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书法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式,书法文化的提出是中国书法走向世界艺术的现实需求,规范现行文化市场的现实需要;它由核心文化、主干文化和边缘文化三部分构成;其扩散形式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书法文化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经济、人文等三个积聚效应,对我国政治、经济、人文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历经不同时期,其教育目标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革命情感、阶级情感、经济价值和人文情感的不断演变反映了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影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感、德性情感和生命情感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情感资源。合理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转换教育理念,重塑人文情感建设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宜出路。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具有政治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稳定的精神家园.新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民族利益博弈加剧、国家和政党认同出现危机、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盛行等诸多挑战,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通过整合民族利益机制、提升政治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等形式培育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法孕育着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文化特征。书法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精神气质有着极大的助益,即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审美观念、智力等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书法作为城市文化的物质形态,体现并影响城市意识形态,它是城市的符号和灵魂,对城市文化的其他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后现代思潮下书法人文的缺位、整体低下的书人素质酿成书法的人文衰微和西进东退的文化语境造成书法土壤的文化尴尬,是当前城市人文书法所面临的问题,振兴城市人文书法要重视书法资源利用、人才建设和大众的书法审美培养,增进书法建设中的政府在位。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12):154-155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对中华民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学阶段普及书法教育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在义务教育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当前中学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分析其主要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一、书法艺术探源中国文字的起源要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书法与文字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它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具有深厚而鲜明的人文性。同时,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与中国绘画同源,相辅相成,而且也是中国哲学、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书法实际上就是通过抽象的点画线条表现曲直迂回、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是糅合抽象和意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开展书法教学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  相似文献   

8.
和谐文化建设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建树和实践创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和谐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互融共进的关系.和谐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要途径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科学魅力;思想性和文化性相结合.不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文化价值;中短程化和项目化相结合,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目标;唱响"主旋律"和人文关怀相结合,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样化和精细化相结合,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9.
黄琼 《现代教学》2015,(Z1):43-44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巧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可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文化素养基础,促使学生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上海市光明中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国学、京剧、书法三项国粹为切入点,通过课程推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活动辐射,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通过社团创建,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文化形式,以其独特的知识性、纪实性、思考性、审美性,再现时代发展的脉络,是集政治、经济、人文、历史、军事、宗教、哲学、民俗、环境为一体的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