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就是"讲"课,课堂上教师"讲"几乎成为教师活动的唯一方式,人们把这种教学方法叫做"满堂灌"(或填鸭式)。尽管专家们一直呼吁要改变"满堂灌",但现实情况是:"讲"仍然是教师的主要活动,"满堂灌"仍然占据着课堂!冷静分析一下,是下列原因所致。1.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解决了大部分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双重活动教学法"是对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个极端的匡正,是治疗"满堂灌"的一剂良药.大学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可以借鉴双重活动教学法的六项双重原则和五个步骤来活化精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文章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中的第三单元"The Present"为课例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费时、低效"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依旧满足于使用"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直接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可以为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的精读课堂都是围绕以课文为中心的词汇讲解、意义阐释以及篇章分析,近乎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不仅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更不益于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本文正是通过"翻转式"课堂教学实践的探讨,试图构建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语言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造句能力强而实际运用能力较差,外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讨论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视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本文将以讨论式教学模式为设计为载体,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更为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金丰平 《考试周刊》2007,(39):66-67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进行研究,发现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哑巴英语"的现象正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所致。为了避免出现英语学习的费时低效的现象,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改变传媒艺术类院校中大学英语课堂"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提出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开展教学,并进行了一学期的实验。实验结果经SPSS 11.5运行验证,证明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现实可行,在整体效果上优于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教学在否定了"满堂灌"之后,人们便对"问"字情有独钟了。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曾有人将"满堂问"戏称为"牵羊",大约是与"满堂灌"的"填鸭"相比拟而说的。我在一篇短文中说过这样的话:"满堂问"不比"满堂灌"高明,"牵羊"不比"填鸭"科学。各打五十大板,并没冤枉着谁。   "满堂问"之被批评不在于"问"而在于"满"。从上课伊始直问到下课铃响是常有的事。好像知识、能力都是问出来的。为了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备课不备知识、教法 (教法只有一种,就是问 ),只备"问题"。然后欣欣然走进教室,…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听到"满堂灌"的说法。如何避免这种"满堂灌"或者也叫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呢?大家都知道和注入式相反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和若干位教师的讨论过程中,发现大家对启发式的说法也  相似文献   

10.
陈旧落后的“满堂灌、注入式、一刀切”的同步教学增加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从学生学习过程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一刀切”的同步教学模式所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同步教学的弊端,实施异步教学。异步教学则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高校传统教学方法大多存在"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对高校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非常必要,教学方法的改革也体现了大学先进教学理念的转变。本文首先对现代教学理念进行阐述,然后指出了高校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对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借鉴,最后对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教学属于所有学生都应该接收的基础性学科,然而在大多数的大学教学中存在流于形式的满堂灌填鸭式学习方式,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课堂氛围沉闷。项目学习法的运用主要是提升教学中的目的性、互动性与实操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前,我校积极地提倡"启发式"教学,坚决地废除"满堂灌",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学习成绩的提高只能代表学生"获得到了更多的知识",意味着这批学生将来会比较顺利地步入重点大学的殿堂。但是这些学生离开学校,离开了老师的怀抱,究竟有多大的能耐,他们能否在人类高科技的激烈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针对当前大学课堂教学困境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强调隔堂讨论,主张在教学时间分配上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各占一半。文章把"对分课堂"教学法运用于高校金融类专业课中进行实践教学,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设计思路及课堂的优化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及反思,认为"对分课堂"教学法简明易用、效果显著,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增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其个性发展,使大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大学数学课堂授课方式只是"满堂灌",授课大多以理论课为主,学以致用难以实现,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够高。文章对大学数学与数学实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达到的目标及实施方案进行具体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的演示、分析来引出理论,又通过理论教学来指导数学实验,使学生有意识地做到理论和实验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而读者反应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鉴于此,在读者反应论指导下,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作为培养高级人才及创造文化、思想、理论、科学的机构,理应遵循"教育之理"和"学问之理"。然而,现实的大学中却长期通行"行政之理"、"权力之理"。这种"理"相对于本真的"大学之理"而言,可以说就是"非理"(不是理)。而这样的形态会使大学知、行分离,性质扭曲,意义式微。审视大学"不讲理"的形成原因,可见是由于政府职能错位、并由此导致的大学与政府关系不合理所致。要让大学象大学,让大学产生应有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就应该对政府的全能性质及大学与政府之间的隶属关系进行调整,使大学成为自由、自主、自尊的教育机构及"独立法人",在大学内部建立起自治性的学术规则和教育秩序,完全地遵循教育规律行事,形成稳定的制度和传统,使大学立足于长治久安之地。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课堂讨论式教学法运用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课堂教学中讲授法蜕变为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大学完成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针对课堂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的现实所开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是大学完成时代使命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某高校两年来关于课堂讨论式教学法改革的实践探索,呈现讨论式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探索优化讨论式教学法改革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还经常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这种"填鸭式"教学法,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其弊端在于:一  相似文献   

20.
历来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是因为大学英语课时少而教学任务繁重,二是因为教师的习惯问题,轻车熟路,单向传授较省事。结果是阅读能力难以提高,在大学英语三、四级统考中占40%的阅读理解题仍是一大“拦路虎”。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性强,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多加摸索、练习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