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久经考验的亲密战友,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卓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世界闻名的中国人民的好总理。同志们写诗悼念说:“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总理和人民同甘苦,人民和  相似文献   

2.
题解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九时五十七分,人妖病魔夺去了全国人民衷心爱戴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总理!“悲歌一曲裂长空,八亿神州,梦中惊醒……”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怀着无比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学习周总理伟大的革命精神。可是,万恶的“四人帮”对此恨得要命,怕得要死。他们明通知,暗“指示”,不准设灵堂,不准开追悼会,不准发表悼念的诗文,不准报导“人民悼念”的悲壮情景……人民的意志,从未受过这样粗暴的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回顾中国当代诗歌创作时,谁都会记起悼念周恩来总理的诗作曾经掀起的感情风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从天安门广场的诗歌运动,到李瑛、郭小川、柯岩、阮章竞,一大批优秀诗人以其诗的膂力,支撑着中国当代诗歌史上这个蔚为奇观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是感情的世界。周总理逝世,人民的悲痛之情是难以言喻的,人民对“四人帮”疯狂迫害总理的罪行极其愤恨,这种悲愤的感情在1976年、1977年是异常强烈的。诗人们是在这种感情潮流的冲击下,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冲动。但是,到了1978年、1979年,中国历史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热情开始冷却,人民面对“十年动乱”留下的一片历史狼籍,开始认真思考历史和现实,诗人们也在巨大浩劫造成的满目疮痍和精神废墟面前睁开了眼睛,开始走向冷静的理性解剖和哲学的沉思。被称为“诗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炽烈深沉的怀念之情,抒发了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热爱,讴歌了周总理伟大而崇高的精神。全诗以怀念之情为线索,层层升华,首尾呼应,感情真挚,动人肺腑。精讲要点:一、学习周总理一生为革命呕心沥血、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二、学习本诗别  相似文献   

5.
陈一平同学问:“有许多悼念周总理的诗篇,《周总理,你在哪里》写得出类拔萃,构思精巧,全诗的感情线索是怎样发展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感染力很强的抒情诗,思想内容并不难理解,它写得如此感人,主要是诗人作了新巧的构思:作者把诗歌的题目作为全诗的感情线索和结  相似文献   

6.
<正> 今年是周总理的诞辰一百周年。想起周总理, 我头脑中不禁涌出这样的诗句: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这首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是诗人柯岩在1977年在《涛刊》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朗诵的,后来竟不胫而走,许多报刊纷纷转载,电台纷纷播诵,多家出版社收入悼念周总理的诗集,还被收入初中《语文》课本。这首仅几百字的一首诗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亿万人民对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有深厚的感情。而这首诗恰恰用诗的形式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声。 有人说,散文是美文,而诗歌是美文的美文。她的美表现在多方面,而这首诗的美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巧用辞格表达强烈的感情 多次用“反复”的手法,使作者要抒发的对周总理无限崇敬、怀念的感情一次次向前推进。 诗是主情的文体,这首诗一开始就用“呼告、反复”的辞格表达亿万人民对我们敬爱的周问题的无限怀念之情。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这里,第一句是呼告,划横线的是反复。反复辞格的使用,仿佛痛失亲爹娘的孩子在反复低吟对亲人的怀念,抒发无比强烈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三年了。回忆当时,整个神州大地曾为之凄泣恸哭,五洲四海亦悲伤流泪。八亿人民,不,岂止八亿!全世界的亿万革命人民都为失去了这样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而心胆俱裂,肝肠欲碎,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但是,万恶的“四人帮”出于反革命的罪恶目的,竭力阻挠人民群众对总理的悼念,妄图从人民的心目中抹掉周总理的光辉形象。在他们的淫威下,悼念总理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悼念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优秀诗章。作者柯岩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一位革命诗人。全诗共九个诗节,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诗节为第一段;二至八诗节为第二段;第九诗节为第三段。全诗的感情波涛漩绕诗题而推进,整首诗感情炽烈深挚,艺术构思独特新颖。二现在,我们对全诗逐节作些分析。第一节,“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起笔之始即把作者所要讴歌的对象点示出来。连续两次“总理”的称呼和“我们的”、“好”的定语修饰,使爱戴之情自然流露。接着,用两个问句,“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诗人寻问的急切之情喷薄而出。同时,两句也鲜明而突出地点出了诗题。下面的诗句就是循此而来、缘此而生,是运笔于不同画面而对此句所作的艺术回答。此句起领属下文、启开诗境的作用。诗人在呼喊敬爱的周总理,诗人在代表广大  相似文献   

9.
《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是将军诗人石祥为悼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而创作的一首著名诗篇.全诗以灯光为线索,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深情讴歌了周总理为人民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的崇高品质和为革命鞠躬尽瘁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及全国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无限的怀念与崇敬.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的1.了解周总理的伟大贡献,知道周恩来是全国人民爱戴的领袖。2.激发幼儿爱周总理的情感。3.学习周总理的高尚品德,培养幼儿关心同伴、关心集体的的良好行为习惯。情况分析全班孩子都知道幼儿园附近有个梅园新村纪念馆,而知道周总理名字的只有一个小朋友,大多数孩子都说周总理来过南京,而不知道他来干什么。由于孩子对周总理没有认识,就不用谈感情了。分析其原因是教师对爱领袖的教育不太重视,对总理的情感也不深厚,  相似文献   

11.
《难忘的泼水节》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讲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 ,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达了人民爱总理 ,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真挚感情。教学这篇课文 ,要引导学生从看图入手 ,图文对照 ,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学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一、启发回忆 ,揭示课题教学伊始 ,可出示挂图《清洁工人的怀念》。提问 :①这幅图画的是谁和谁在握手?(周总理和一位清洁工人在握手。)②周总理为什么特意去和清洁工人握手?(周总理尊重和关怀清洁工…  相似文献   

12.
柯岩同志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而写的抒情短诗《周总理,你在哪里》,表达了我国人民对总理发自内心的歌颂和深切的怀念之情,这是一首别具一格、动人心魄的好诗。全诗以“衣”韵作为韵脚,并将“你”字入韵。“衣”韵,是典型的齐齿呼,开口度小,很适宜表达细腻绵远的情思。诗人柯岩选用这个韵脚来抒发自己的一腔深情.是选得很好的。而这个“你”字的入韵,更加浓了诗的抒情意味,更好地抒发了“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诚挚的感情。如诗的开头第一节:  相似文献   

13.
在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心目中,周恩来这个光辉、伟大的名字,将永远、 永远有一个抹不去的亲切称呼——周总理。因此,他不仅是新中国成立的首任 总理,而且也是终身总理。从1949年10月1日到1976年1月8日他去世,他 已成为总理的化身,而总理也成为了他的代名词。人民爱总理,总理爱人民。 写到这里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与著名诗人柯岩,在周 总理逝世一周年的前夕,含泪创作的一首歌曲《周总理,您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一、说教材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讲读课,课文真实、具体地记叙了 1976年 1月首都人民群众聚集长安街向周总理告别的感人情景。 1976年 1月 8日,周总理因病在北京逝世,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都为失去自己的好总理而无限悲痛,也为祖国前途命运深感忧虑。“四人帮”却认为他们篡党夺权的机会到了,发出种种禁令,不准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首都人民不顾“四人帮”的阻挠,自发聚集在长安街上,出现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悲壮感人的一幕。   针对文章特点、单元训练重点,本课目标为:…  相似文献   

15.
《一夜的工作》是篇老课文.课文记叙了在建国初期,诗人何其芳送稿件去中南海请周总理审阅,目睹了总理一夜辛勤的工作,歌颂了总理为国家为人民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对周总理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周总理,这位世纪伟人,对于现今的小学生来说,是有时代隔膜的,他们对周总理的生活与工作知之不多,对周总理的认识很浅显。  相似文献   

16.
《难忘的泼水节》描写的是傣族人民和敬爱的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时无比幸福、欢乐的情景,表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深厚的感情。这篇文章感情真挚,文辞优美,教学时,要以读为本,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之间那种难忘的真挚感情,达到吟咏品“难忘”,美读颂真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一周年了。在一年前那难忘的日子里,噩耗传来,江河呜咽神州悲,哀乐低回人心碎。全国亿万军民冲破“四人帮”的层层阻挠,通过各种形式,悼念敬爱的周总理,寄托自己的哀思。那悲放的白花,那肃穆的黑纱,那无法抑制的泪水,那庄重坚定的誓言,生动地表达了人民对总理的衷心爱戴,深刻地体现了总理和人民海样的深情。  相似文献   

18.
《难忘的泼水节》描写的是傣族人民和敬爱的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时无比幸福、欢乐的情景,表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深厚的感情。这篇文章感情真挚,文辞优美,教学时,要以读为本,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之间耶种难忘的真挚感情,达到吟咏品“难忘”,美读颂真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一、运用语言描述引入课文情境 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感情吸引时,才能引起积极的注意和思考。如教学《小白花》一课时,我深情地描述着:“周总理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人类的彻底解放,为了我们幸福的今天,呕心沥血,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和首都人民一起悼念他,追溯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把学生导入一个悲恸而又热切的氛围,使他们形成了学习新课的内驱力。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讲授新课,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20.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悼念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优秀抒情诗。作者柯岩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一位革命诗人。 敬爱的周总理是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久经考验的亲密战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