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薄艳玲 《教师教育研究》2015,27(3):19-24,18
教师专业学习为教师(包括准教师)通过与学习环境中的社会、共同体、其他个体及自我关于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育人、如何服务的互动中,形成教师专业身份,获取专业经验的过程。本文在借鉴社会心理学的自我互动论、人类发展生态学的人与环境互动论、社会建构理论的文化互动论、情境认知理论的参与互动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互动的教师专业学习机制,在教师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的互动过程和教师个体专业学习内在获得过程以整合的形式发生在学习环境中。  相似文献   

2.
以深度访谈为工具收集数据,分析“双一流”背景下出国访学教师的身份建构,关注他们在与社会情境持续互动中构建专业身份的过程。研究发现:访学教师通过课堂学习、参与学术活动以及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式建构身份,其身份建构呈现出教师职业生涯的阶段性特征;在与多重环境的协商中能充分调动主体能动性,寻求教师身份和研究者身份的建构与发展;在新情境中访学教师的身份建构是以已有的专业身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以进入西方实践共同体为目的。  相似文献   

3.
师徒教师教育中的身份改变——以英语初任教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教学和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焦点的社会文化转向认为学习过程是个体学习者从外部社会协商到内部调节控制的渐进变化过程,最终导致学习者身份改变。因此,相对于传统认识论观点,师徒教师教育中英语初任教师必须实现由知识学习者向身份投资者,知识灌输者到实践探索者,独立工作者到群体协作者,单学科课程执行者向超学科课程建构者,生活与工作分裂向融合等身份改变,而这些改变的实现依赖于师徒之间合作伙伴关系、学习共同体关系和平等对话关系的身份改变,从而实现双方共同对现有学校文化和教学实践的变革和双方专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教育改革的融合推进,新生代乡村教师已成为乡村社会转型发展的中流砥柱和高质量教育实现的新生力量。然而,因其特殊经历,他们表现出社会身份游离不定、学校身份他者规训、班级身份统整无力、职业价值使命迷茫等行为,并产生自身作为乡村教师身份迷失的困境。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获得是一个不断学习、反思和建构的过程,是多层次的,受到社会制度文化环境的失衡、乡村学校组织行为文化的封闭、乡村班级教学的特殊能力欠缺、乡土意识使命的缺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重建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应该朝着筑实良好公共制度文化环境的保障、构建乡村学校组织行为的开放互助体制、培育新生代乡村教师扎根乡村的特殊教学能力、激发新生代乡村教师奉献乡村的教育使命等之间保持协调来努力。  相似文献   

5.
《课程.教材.教法》2017,(7):106-111
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基于有效的教师学习,教师的行动学习和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结合的模式是英语教师学习并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此笔者提出,在学校工作环境中建构英语教师持续行动学习的文化氛围,建立学习机制促教师开展教学改进研究的思路,以及助力英语教师实现有效学习的多种实践策略,即以文献学习、互动反思性对话、教学改进研究以及课例研究作为教师学习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并探讨了这些策略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师身份形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教师专业发展又无法脱离教师学习。西方三种学习隐喻所代表的学习理论蕴含着分析教师身份建构的重要资源。传统的学习理论以认知为核心,教师通过获得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的专业认同,侧重个体维度的身份建构;情境学习理论以实践参与为核心,教师通过对话协商获得他人认可的成员资格,着眼于共同体内部的身份建构;扩展性学习理论以知识创造为核心,教师通过跨界行动实现个人能动性在活动系统中的贡献,聚焦于系统间的身份建构。尽管三种学习理论代表着教师身份建构的不同过程,但其揭示了学习视角下教师身份建构的重要机制:维持与改变。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合作的教学文化。教师"学习共同体"重视教师之间的合作,强调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教师之间是一种开放、信赖和支持性的同事关系。在平等合作的互动中,学校的教学文化得到改变,教师得到专业的成长与发展,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西安某大学附中基于年级外语教研组成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集体听评课、主题教研、实践反思等活动,唤醒了自身的教育智慧与教育激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让他们享受到了生命成长的愉悦与幸福。  相似文献   

8.
研究运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2000-2017年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研究的分布特征,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聚焦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认同的困境、影响因素和建构路径.研究发现:工作环境与机构文化的变化,教学与科研压力,专业实践能力不足引发教师教育内心紧张、焦虑、孤独、无助等多种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体验和较低的职业效能感导致教师教育者难以认同并建构"研究者"和"教师的教师"的专业身份.自我研究、叙事探究和学习共同体协助下的反思性教学实践能有效支持教师教育者建构新的专业身份,提高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师同侪协作学习的价值理念分为三种取向,即知识与技能取向、自我理解取向和社会生态取向。在教师同侪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同侪通过日常的观念交流、"结对子"式的帮扶、分享性实践和联合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优化教师同侪协作学习的过程,学校要致力于构建教师合作共事、互帮互助的专业文化;促进教师互惠配对学习模式的形成;鼓励教师切磋教学实务,进行同侪观课。  相似文献   

10.
教师培训的"文化生态学习共同体建设"旨在借助文化生态学整体有机、交往互动、和谐共生、自组织等理念,构建一个具有生命特质的学习生态系统,其建设不只局限于培训期间的学习空间与环境,而是建立一个以教师文化交流为圆心、以教师与学校持续发展为半径的一个大椭圆,促进学习者"自我"与区域生态协调整体发展。"文化生态学习共同体"的动态创设,注重激发教师的发展动能,明确学习责任,谋求"真实情境"下文化交流与融合,基于成人认知规律,开发多样实践、体验、参与性课程;基于文化生成的规律,突出文化交流的情境性、深刻性,加强后续跟踪与合作;循着唤醒—协作参与进入—创生—行动循环提升的发展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11.
借鉴教师专业发展脉络转轨,以文化创生为培训目标,提出基于培训后中小学教师与学校互动发展的文化创生培训,以学校文化情境与环境中教师发展为目标,以学校文化、教师文化为基点做好教师培训的需求分析,以文化视域下的教师教育理论、文化视域下的学科教学、文化反思与行动为课程主要内容,在培训中注重建构大学研究文化与中小学经验文化交流与创生的学习环境,对"文化创生"的教师培训进行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培养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能力,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产生于学习者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互动的过程便是学习者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的过程,从而解决问题、适应社会。借鉴情境学习理论,要从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模式的设定、教学环境的创新、教师观念的转变等方面来改革我国成人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倡导教师专业化进程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需要有效的知识增长和更新机制。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其中影响知识建构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学习情境(物理环境)、人际互动(社会环境)、学习资源(文化环境)等。  相似文献   

14.
刘宇 《幼儿教育》2012,(12):16-19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问题需要引起更多关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在本质上意味着教学文化的转变。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为幼儿园教师发展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提供有效环境,有助于幼儿园教师个人智识与团体智识的良性互动及提升,有助于通过建立教学技术核心规范推进幼儿园教育变革。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幼儿园教师认同自己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身份、发展自己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能力,同时领导者和促进者要在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以达到有意义学习为目的,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基于成员互动、社会支持和知识共享,为教师教育实践构建一个平等多元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生态系统。它包含四个构成因子:共同愿景;合作的反思实践;社会支持的工具与资源;意义建构的学习评价。走向文化生态的教师教育实践通过专业学习共同体旨在发展职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转化教师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建构教师专业信念;职前教师走向专业纯熟,实现自主发展;推进大学与中小幼合作共生的伙伴关系,走向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发展是教师与环境的双向建构过程;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继而提高自身和组织存在价值的过程;是教师自身发展,学生发展,知识发展,学校发展不断实现和谐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实现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高校教师发展包括教师伦理道德发展、专业发展、地位发展几个方面,具有终身发展、多向度发展、个性化发展等特征。高校与教师的双向建构,组织制度与文化的共同作用,教师培训与终身学习相结合,在学术场域中强化教学能力,是促进高校教师持续和谐发展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7.
研究选取上海一所小学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实现程度较高的英语教研组作为个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考察我国学校场域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非制度化互动,分析其促成因素并建构基本互动模式。研究认为,重塑行政力量建构的教研组,使其跨越结构的束缚步入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轨迹,需进一步优化学校文化建设与教研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发展是教师与环境的双向建构过程;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继而提高自身和组织存在价值的过程;是教师自身发展,学生发展,知识发展,学校发展不断实现和谐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实现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高校教师发展包括教师伦理道德发展、专业发展、地位发展几个方面,具有终身发展、多向度发展、个性化发展等特征。高校与教师的双向建构,组织制度与文化的共同作用,教师培训与终身学习相结合,在学术场域中强化教学能力,是促进高校教师持续和谐发展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9.
实践本位的教师专业学习重视教师在教学实践现场的学习力,旨在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促进教师的有效学习和做一个自觉的教育者。教师学习的自主性、情境性、建构性、合作性、行动性和成人化是教师基于实践本位学习的特征。落实实践本位的教师专业学习,需要教师加强课程开发和教法研讨、深化教师的教育经验写作、实施教师群体的专业对话和行动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职业中专校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从学生、教师、学校和行业或社会需求几个方面提出职业中专校信息技术教师应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并从教学、教育管理、系统学习、自我反思、专业实践、信息素养、教科研、职业生涯与设计等各方面对职业中专校信息技术教师能力需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