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在拟南芥、水稻等物种中对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日益完善,但苹果中的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尚未明确.文章通过构建苹果GA-3氧化酶基因MdGA3ox1的植物表达载体,并将该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到烟草中来快速验证其在植物中的功能.结果发现:MdGA3ox1对烟草的表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既有赤霉素过量的典型表型,也有非典型的表型.造成这种表型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在烟草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GA3ox不是最关键的基因;二是基因的表达需要特定的的转录因子,在烟草中的启动子和苹果中不同,结合的转录因子也不同,从而造成了表型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全转录组芯片研究缺氧/复氧诱导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转录组轮廓。创新点:血管内皮细胞(VEC)缺氧/复氧损伤被视定为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其详细病理生理机制和基因表达谱信息尚未阐明。本研究首次应用全转录组芯片技术研究VEC缺氧/复氧诱导下的转录组轮廓。方法:采用缺氧孵育3h后复氧1h的HUVEC为缺氧/复氧组,同时常氧孵育的HUVEC为常氧对照组。应用含58 339条探针的全转录组芯片检测每组三个样本。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信分析和功能验证。结论:本研究发现372个有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探针。相关基因涵盖多种途径和功能,例如氧自由基的产生、钙超载、炎症、糖脂代谢、内皮细胞增殖、分化、细胞骨架及通透性调节、细胞裂解、凋亡和血管生成。另外,实验进一步表明,差异表达基因pleckstrin同源样域家族A成员1(PHLDA1)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微阵列结果一致。STRING分析发现,PHLDA1可能与差异表达基因SLC38A3、SLC5A5、Lnc-SLC36A4-1和Lnc-PLEKHJ1-1具有物理性和/或功能性相互作用,这有望揭示VEC在缺氧/复氧环境下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全转录组芯片研究缺氧/复氧诱导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转录组轮廓。创新点:血管内皮细胞(VEC)缺氧/复氧损伤被视定为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其详细病理生理机制和基因表达谱信息尚未阐明。本研究首次应用全转录组芯片技术研究VEC缺氧/复氧诱导下的转录组轮廓。方法:采用缺氧孵育3h后复氧1h的HUVEC为缺氧/复氧组,同时常氧孵育的HUVEC为常氧对照组。应用含58 339条探针的全转录组芯片检测每组三个样本。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信分析和功能验证。结论:本研究发现372个有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探针。相关基因涵盖多种途径和功能,例如氧自由基的产生、钙超载、炎症、糖脂代谢、内皮细胞增殖、分化、细胞骨架及通透性调节、细胞裂解、凋亡和血管生成。另外,实验进一步表明,差异表达基因pleckstrin同源样域家族A成员1(PHLDA1)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微阵列结果一致。STRING分析发现,PHLDA1可能与差异表达基因SLC38A3、SLC5A5、Lnc-SLC36A4-1和Lnc-PLEKHJ1-1具有物理性和/或功能性相互作用,这有望揭示VEC在缺氧/复氧环境下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9,(3):61-69
NF-Y是在植物、动物和酵母细胞均存在的转录调节因子,由NF-YA、NF-YB以及NY-YC组成异源三聚体,在细胞核内结合在下游基因启动子上调节基因转录活性,或通过与核内其它蛋白的互作调节细胞生命活动.NF-YA(核因子Y,亚基A)是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植物转录调控因子,其与NF-YB、NF-YC组成异源三聚体,结合下游基因的CCAAT顺式元件,从而激活或抑制一些基因的表达. NF-YA、NF-YB和NF-YC参与植物体内许多生理过程,包括胚胎发育、种子发育及萌发、花的发育、根和根瘤发育以及各种逆境反应等重要的生理过程.本文就植物中转录调控因子NF-YA、NF-YB和NF-YC的基本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以及它们在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是NKx组织特异性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TTF-1基因可能是调节哺乳动物初情期的关键基因.采取山羊的甲状腺、下丘脑、垂体、大脑、卵巢等与青春期发育和繁殖性能有关的组织样,采用RT-PCR方法来检测TTF-1基因在以上组织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TTF-1基因在甲状腺、下丘脑、垂体、大脑、卵巢中均有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山羊TTF-1基因及其对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植物抗病因子是近年来生物学上的研究热点,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病原相关蛋白的发现、类型、性质、结构、生物学功能、分布以及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为深入进行这类蛋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B3LYP/6-311++G(3df,3pd)对反应B rONO2+H2O=HNO3+HOB r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该反应随着水团簇中分子数目的增加反应的势垒逐渐减小,当水分子数为2时,该反应已经是一个快反应了.计算结果表明在冰表面上在平流层条件下标题反应是通过结构催化和水催化进行反应的.其反应条件即使在南极的夏季和北极极低的温度下也极易满足.研究结果与现阶段已有的实地观察和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创新点:本研究比较详细地阐明了与神经轴突再生相关的微小RNA(mi RNA)、转录因子和靶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恢复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获得与轴突再生相关的转录因子和基因数据,利用文献报道及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的方法筛选与轴突再生相关的基因靶向mi RNA。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网络作用关系,预测了在相互作用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节点。最后对目标基因的基因本体(GO)功能进行了富集。结论:通过分析,初步筛选了与神经轴突再生相关的51个mi RNA、27个转录因子和59个靶标基因。进一步分析得到359对前馈环路,在此基础上推测了神经轴突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7个核心基因(Nap1l1、Arhgef12、Sema6d、Akt3、Trim2、Rab11fip2和Rps6ka3),6个miRNA(hsa-miR-204-5p、hsa-miR-124-3p、hsa-miR-26a-5p、hsamiR-16-5p、hsa-miR-17-5p和hsa-miR-15b-5p)和8个转录因子(Smada2、Fli1、Wt1、Sp6、Sp3、Smad4、Smad5和Creb1)。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TaMyb2-Ⅱ转录因子在细胞中定位的特异性,采用瞬时表达体系,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导入洋葱表皮细胞中,在亚细胞结构水平上研究TaMyb2-Ⅱ转录因子的定位取向。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TaMyb2-Ⅱ转录因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作用途经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植物抗病反应的信号传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由抗病基因介导的防卫过程存在一系列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反应,这些反应从病原菌浸染点开始的超敏反应(HR),并延伸到远处组织的系统抗性或获得性抗性(SAR),受制于一种信号传导网络的调控。这个信号系统有抗病蛋白和病原菌非病毒性蛋白,在一种配体-受体的互作模式下激发,并由信号分子H2O2,NO和系统信号分子SA,JA和乙烯,通过关键调控基因传递和放大,最终诱导一系列防卫反应基因的表达和代谢的变化而产生抗性。植物防卫信号的产生类似于动物免疫系统因子的介导,并可由非寄主病原菌或诱导子诱发。这些信号途径所产生的广谱抗性为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