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家庭教育观有所不同。以美国热播的喜剧《摩登家庭》为例,分析其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研究其中反映出的家庭教育观。  相似文献   

2.
试论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这部著作中关于儿童教育、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论述 ,构成了颜之推家庭教育观的核心要素。笔者从教育行为论角度出发 ,较为系统的介绍了颜之推对家庭教育的一些真知灼见 ,以期对当代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景  朱红祥 《文教资料》2008,(27):100-101
农村和城市家庭在教育观念上都表现出明显的知识本位倾向.知识本位取代伦理本位成为家庭教育现的主流意识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德性本位是家庭教育观的主体性回归,家庭教育观必须回归到教育的德性上来,重视德性生命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的和谐家庭教育观是其和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针对旧中国家庭教育的诸多弊端提出:家长要树立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责任感;要尊重儿童人权,建立民主和谐;要针对儿童特点实施教育,促使身心和谐;家长以身示范,和谐一致,注重方法和谐;家庭与学校步调一致达成和谐。研究和借鉴陶行知的和谐家庭教育观,对于当前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观是《三言》丰富思想内涵的组成部分,由读书成人、耕读并重和积德传家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童彦 《少年世界》2010,(4):39-42
一、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关注,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许多家长在幼儿家庭美术教育过程中走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7.
在路遥的著作《平凡的世界》中,孙玉厚是坚守黄土地的老一代农民艺术形象。在孙玉厚的家庭教育观中,他既有乡村优秀传统道德观,又有根深蒂固的宿命观。通过分析孙玉厚的家庭教育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老一辈农民在时代变迁中所承载的传统家庭教育观的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8.
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三言》的家庭教育观,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又对后世家庭教育观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三言》家庭教育观与中国研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以家庭教育为基点培养“四有”新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必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家庭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开端和基础。笔者从树立现代教育观;分清家庭教育中的主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接受学校做好配合工作这四方面,对实施家庭素质教育几个关键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马源 《吉林教育》2009,(6):77-78
在一般意义上,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养儿防老、教育子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理念传统的家教观念长期以来深入人心,并引导着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实施着家庭教育。时代发展到今天,民主、平等的先进思想已经被多数家长所接受。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再是那种家长高高在上,孩子惟命是从的模式。相对地,家长和孩子在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水平不仅影响孩子的未来,也与家庭生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具有一些与社会经济、文化相联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隔代教养、父教缺失、亲子交流时间少、"乖"孩子情结、攀比心理、性教育缺乏、家长缺乏学习与反思意识等方面,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亲需要齐心协力,共同承担教养责任,提升实施家庭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家庭结构进行了解释,论述了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子女成长的消极影响,进而阐明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此外本文也说明了学校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的补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客家传统家教中 ,客家妇女承担着主要的教育责任 ;客家传统家教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家教的一般特点 ,同时又具有本民系的鲜明特色 ;客家传统家教中所蕴含的积极、合理性因素对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也不乏启迪。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家庭中,成员间联系的强度和长度都越来越低,以至有逐渐脱离家庭共同体的"原子化"倾向。"家庭原子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家庭中的渗透。由于"个人主义","家庭原子化"取消了长辈的"持续‘在场’影响",再加之"功利主义"这一不利的价值观导向,家庭教育功能由此而式微。超越此"家庭原子化"遭遇,促进家庭教育功能的恢复,有必要倡导关注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教育政策与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二孩家庭教育问题也随之显现,家长的教育方式、孩子间的相处方式等诸多问题让二孩家庭感到措手不及。文章分析二孩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对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策略进行研究,以解决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难题,帮助家长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提高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链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教育生态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立法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家庭教育问题频现、政策经验逐步完备、政治关注程度明显增加,三流交汇推开了家庭教育立法的政策窗口。基于家庭教育立法,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明确家庭教育责任、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优化配置家庭教育资源,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家庭教育立法的原理是家庭教育私权利与公权利的认识和平衡,本质是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家庭教育法律执行的关键是协同育人,学校和家庭协同,打造家庭育人主要阵地;政府和家庭协同,健全家庭育人体制机制;社会和家庭协同,构建家庭教育社会网络;妇联和家庭协同,指导引导家庭教育开展。  相似文献   

17.
促进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与家长素质的稳步提升,需要我们深化家园共育的内涵,改进家园共育的模式,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本文即是对该问题的一个思考,设想通过建设“家庭小队”这样一种组织机制来回应当前家园共育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8.
唐宋之际的亲情诗可分为思亲诗、家居诗、训诫诗三类。思亲诗的衰弱与家居诗的壮大,体现了亲情诗抒情性的降低和叙述性的增强;训诫诗内容的变化,则体现了士人家族观念从"家园"转为"伦理",从精神性转为实践性;而士人家族观念的转型,从根本上决定了亲情诗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缪建东 《成人教育》2009,29(6):12-14
网络时代向人类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等发生了重要的改变;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格局也应发生相应的调整,亲子关系、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价值取向等教育核心概念受到了新的质疑;网络时代家庭教育应有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科尔曼开始,众多学者对学生家庭背景影响学业成绩进行了研究,但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此次研究则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为对象,调查这个相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来说受到更多社会因素影响的群体的学业成绩是否还会受其家庭背景的影响。结果显示:诸如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结构、家庭变故、父母文化程度等家庭背景的客观变量,对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成绩有较显著影响;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的职业性质对学业成绩则没有影响。在分析家庭背景变量对学业成绩形成影响原因的基础上,从家长、学生、学校3个方面对高校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