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娜斯 《青年记者》2007,(1):64-65
每次回国,总惦记纽约家中订的那些刊物看不上,因为美国的周刊星期一寄到家中,所以星期一晚上是我翻阅杂志的时间,已成规律了,不如此就有生活离轨之感。对于纽约略有些化的人来说,星期日的《纽约时报》是雷打不劝的阅读,星期六出去玩,最完美的星期天午后则是喝着咖啡读《纽约时报》星期天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4,(7):5-6
《纽约时报》转型互联网据报道,美国人通过报纸获取大部分新闻信息的比例已经不到30%,其中,《纽约时报》(NY Times)、雅虎新闻(Yahoo News)、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赫芬顿邮报》(Huffpost)的业绩表现里,《纽约时报》已不那么显眼。当然,相比于一些仅仅是在智能手机上复制报纸物理阅读体验的报纸,《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表现算是个中翘楚,尤其是《纽约时报》,今年3月,该网站月独立访客达到了2740万人,但是从数据来看,《纽约时报》转型互联网没有想象中成功。  相似文献   

3.
仲夏 《新闻天地》2006,(6):36-37
在上世纪70年代带领《纽约时报》走出困境,并将《纽约时报》变成美国报界“标尺”的传奇报人,《纽约时报》前总编辑亚伯拉罕·罗森塔尔于2006年5月10日因中风引起的并发症去世,终年84岁。在美国,很多报纸的总编辑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纽约时报》,以检验自己报纸是否漏掉哪些重要新闻。而《纽约时报》在美国报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地位,主要归功于执掌《纽约时报》长达17年的罗森塔尔。罗森塔尔是世界报业的“殿堂级”人物,他一生都供职于《纽约时报》,他去世后,《纽约时报》专门撰文称,罗森塔尔凭借不懈的努力,最终从一个普通校园记者成为美国新闻业的传奇。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间以来有种说法甚嚣尘上,核心观点是报纸正在迅速消亡。有人甚至拿美国说事儿:“人家全电子了,已经没有纸报了!”笔者最近赴美实地考察,走访了《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与其管理层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所闻所见却与传言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5.
罗筠 《传媒观察》2004,(2):62-64
《纽约时报》前发行人阿瑟·奥克斯·苏兹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曾宣称:“如果有谁说过他每天读完整张报纸(指《纽约时报》),那么他不是世界上读报最快的读者,就是天下头号撒谎者。”《纽约时报》被美国报业称为“全能冠军”,其容量之大,绝对超过任何一份美国报纸,它平均日刊超过百页,每页平均7000个单词,总印刷量64万,按照中国印刷行业万分之二的允许差错率,一份50万字的报纸就可以有100处差错,  相似文献   

6.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23,(10):15-18
美国有许多畅销书榜,但是最为出版社和作者所看重的,只有《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纽约时报》对其畅销书榜的编制方法一直守口如瓶,因此出版社和作者一直对《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公正性存有疑问。  相似文献   

7.
李蓉 《新闻记者》2004,(6):33-36
经济新闻是目前综合类大报的必备“佳肴”。对于大部分非经济专业人士来说,阅读综合性大报的经济新闻已经能够满足他们对日常经济信息(包括对经济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后的解释性、分析性、调查性报道)的需求。《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是美国著名的两家综合类大报。它们虽立足  相似文献   

8.
《新闻记者》2007,(6):48-48
美国《新闻周刊》5月7日发表文章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后,各新闻机构把自己的人马部署到了弗州布莱克斯堡。同时,《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和《时代》杂志的商业运作也忙碌起来。每家都在谷歌或雅虎上购买广告,这样,只要有人搜索“弗吉尼亚枪击案”一词,它们的链接广告就会在页面的显著位置出现。  相似文献   

9.
丁汉青 《青年记者》2004,(10):64-66
“广告是报纸的血液”,这是站在报纸的角度来谈广告;如果将角度换至读的话,可以说“广告是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的必要的资讯”。《纽约时报》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读口味千千万万,基于众口难调的考虑,可以推断,容量越大,内容越丰富的报纸“广告大餐”越有可能对读“有用”。以2004年6月16日(《纽约时报》为例,当天该报广告版面至少约占总版面的  相似文献   

10.
李肇 《今传媒》2020,29(3):127-129
气候问题最先出现在西方国家,涉及气候问题的新闻报道也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2009~2018年期间,针对气候问题进行的气候报道受到人类社会的重视。美国的《纽约时报》是西方国家最有影响力与代表性的媒体之一,本文以美国的《纽约时报》作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探究《纽约时报》的气候报道,从而为中国媒体的气候报道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上任6年来,布什总统讨厌《纽约时报》,因为它经常刊登一些令白宫感到难堪的文章。在布什总统和切尼副总统出访的专机上,其他美国记者可以搭乘,《纽约时报》记者却上不去。尽管如此,创刊于1860年的《纽约时报》仍是美国质量最高的一张报纸,也是读者最喜欢看的报纸。  相似文献   

12.
动态     
《青年记者》2007,(5):68-69
美国:《纽约时报》恐5年内停印最近,《纽约时报》发行人沙兹伯格接受以色列《国土》报访问时说,《纽约时报》正处转型期,转型之旅的终点就是停止印刷纸张形式的《纽约时报》。沙兹伯格表示,“我真的不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很喜欢读《红楼梦》,自己反复读。也劝人反复读。他多次谈过应该怎样读《红楼梦》,笔者之一有机会听过一回。  相似文献   

14.
《纽约时报》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纽约时报》创立于1851年。经过160多年的发展,《纽约时报》被誉为“权力机构的圣经”和“档案记录报”,成为美国最有权威性的报纸。2003年,《纽约时报》平日发行113.2万份,星期日发行168.21万份,在美国每周七日都发行的报纸中拥有最大的发行量。良好的声誉也为《纽约时报》带来丰厚的收入,纽约时报被称为是点石成金的“印钞机”。2003年,以《纽约时报》为旗舰的纽约时报公司全年的总收入达到32.27亿美元,净收入为3.02亿美元,平均每股的股东回报率达到23%。  相似文献   

15.
《纽约时报》从19世纪创刊以来,至今已经一百五十多年了。这份报纸在一个半的世纪之中,一直雄踞美国乃至西方主流媒体的领袖地位。其中,它对中国的观察和报道成为这份报纸十分重要的内容。曾经在驻纽约总领事馆工作的曦原先生,比较系统地查阅了《纽约时报》从1853年至1997年的对华报道目录,并阅读了其中关于晚清时期的篇目后,编辑了这本《纽约时报》关于中国晚清期间的报道的著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对中国,或者说大清国的种种态度和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的生动描述。在19世纪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是非常受人瞩目的。这一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使传统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美国作为传媒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传统报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处境.文章以《纽约时报》2017年1月发布的《2020报告》(2020 Report)相关数据为基础,从机构创新、内容创新以及盈利模式创新三个方面,对《纽约时报》的创新发展思路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美国传统报业可能面临的转变,以期为我国传统报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颖 《青年记者》2005,(6):77-78
1996年8月19日,西方主流媒体_的典范——《纽约时报》庆祝阿道夫·奥茨(Adolophs·ochs)家族经营这份报纸100周年。1951年《纽约时报》也曾庆祝过报纸创立100周年,而这次的庆祝,主要是强调奥茨和他传承下来的家族与《纽约时报》的关系。家族拥有报纸一向是美国的普遍现象,可经历几代,依然保持着舆论领袖地位的报业集团寥寥无几。而《纽约时报》则以其理性、权威性立足于西方主流媒体100余年,成为一张无论是它的对手还是它的敌人都会对其表示敬意的报纸。  相似文献   

18.
诺言与真实     
新闻的真实为所有新闻人所追求。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媒体的表现却让人有理由怀疑:一直以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为傲的美国媒体是否是一直戴着面具的伪君子?本文选取的两个人物皆出自当今美国的顶尖媒体:近乎疯狂地制造虚假新闻的《纽约时报》记者杰森·布莱尔,对新闻真实性要求近乎苛刻的《洛杉矶时报》的记者索尼亚·纳扎里奥。似乎他们中的哪一个都难以真正代表美国新闻人,但从他们的事例中人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媒体对真实的追求从来都是社会对诚信的追求的镜子。  相似文献   

19.
从美国新闻史上一些重要报纸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有生命力的报纸,就是能够迅速适应变化发展了的社会,尽快找准自己的方向,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并能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大量新闻的报纸。例如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以下简称《世界报》)和亨利·雷蒙德所创办的《纽约时报》就是不同时期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美国作家伊根的长篇小说《恶棍来访》获2011年普利策小说奖。《时代》杂志称其是“美国小说的新经典”。《纽约时报》形容这部小说是一部“普鲁斯特式的消逝、追悔、报复与爱”的实验性作品。这部小说获得如此荣誉,也并非突如其来,在摘得普利策奖之前,它就已经入选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十多家主流媒体的年度好书,并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