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金莲是宁夏回族青年作家。文章试从女性苦难的书写、女性视角的叙述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三个方面阐释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在马金莲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马金莲早期小说多以家乡宁夏西海固为背景,书写时代变化中西海固的人与事,并以细腻温柔的风格和孩童视角淡化小说的悲剧性。以马金莲早期小说为研究对象,探析小说中展现的地域文化:西海固贫瘠的地理环境使人们形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民族性的融入使西海固形成了鲜明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地域精神。从地域文化视野出发,有利于研究者理解马金莲笔下的西海固文学世界以及作者对西海固浓浓的眷恋之情。马金莲以女性独有的温婉缜密展现了西海固既柔软又坚硬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马金莲是80后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创作执着于书写故乡宁夏西海固的乡村,对苦难的回忆、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坚守内心的宁静与美好成为其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儿童视角是马金莲乐于运用的叙事视角,这种视角赋予其作品活泼、灵动、纯真的特点,是其小说创造的一大特色,而塑造不同人生境遇的勤劳女性形象是马金莲小说创作的又一突出特色.建构醇厚而清新的乡土生活世界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独特乡土审美情趣是马金莲给我们的艺术奉献.  相似文献   

4.
马金莲是新世纪以来崭露头角并获得宁夏评论界首肯的回族女作家。她的小说以独特的叙述视角观照西海固古老乡土的民间生存,以平淡自然的文风谱写着清丽的"农事诗",并通过对女性生存状况的书写表达自己对女性的人文关怀。随着题材范围的拓展与对西海固人日常生存的深入思考,马金莲在坚持平淡自然的文风的道路上一定会更有建树。  相似文献   

5.
笔者将马金莲2018年创作的四个中篇小说和以往的小说比较阅读,发现马金莲最新的小说创作,主题意蕴和叙事维度都发生重大转变。在小说的主题表达方面,由乡土言说和女性话语转向"伤害"文学主题的表达,转向对"人的文学"的写作传统的回应;叙事方式则由底层叙事转向文化现代性反思。这种写作和叙事转向不仅具有社会学价值,而且具有哲学批判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马金莲叙事探索的空间应该是广阔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马金莲是近年来迅速成长并有一定影响的宁夏女作家,其创作渗透着强烈而自觉的女性关怀意识,折射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心理与边缘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生长在西海固地区的回族女性作家,马金莲的小说创作始终坚定地站在西海固的乡土大地之上,以其敏感细腻的女性观察视角和亲身的日常生活体验,真实地表现生活在西海固乡村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让人们直观地体验到西海固地区的贫瘠与苦难,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面对生存之苦难时的从不放弃希望与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8.
在马金莲的小说新作《鲜花与蛇》里,主人公阿舍女性意识的觉醒,让我们看到在遥远或者不太遥远的未来,在西海固的农村,一种新型男女秩序的重建或将可能。其另一篇小说《舍舍》,则以黑娃的血肉之躯,撞倒了现代文明的那堵高墙,而之后通过对传统伦理价值的重新认识与肯定,展露了古朴人心被修复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领域里,马金莲无疑是一位正在蓬勃向上的小说创作者,她的小说常常以一个回族女性的审美眼光审视着自己熟悉的土地,以朴实的文字讲述着乡土的故事,在个体经验的表达与乡土叙事中传递出一缕缕温情。本文以她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着力探究其对于当下中国乡土的叙述,以及在这种叙述中所传递出的乡土社会的现代嬗变和作家本人创作所处于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0.
作为当代回族文学新生力量的马金莲,她的小说创作一方面真实呈现了西海固生活的苦难而具有了苦难书写的同质化特征;另一方面,在现代性语境中,对民族心灵的变迁予以形象化记述而显示出诗性熔铸之艺韵,进而把民族文化和精神引向多元价值体系的坐标系中进行审视与考量,体现出一位民族作家应有的人文关怀和艺术担当。因此,在"80后"作家中异质存在的马金莲,为回族乃至中国民族文学的发展作出启示性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