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领导力是领导者凭借组织文化、领导魅力、组织行为模式、组织价值观念等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也指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表现的激励下属实现目标的能力。文化领导力建设不仅是提高领导成效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应当从共同愿景、先进思想、价值观念、制度文化等方面出发,深入推进文化领导力建设,以更好地提升组织的领导质量,促进组织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领导力不同于管理力,领导力是影响能力,被影响者自愿追随;管理力是控制能力,下属不得不服从。虽然管理力和领导力的耦合使领导者对组织的管理有效,但并不意味着领导者要平均分配这两种力量。各类组织的具体组织情境各有不同,领导者的领导力水平必须适应具体组织情境的需求。大学组织的特质决定大学校长更应具备领导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真实性、真实性领导和真实性领导力概念的界定,阐释了在真实性领导影响下,下属高度认同组织文化,形成真实性的组织氛围的组织机制.领导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够促进真实性领导力的发展.真实性领导力呈现出一种生活故事的取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置于其生活经验中的自我相关意义,而这种意义恰恰隐含在领导的生活故事中.  相似文献   

4.
《河北教育》2011,(6):31-31
孟繁华在《多维视野下的学校领导力》一文中指出,学校领导力分布于学校组织内所有成员,而非仅局限于校长或经过正式任命的领导者。构建学校领导力,是通过在整个学校组织层面更广泛地分布领导力来增加领导的厚度,而非人人都来领导学校,更不是否定校长对学校发展的终极责任。因为校长领导力始终最为重要,校长是“领导者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5.
领导者的领导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力,在领导力开发中领导者自身德性修养的提高是必须遵守的第一位的要素。领导者的德性主要体现在思想、品格和行为三个方面,对领导者在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和用人能力等方面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领导者要重视自身德性的修养。  相似文献   

6.
教育局长是我国区域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领导群体,其领导行为直接影响着区域教育发展的内涵与进程。按照权变领导理论框架,教育局长的领导力与教育局长的工作情境直接相关。由于教育局长的工作情境具体由教育局、政府和学校系统三个开放的工作系统构成,因此,教育局长的领导力呈现出三维结构,即行政领导力、政治领导力和教育领导力。相应地,教育局长要提升领导力,应该从三个维度入手:领导领导者,有效提升教育局长的政治领导力;认识教育组织特征,有效提升教育局长的教育领导力;发展组织文化,提升教育局长领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代对教育领导力的要求也不同。建设学习型社会亟待教育领导力的重构并提升,其核心是促进全民学习、服务终身学习和支持多样化学习,主要表现为学习权利的保障能力、学习机会的扩大能力、学习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学习文化的塑造能力和学习制度的完善能力等五个方面。一、领导力与教育领导力"领导力"的概念最初仅在管理领域流行,以研究领导者个体和企业组织的领导力为主,如今,"领导力"被各个领域借用,出现了政府领导力、和谐领导力、科技领导力、校长领导力等新  相似文献   

8.
曹翠涛 《教育》2012,(33):25-26
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会让他所率领的团队表现出神奇的力量。的确,每一个组织中都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而领导者最重要的特质是领导力。一所学校要健康、持续的发展,校长的领导力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来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呢?笔者认为,理念、实在、服务是校长提升自身领导力的"三大法宝"。办学理念是前提  相似文献   

9.
道德型领导力的研究是近年来组织管理学的一项重要理论探索,它主要研究领导力在道德方面的内涵。道德型领导力假定:领导者是管理活动的主体,领导者的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组织管理的成败。中国晚清时期的大思想家魏源基于“经世致用”这一根本原则,结合新的时空背景,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的修身、齐家和治国思想,其中包涵丰富的道德型领导力思想,这些思想对现代组织管理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组织中都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领导者最重要的特质是领导力,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表现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主要来源于个人的经历和经验,是支配力与影响力的统一,职务权威与自然权威的统一,知识、态度与能力的统一。学校也不例外,校长的领导力能成为其带领学校创造业绩的重要因素和保障,一所学校的发展与特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