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塑造书籍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造书籍之美[日]菊地信义著吕敬人译编者按:菊地信义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书籍装帧设计艺术家,也是中国出版界、装帧界熟悉的老朋友。他的作品以典雅而多样化的特征,受到日本国内及国际的赞誉。他的书籍装帧专集分别在日本和中国出版,明年台湾也将出版他的专集。同时他...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先生具体的书籍装帧作品并不多,但每一本作品从快速发展的现代装帧行业视角来看,仍可称之为精品,其书籍封面的设计思想及视觉元素运用与文字排版的新颖感、图形色彩运用表现方面的简洁明快感,体现了超前的思维意识与独具匠心的设计思想。本文从闻一多先生的具体设计作品着手,系统分析了其装帧作品中所蕴含的优秀思想元素。  相似文献   

3.
最近十多年,台湾的出版界越来越重视封面设计,除了不少知名设计师外,业界也出了不少专书谈封面设计、排版与装订。笔者前不久读了日本知名设计师菊地信义的文章后,才深感封面设计的博大精深。好比说,菊地信义在设计文学书的封面时,不但会从书籍的内容来捕捉封面设计的意象,还会从产品营销周期的角度切入思考,找出此作者属  相似文献   

4.
书籍是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重要工具。书籍的装帧,是书籍存在的形式,没有装帧也就不成其为书了。书籍装帧的内容包括:开本、护封、封面、书脊、勒口、环衬、扉页、版面、章节、版权的设计,材料选择,制印方法,装订形式等等。一句话,它是书籍的造型艺术。书籍装帧设计要准确地反映书籍内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作为书籍的装帧艺术,就要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语言,要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和巧妙的抽象化的装饰处理,通过造型、色彩、构  相似文献   

5.
书籍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种文化。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需要注意的是"装帧"与"装潢""包装"含义不同。"装潢""包装"是附加于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书籍的装帧设计工作,国家出版局定于一九七九年春季,在北京举办全国书籍装帧展览会。国家出版局发出的通知中提出: 一、这次展出范围以近几年来出版(包括再版重印)的书籍封面装帧艺术(包括一部分插图艺术)为主,文化大革命前出版的优秀作品,也可以酌选少量展出。整个展览会要能反映出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图书出版的新面貌。展出的书籍,首先要求内容是好的,同时在装帧设计上,需注意各种风格、样式以及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特色。书籍的品  相似文献   

7.
最近十多年,台湾的出版界越来越重视封面设计,除了不少知名设计师外,业界也出了不少专书谈封面设计、排版与装订. 笔者前不久读了日本知名设计师菊地信义的文章后,才深感封面设计的博大精深. 好比说,菊地信义在设计文学书的封面时,不但会从书籍的内容来捕捉封面设计的意象,还会从产品营销周期的角度切入思考,找出此作者属于产品营销周期的哪一期(商品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换购期),找出最适合向市场推荐作者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陈昊 《今传媒》2013,(6):101-102
鲁迅先生是现代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他对《域外小说集》、《呐喊》、《北平笺谱》等书的装帧设计,推动了现代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一批书籍装帧设计大家。但是,他的重要性绝不仅仅是所留下的几十本书籍刊物的装帧设计。更重要的是,他在设计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民族性、拿来主义和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9.
书籍装帧是一项系统工程。设计部门应当牢牢树立总体设计的观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装帧设计的科学工作体系,实行设计总体构思、专业分工,以充分发挥设计部门对整个装帧工作的指导作用,全面提高书籍装帧质量。一套完整的装帧设计工作体系,应包括四个部分,即书籍设计系统、材料设计系统、工艺设计系统、设备系统。下面分别作点说明。 (一)关于书籍设计系统书籍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体。书籍的构成和工艺流程呈现出自己所特有的系统性。因此,书籍装帧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综合整体设计。现在,国外图书很重视书籍的整体设计,从开本、外封、环衬、  相似文献   

10.
书籍装帧的实用美术性质书籍的实用功能——满足人类阅读的需要,是书籍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的缘由。所以书可供阅读的功能,不能不是第一位的。正是它规定了书的可能的基本样式,书的整体形态以及现代书籍的护封、书脊、封面、封底、环衬、扉页、内文、插图等各部分的次序和它们各自应有的面貌。所以,现代装帧设计家不认为书籍装帧只起到美的装点的作用,而是基于对书籍装帧这种本质特征的认识,自觉地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寻找恰当的形式。使社会的、经济的、心理的、视觉的各种科学因素,渗透到装帧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等教育编辑出版类规划教材之一的《书籍装帧设计教程》最近已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著者张进贤先生现为全国装帧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早年修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装帧专业,之后从事美术编辑、装帧设计、书稿审理及出版管理工作长达40年之久,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本教材是他多年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的结晶。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书籍装帧形式、美学及其特点:封面、插图和  相似文献   

12.
3月底 ,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上海文艺出版总社联合举办了“袁银昌书籍设计研讨会暨作品展” ,引起沪上各界关注。这是上海出版界首次举办的个人书籍设计作品展。袁银昌现为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美术设计总监 ,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 ,从事书籍装帧设计20余年 ,创作设计了2000余件图书封面与插图。袁银昌的设计既大气又雅致 ;既简洁又丰满 ;既凝重又明快 ,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本刊特刊登陆震伟先生的评介文章 ,对袁银昌的书籍设计风格作如下介绍和评析。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后,鲁迅是第一个提倡图书装帧并且在自己书籍中付诸实践的作家。本文从鲁迅先生的书籍装帧艺术的风格理念、视觉要素、时代背景以及对图书装帧设计思想所作出的贡献等方面作了剖析,站在历史背景下客观地分析鲁迅的图书装帧设计理念风格以及对图书装帧设计思想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志国 《今传媒》2016,(9):126-127
书籍装帧自古有之,而且随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书籍装帧的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到了现代,书籍装帧事业发展时期相对繁荣。书籍的装帧设计风格和走向渐渐趋向于从情韵美、趋向于内在美和形式美,并注意到书籍传递的广告信息来陶冶情操,以增强装帧设计的内涵。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书籍装帧设计与其结合,对书籍装帧进行设计,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装饰图片,文字,或者版式、扉页等都更多的趋向于欣赏理念和更深层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扉页设计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上常常看到一些外观设计精美的书一翻开封面,扉页却平平淡淡。甚至有些还与封面的艺术风格大相径庭或者与正文内容漠不相关,可见,在装帧界,注重封面而轻视扉页设计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本文将就这一现象,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扉页 (也称“内封面”或“副封面” )不仅是对书籍的装帧,也是对书名、作者、出版者的补充说明。它是书籍装帧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封面与内文之间起着一种桥梁的作用。它既是封面设计的延伸,也是版式设计的开始。  各出版社在扉页设计任务的安排上,常常有两种方式,或者是美术编辑设计,或者是技…  相似文献   

16.
加强书籍的整体装帧设计桑林佳书籍装帧是图书出版工作中的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我国大学出版社来看,这一工作急需全面加强和提高。本文试就书籍整体装帧设计的有关问题,谈点个人认识。书籍装帧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来设计。一是对书籍内部的设计(包括扉页、目录、正...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我国近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倡导者、开拓者。为了使书籍从内容到形式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更好地发挥书籍的作用,鲁迅特别重视对国外和我国古代装帧艺术的研究,凡是经他手装帧设计的图书从插图,封面,题字,装饰,版式,到纸张,装订,边的切与不切,标点的位置大小,都是非常考究的。  相似文献   

18.
书籍出版装帧设计之“造境”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清振 《编辑之友》2011,(11):104-106
一引言精妙的书籍装帧设计就好像人的衣着,设计得好就会让读者耳目一新,甚至有大开眼界的感觉。本研究以"造境"为切入点,旨在探讨书籍出版装帧设计所具有的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二书籍出版装帧设计的内容与最高境界(一)书籍出版装帧设计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书籍出版装帧设计,就是巧妙地利用各种文字、图  相似文献   

19.
书籍装帧塑造艺术形象是构筑书籍觉形态所必然体现的重要内容和手。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凡是能精当地反书籍主题特征的一切典型事物,都可以为书籍装帧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典型形象应该是有代表性、独特性的明生动的形象。书籍装帧的艺术形象包两层意思:⑴指书籍整体设计所体现的立体形;⑵指在书籍封面上起主导作用和有领全书装帧气质的典型图形、图像、符以及气氛感觉等的平面形象;艺术形象的产生在装帧设计的思维程和表现方式上有其自身的方法和规。抽象思维、抽象表现和抽象美感是书装帧创意形象的主要特征。本文就运用象方法创意形象谈谈自己的体会。1.抽象思维贯穿形象创意的全过程书籍装帧的艺术形象源于书籍的思想,并且立足于为书籍内容服务,这是一条指向性的原则。艺术形象集中体现了特定书籍的精神内涵,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不同内容,不同类型、功能、用途和不同读者对象的书籍,艺术形象的创意思路不同,表现方法也不同。各类图书无论是学术专著或通俗读物,它们各自都有与之相应的形象类别和基本特征,这是书籍本身的性质和精神文化内涵决定的,也是读者长期阅读经验和审美习惯所形成的。假如置换了不同类型图书的形象,或者创意的形象不能反映书籍内容的特征时,会使读者感到茫然...  相似文献   

20.
沃珂瑶 《今传媒》2020,28(5):151-152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是中西文化、新旧文化碰撞交融最激烈的时期,正是这个时代环境造就了丰子恺这种新时期文人的艺术风貌。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史上一位大师级别的装帧艺术家,他的装帧设计可谓独树一帜,从封面到扉页,从环衬到插画,种类繁多。从他所绘制的封面画中都不难看出他推崇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尽管其装帧艺术形式比较简约,但简约不失精炼,日久逐渐弥新。本文基于丰子恺这个书籍装帧大师,通过对其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装帧设计封面画进行挖掘,从"简"作为切入点,来探索其装帧艺术风格,进而引申出其对现代书籍装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