨又吝啬的矛盾行为取决于他自视低下,胆小谨慎的卑微人格,因而得出严监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吝啬鬼的结论。然后,本文对严监生吝啬表象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文本的客观内容和作家的主观创作愿望角度证明论文论点。  相似文献   

9.
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一般认为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他们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戏剧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这四大吝啬鬼所作所为令人啼笑皆非,但又有所不同,现作简要分析如下:1.夏洛克他是贪婪、残忍的高利贷者的形象,贪婪吝啬、冷酷自私、凶狠残忍。可是夏洛克又是一个基督教社会里的犹太人,受到基督徒的歧视和欺侮。莎士比亚从人文主义出发,又同情夏洛克所受的种族和宗教歧视。这样,莎士…  相似文献   

10.
关于导入新课的方法,人们探讨已久。这里提出两个新法:1.用古今中外与授课内容相联系的名作的片断或形象(主要是人物形象)导入新课。如讲授《泼留希金》和《守财奴》两文时先提问学生: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一个贪婪、吝啬、惜财如命的文学形象,叫什么名字?学生很容易回答严监生。教师即可抓住严监生这个形象的典型特征,对  相似文献   

11.
在重庆市"卓越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我执教了一堂《临死前的严监生》,这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一篇古典白话文,因为还没有学习《杨氏之子》的基础,所以对于五年级上期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然而出人意料的,预设的难点没有集中出现在表现严监生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上,而是出现在了严监生是吝啬还是节约的辩论上。  相似文献   

12.
不过是吝啬     
看语文读本的时候读到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葛朗台,严监生,阿巴贡和泼留希金似乎和语文课上的零星记忆有些出入。问题主要集中在到底是严监生还是夏洛克为四大吝啬  相似文献   

13.
死与生     
读王愿坚的《七根火柴》,很自然地让人想到了《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的故事,也很自然地让人想到了陆游的《示儿》诗。严监生的故事是说,严监生一生吝啬,晚上只准家人点一根灯草的油灯以节省灯油,严监生临死时,家人为方便准备后事,点了一盏有两根灯草的油灯,而严监生竖着两根手指死活不肯断气。众人皆莫解,有人疑其因有两位亲人放心不下不肯断气,有人疑其因有两笔财产未交待不肯断气,惟其宠爱的妾最了解严监生的心理,遂告曰,我知道你看到点着两根灯草的油灯,因心疼浪费灯油而不忍撒手人间,现在我拔掉一根灯草好了。严监生的爱妾…  相似文献   

14.
读《临死前的严监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严监生的吝啬。一个将死之人,竟为点了两根灯芯而迟迟不肯闭目。待熄了一根,才合眼而去,实在是吝啬呀!但是他真的吝啬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吗?我有些疑问。在严贡生因被告而遁去省城后,是严监生花钱息事的。照理说,官司是他哥哥犯下的,与他无关。他大可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更不必自己破财为他哥哥消灾。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证明他并非锱铢必较,而是一个顾念兄弟情份的人。在为王氏办丧事期间,严监生对必要的花销,也并没有吝啬过。王氏的丧礼,办得也并不寒酸。对于必要的礼数,他也都尽到了。平时,他也…  相似文献   

15.
贪婪吝啬这些人性的弱点,历来为大众所厌弃,在文学作品中更是被讨伐得无容身之地。阿巴公、夏洛克、葛朗台老头、严监生……古今中外,多少贪婪成性的吝啬鬼被文学大师们钉上了人类文化的耻辱柱!明朝  相似文献   

16.
<守财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课后练习第三题把<死魂灵>中的乞乞科夫与<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等相提并论,都判为守财奴形象,这对学生是个严重的误导.  相似文献   

17.
吴素珍 《文教资料》2012,(17):20-21
严监生与泼留希金这两个吝啬鬼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拥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虽然同为吝啬鬼,但是在性格和为人处世方面有很大不同。要知道,人并不是生来就是吝啬鬼,都是受一定社会和个人因素影响。本篇论文探讨中俄吝啬鬼是如何"炼成"的,以及他们吝啬形象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最近观摩了一次大型的课堂教学活动,先后有三位教师展示了《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的教学。他们在教学中都把重点指向严监生临死前伸出的两个指头,引导学生理解严监生的吝啬鬼形象。但令人遗憾的是,三位教师只在介绍《儒林外史》时,提到这是一部讽刺小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因临终久久伸着两根指头这一经典动作被世人以吝啬鬼的形象牢牢记住,然而仔细阅读原著细节并分析严监生的性格及其指着点两茎灯草的油灯的原因,发现严监生并不是吝啬鬼,而是颇有人情味的人,并进一步从全书大意及吴敬梓自身经历中分析其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用意。  相似文献   

20.
特级教师吉春亚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时,把检查"预习"效果、渗透"预习"要领演绎得灵活巧妙,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课前如何预习。上课伊始,吉老师说:我们来认识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我国古典名著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板书:严监生)师指"监"这个字读jiàn,接着要求学生齐读。师问,知道什么是"监生"吗?学生回答说,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