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政治三元论”出发,追溯历史发现文学的伤痛缘于政治人为的狭义化,“政治”概念的含混是文学与政治关系争论不清的根源。“政治文学”以政治生活作为作品“核心轴”,审美地反映人类的美好政治理念和情感,具有理想性、否定性的特征。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阐释放弃了一个重要的想象维度——乌托邦,实际否定了文学与政治在理念层面结合的唯一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当代美国华裔文学所呈现的新气象使得美国华裔文学的解读与阐释变得异常困难,也更具争论性.争论焦点围绕语境、话语权、批评立场以及时空维度与向度展开.在围绕阐释的种种维度之争中,各种批评理论及视角往往因对自身价值的应然判断而丧失价值中立,使文本解读维度处于钟摆的两极.“以策略来提升阐释维度”的命题旨在突破现有的研究范式,融合多种理论视界,整合和优化美国华裔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层次性解读策略(文本层次、语境层次和审美层次)与反思性解读策略(对话式、比较式和循环式)因其具备宏观性、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反思性等元研究思维特征,可对批评主体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指导和调整,最大程度地提升美国华裔文学阐释的维度、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西方的文学理论学术发展史来看,文学理论都是一门具有阐释意义的学科,但出于某种哲学和意识形态立场的遮蔽,20世纪之前的文学理论总体上是从“立法”而非“阐释”立场上看待文学问题的。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一大进展,就是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阐释”对于文学理论学科的重要性,重视文学理论的自我调整与自我反思。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放弃“立法”式的思维方式,走向“阐释”和理论自身反思。具体讲,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走向理论的对话与沟通,容纳不同理论体系与声音的存在;二、废除“立法者”的身份立场,明确理论对于创作的意义是启示而非简单的介入;三、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统一起来,既重视文学阅读经验的阐发和语言形式的研究,又注意揭示文学的社会历史特征和意识形态内涵;四、赋予本土文学理论资源阐释的优先地位,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学经验实际的文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学批评在对创作的阐释活动中,经常充溢着新的发现。文学批评和创作的同步多发生在文学观念急剧变动的时代,批评对文学创新的阐释往往会颠覆既有的文学观,同时又创立并推动新观念的建设和接受。从历史的维度来看,批评的发现主要体现在对文学观念的不断创新和重构上,并可以从对文学的概念、文学的功用和文学的发展等认识的进展上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西方的文学理论学术发展史来看,文学理论都是一门具有阐释意义的学科,但出于某种哲学和意识形态立场的遮蔽,20世纪之前的文学理论总体上是从“立法”而非“阐释”立场上看待文学问题的.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一大进展,就是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阐释”对于文学理论学科的重要性,重视文学理论的自我调整与自我反思.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放弃“立法”式的思维方式,走向“阐释”和理论自身反思.具体讲,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走向理论的对话与沟通,容纳不同理论体系与声音的存在;二、废除“立法者”的身份立场,明确理论对于创作的意义是启示而非简单的介入;三、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统一起来,既重视文学阅读经验的阐发和语言形式的研究,又注意揭示文学的社会历史特征和意识形态内涵;四、赋予本土文学理论资源阐释的优先地位,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学经验实际的文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教育:开放的阐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释的意义乃在于阐释本身,对教育阐释的过程实际上是表达我们对教育的理解、理想、企盼的过程。对于我们而言,现今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什么是教育”其实是一个尚待开启的“问题”。在追问传统、审度现实的基础上,就教育与人的心灵、人格、化精神、生活、人性相关之维度,对教育的意义作出阐释,不求给教育以精确的定义,只求探问教育的重要的、基本的对现实教育而言急需的质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写实文学”的涵义本身在文学史或文学理论阐释的历史与当下时空中有其复杂性。写实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写实派等名称都或多或少与“写实文学”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历史上对“写实文学”的阐释主要局限于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的视阈之内,而在当代语境中,“写实文学”的阐释路径与空间,已非“写实文学”历史性阐释的单一和单向所能容纳,它更强烈地体现为一种融合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新质文学生态,而且它还是一个包容性强、有层次感的符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特殊的时代情势迫使中国文学介入政治场域。文学的政治运作与政治的文学实践使该时段的中国文学承受了过多的非文学使命。新时期文学"去政治化"的文学想象是对过去文学"政治化"的一种反叛。然而,二十余年来的试图使文学在远离或逃避政治这一带有强大社会能量的话语、制度、作用力的文学努力,同样是使文学步入歧途和困境。新世纪的文学面临着一个"再政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审美生存这一美学角度介入阐释马克思的解放观念,指出其至少表现为三个维度:一是革命诉求,二是批判意识,三是自我及环境的解放.目的在于破除对马克思解放观念的僵化的“革命”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阿英看来,文学与政治(政治理念)不是非此即彼的对抗状态,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统一于对“理想中国”的想象之中。从“想象现实观”出发,阿英完成了“文学-政治”批评模式的思考探索。这种批评模式,倡导“审美-实践”的文学范式,认为文学与政治的链接是通过“想象”——对人类自由美好生活的想象,肯定人的价值,肯定文学的审美特性,肯定文学的实践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对政治的思考,以“整体性”特质尽显卓越.从“政治”的整体性出发,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政治的特性与本质——与强制性权力、国家紧密相关(以国家为中心),即现代国家政治;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建构其未来的理想社会中呈现了与这一理想社会相融合的政治特性——与理想社会秩序、人的自主能力和交往能力完满相结合意义上的政治(以社会为中心),从而使他的政治概念具有了纵深的历史感和厚重结构.因此,马克思对政治的思考和把握具有双重维度——现代性的维度和理想性的维度.我们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既把握政治作为国家强制性权力的现代性,也把握政治作为人类自我治理需要的理想性,才有可能深刻地把握马克思的政治概念的本真意蕴.  相似文献   

12.
伊格尔顿的文学批评思想注重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批评是政治的批评,它与社会权力问题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批评的政治性决定了批评的视野是整个文化,但文化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政治本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由于理解的偏差,使我们在处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误读.文学不是作为政治的从属、工具,就是对政治的疏远、间离,甚至恐惧.这些都是与真正的科学精神相悖的.我们只有深入理解了政治活动在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人性内涵和它对于人性生成的意义,才可能真正把握它的审美本质.文学和政治既不是从属关系,也不是平行关系,而是以政治文化为根本中介,在一种特定历史语境中双向互渗互动的一种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40年代的张爱玲并非是一位纯文学作家,她常常会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政治批判。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张爱玲试图将政党与国家分离开来,以超越政党政治和国族政治的个人主义的立场进行自我的言说。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张爱玲的思想中表现出的是自由主义的政治意识和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5.
"中"是儒学核心范畴之一,集中体现着儒家士人政治诉求和道德理想,也表征着儒学中的哲学之维。作为对君权的要求与约束,它具有政治性;作为儒家士人所追求的人格理想,它是一种道德境界;作为能使"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大本"与"达道",它又具有哲学本体意味。但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中"的语义并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在先秦子学时代,"中"既有政治含义,也有伦理道德与哲学本体论的意义,在两汉的经学语境中侧重于政治规范意义,到了宋明时期则更多地成为一种道德哲学的概念,而在晚明的何心隐那里又重新成为一种直接指向君主的政治话语。"中"概念的意义演变与儒家士人与君权的关系以及他们的自我认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新制度主义理论是在对传统政治学与行为主义政治学结合基础上的扬弃与超越。它经历了一个兴起、运用与总结及反思的发展过程。从制度与作为政治主体的个体关系这一角度看,在政治学的发展史上先后发生过三次研究视角的转变,即古希腊城邦政治中人与制度的原始互动观——向中世纪神学政治中人是制度的被动接受者的观念的转变——再向近代政治观中强调个人对制度的设计主导作用的转变——最后向行为主义革命后现代政治学对制度的反思及制度与个体关系的重新思考的转变。经历第三次转变后的个体与制度的关系,是一种多维的、立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对这种关系的清楚认识,有助于个体在政治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By means of a narrative research synthesi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how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can or should be staged as a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tent i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 The study is limited to research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in rela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conflict. Three approaches to the topic are identified: a socially critical approach (SCA), a 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SLA) and a radical democratic approach (RDA). Notably, SCA and SLA are already established in the research field, whereas RDA is a result of our synthesis. The scope of the synthesis is limited to these three approaches. We follow up the narrative research synthesis by comparing the three approaches to discern how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emerges as an educational content by using conflict as part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he main results are that all three approaches tend to downplay the political and produce political sameness. The article ends by suggesting possible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that would fruitfully translate the idea of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into educational settings and enrich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as a concept in ESD in both practice and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抗战文学以“政治阐释”为主导,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有较大发展,在民族政治驱使下出现了“政治一元化”创作现象。作家有意设置了两个对立的叙事平台,表现正义的理性与非正义理性的冲突。对探究抗战文学的艺术缺失提供了新的思维视角和文学的现代化、民族化进程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社会主义政治内涵的新诠释和关于政治发展的一系列阐述,为人们认识社会主义政治的科学内涵,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当代中国政治转型和政治发展,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In the context of ongoing debates about the distinctive temporalities associated with contemporary regulative regim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pretive trajectories initiated in contrasting conceptualisations of the politics of time. This exploration is developed through analysis of interview data from a study of unconscious relations in academic practice. Section one uses one moment of data to contrast phenomenological, Deleuzian and Lacanian theorisation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ime and subjectivity. Section two is an exegesis of Lacan’s paper on Logical Time. This outlines the way temporality is structured in relation to the subject’s guess about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Other. Section three uses this to develop an interpretation of three temporalities that constitute the space of contemporary academic subjectivities. The final section considers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juxtaposition of these incongruent temporalities, contrasting Lacanian and Deleuzian theorisations of time in the Real/virtual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both method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rate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