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针对中国民航大学飞行技术专业飞行原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对树立飞行行业职业意识、互动式教学、实验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为提高飞行原理课程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做出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蝙蝠和雷达》一课的教学接近尾声。基于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作者对蝙蝠的夜间飞行原理和雷达工作原理的介绍近似白描。因此,孩子们对"仿生学"这一拓展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大打折扣。联想到孩子们最近比较迷童话、科幻类小说,我不禁在"蝙蝠"和"雷达"上动起了脑筋:蝙蝠和雷达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蝙蝠的飞行原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以童话的视角,让它们置于同一个情境进行对话,很多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于是,我安排了这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教学》2017,(10):42-45
介绍自然界中飞行生物的类别,以及昆虫、鸟类、蝙蝠及其他不同飞行生物在飞行速度、翼形状、翼扑动频率、扑动轨迹、飞行速度、飞行距离等方面的飞行特点,对比了各种飞行生物的飞行优缺点,可供飞行生物爱好者及仿生飞行器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0):269-272
在Prepar3D飞行模拟软件以及高性能飞行训练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repar3D的飞行原理教学实验平台建设方案。该方案主要由基础飞行操纵、程序飞行、特殊环境飞行与飞行情境4个模块构成。基于Prepar3D的飞行原理教学实验平台兼顾航空公司的特色要求,转变了传统的飞行原理教学模式,解决了目前飞行原理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该平台的搭建对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飞行学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飞行原理课程中广泛开展航模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深对飞行原理课程中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践表明:航模运动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对飞行原理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媒体技术在飞行原理课程中的应用,构建了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网络课程和虚拟实验等辅助教学资源,实现了传统教学向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转变。结果表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对飞行原理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实验教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飞行原理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材、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及实验设备投资等方面介绍飞行原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建立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刘天 《少年科学》2014,(7):24-25
多少年来,人类一直梦想模仿鸟类飞行,翱翔蓝天。近期,德国费斯托公司的科学家成功破译了鸟类飞行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打造了一只名叫“聪明鸟”的仿生鸟。人们只要轻轻施加推力,就可以“放飞”这只仿生鸟。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飞行原理基础》课程考核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航空人才培养要求,通过改进考核方法、考核理念、考核思路及优化考核过程等手段,提出了具体考核模式改革的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对飞行原理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模式的探索,可以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蝙蝠的视力极其微弱,但为什么能在夜里飞行,而且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为什么无论怎么飞,它都不会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避开?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本主要阐述不稳定天气基本特点,以及当本场出现不稳定天气时,航空飞行气象保障应采取的一些措施,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_____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_____一根极细的电线,它______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本场在飞行气象保障中遇到天气突然发生变坏,飞行超越了允许气象条件时。气象保障应采取应变措施以及经验体会,借同行们参考,以便进一步提高飞行气象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一些蝙蝠会在细雨中飞行,然而一旦遇到暴雨,它们便会找地方躲起来。在5月3日的《生物学快报》网络版上刊登的一项新的研究给出了一个答案:当蝙蝠的皮毛和翅膀被打湿后,它们不得不更加卖力地飞行。在哥斯达黎加进行的一连串试验中,科学家对在一个八角形大笼子中飞行的索维尔短尾果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蝙蝠和雷达》(五年制第六册、六年制第七册)中有句话:“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指夜间安全飞行),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过试验。”又有句话:“科学家反复研究,揭开了这个秘密。”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些较为详细的情况呢? 中年级语文教研组现根据《生活科学文库》《少年科学知识文库》的有关部分简答如下: 1793年,意大利生理学家斯帕伦扎奈第一个指出“蝙蝠能用耳朵看东西”。1794年,外科医生和昆虫学家路易斯·朱林经实验证明:蝙蝠发现物体时,它耳朵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飞行原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分析飞行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改革实验教学方法、编写实验教材、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等,建立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韩王荣 《少年科学》2010,(3):33-39,F0003
太伟大了! 伯特兰·皮卡德和安德烈·博尔施伯格领导了一个瑞士科学家小组。他们设计了一种利用太阳能飞行的飞机。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分解表二、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深入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三、教学设想这是一篇讲述科学知识的课文,介绍了科学家通过对蝙蝠飞行情况的研究找出了蝙蝠能顺利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以保证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捕捉文眼,精问多读,抓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的教学,突出中年级的重点。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模拟画面,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继续给自然段分层、归纳层意和自然段…  相似文献   

19.
航空兵训练基地主要是进行改装作战飞机的训练飞行,新飞行员的各项飞行技能尚未熟练,难处理好一些特殊情况,对气象条件要求高。本主要阐述组织训练飞行气象保障时,必须认真考虑气象因素对不同飞行人员的影响,严格掌握飞行几个阶段的气象保障程序,确保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谭旭东 《小学生》2008,(12):41-41
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1935)前苏联科学家。他预言人类将征服太空。他为航天科学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绘出了星际火箭飞行示意图,发表了《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提出了火箭速度公式和多级火箭飞行原理等,被誉为"航天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