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23个城市有关旅游的统计数据,从经济社会发展、旅游配套规模、旅游环境和旅游创新这四个维度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统计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改进的TOPSIS模型,对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群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对比。结果表明,武汉在23个城市中旅游竞争力处于领先地位,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发展不均衡,整体上环潘阳湖城市群旅游竞争力高于环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因此应协调旅游区域发展,全面推进全域旅游。  相似文献   

2.
从中原城市群的风貌特色与中原城市群户外广告的现状入手,找出目前中原城市群户外广告发展中的问题,进而提出从找准定位,塑造城市个性;根据区划,合理设置户外广告;整合城市色彩体系,提升城市形象;加强监管,共建和谐城市等四个方面来解决户外广告发展与城市形象和谐之间的问题,提升中原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形象,促进户外广告与城市形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提高城市群综合实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安徽省很长时间内的重要任务。研究三大城市群经济密度、经济密度变异系数和综合经济实力发现:合肥的经济密度高居全省第一位,且与省内其他城市差距显著;各城市群内部经济密度差异较大,皖江城市带最高,皖北城市群最低;除皖江城市带外,其他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差距呈增大之势;城市的工业发展越好,城市的综合实力得分越高。  相似文献   

4.
武汉在中国的中部崛起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是由城市实力、经济区位、资源配置及产业转移能力所凸现出的战略地位而决定的。本文分析了武汉发挥战略支点作用的主要障碍和制约,指出武汉发展应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主线,瞄准四个主导方向和一个基础方向,从而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旅游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发展城市旅游的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本文从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城市形象、旅游发展环境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了武汉市发展城市旅游的历史沿革、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武汉城市旅游发展进行了战略定位,提出了加快武汉城市旅游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皖江城市带空间整合构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恕宏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5):78-81,92
皖江城市带是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中部重点建设的四大城市群之一,具有国家政策、地理区位及资源、产业、人才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内动力不足,外引力渐强,有使城市带断裂成东西两段的趋势。皖江城市带各主要城市应相互开放、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整体提高,以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和空间组织:以马芜铜城市圈为核心,加强主圈建设,以安庆为中心建成副圈,分别以合肥和黄山为中心建成南北两个辅圈,形成“一主一副两辅”的皖江城市带“鹰型”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中国大都市与城市群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首次突破50%,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国家转型。由此,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半城市化"、造城运动等新型城市病突显。各地城市群发展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发展状况,中部城市群因获得政策支持而表现出色,东部城市群的发展步伐需要更加理性、全面的调整。城市与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各自承担着职责,但仍需从制度上保护农村利益。  相似文献   

8.
安徽、江西、湖南和湖北中部四省,地缘上邻近,发展水平相当,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对其进行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中部四省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社会竞争力、经济竞争力、创新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辐射竞争力5个方面36项指标组建新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各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省会城市武汉、合肥、南昌和长沙城市竞争力较强,安庆、孝感、咸宁、黄冈等十个城市竞争力较弱。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对武汉城市群的科学界定,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武汉城市群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同时,借助与国内几大城市群的实证对比分析,创新地提出了武汉及周边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及定位。  相似文献   

10.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问题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城市群迅速发展、成熟.继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之后,山东半岛城市群渐露雏形,城市体系不断完善.但是与沿海成熟的城市群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的区位商、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进行计算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外向服务功能差异不很明显,城市群发展空间较为集中,城市分工重叠,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郑州与其他城市联系不紧密,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城市群的交通仓储邮电业发展不理想.中原城市群的发展需注意以下几点: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加大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明确城市群内各城市分工;重点发展区域副中心城市,避免城市群内部等级明显分化;大力发展城市群的交通仓储邮电业;平顶山亟待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推动下,武汉作为中部六省的沿江特大城市,其经济的发展与中部经济崛起息息相关。通过相关年份的统计数据分析,把武汉与中部另外两个重要城市长沙和郑州进行比较,论证武汉在中部的核心作用。武汉有明显的区位和市场优势,而缺乏诚信度则成为制约招商引资的关键,所以要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诚实守信"文化,提升政府整体形象。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榜样和基础,树立政府诚信是关键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已成为国家决策者和广大国民的共识,尤其是处于中部地区的六省,更是倍受鼓舞、积极响应。据《光明日报》2005年4月6日报道,在谋求崛起的实践中,中部各省探索打破区划和行业等壁垒,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湖南长沙、株洲和湘潭三个互不隶属的城市之间,实行通话本地计费、存款通存通兑;安徽芜湖、马鞍山、铜陵等三个地级市在人才开发与服务方面资源共享;湖北武汉市将周边8个兄弟城市的工业纳入统一规划,构筑“1+8”武汉城市圈的经济腹地;河南省也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包括…  相似文献   

14.
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形式和形象概括,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侧重于城市群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综合优势和整体需求,侧重于空间结构的整体布局、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综合体系和配套政策。我们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为其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2005-2012年中国11个主要城市群100个城市为样本,运用空间功能分工指数对城市群的功能分工水平演进进行了分析,并回归分析了城市功能分工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总体较低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部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高于中部和西部;西部地区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城市功能分工水平与经济发展成正相关关系,但系数并不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多数城市功能分工处于相似的低位,城市间产业同构化、重复建设及恶性竞争现象严重,过剩的产能无法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也抑制了城市功能分工的进一步提高。最后总结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如何确保浙中城市群的有效发展将是群内涉及的三市十一县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由于内部发展及外部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单纯通过市场机制及政府行政行为协调群内城市利益冲突无法实现城市群有效发展,必须构建包括省级立法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群内各城市共同制定的城市一体化立法以及各城市政府规范自身行政行为的法规等三个层级的法律体系,从区域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优化、行政协调、生态安全、社会民生领域对浙中城市群的有效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崛起中中心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区域工业化进程缓慢,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合理的区域劳动地域分工体系尚未形成;区域内部的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缓慢;尚未形成有效的城市群区域管理模式等.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建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广西"M"型对外开放战略等政策的叠加优势下,通过统筹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加快一体化进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植产业发展和竞争优势;强化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城市群的建设档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城市群发展瓶颈制约;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打造全新的发展环境等措施促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崛起,优化我国城市体系和地域空间结构是文章讨论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武汉城市圈要进一步提升作为中心城市群的竞争力,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外贸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三辆马车之一,在地区经济长期稳定与和谐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状况的分析,指出了武汉城市圈的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心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连云港是我国沿海中部地区最主要的海港城市之一,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文章分析了连云港建设沿海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并对连云港建设沿海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条件进行SWOT分析.研究认为,连云港应充分发挥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提升城市经济内核,加快完善重大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区域战略合作,建设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中国沿海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发展态势与战略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发展体系逐渐走向成熟,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为代表的城市群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文章根据我国三大城市群的资源禀赋、发展特征及发展态势,从引领经济增长、推动自主创新、参与国际竞争等多个角度,对新形势下三大城市群在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及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定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