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日坛中学是朝阳区的一所市级示范校。在区域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学校于2001年兼并一所小学的校舍;2002年,合并了一所职业高中,形成一校两址的格局;2003年,学校承办了一所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又变为一校三址;2004年,学校改造扩建,原有高中部分年级和初中年级迁到其它两个校址,形成了一校四址。  相似文献   

2.
余敏 《家长》2023,(20):55-57
<正>家校共育作为讲解地理知识、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关键路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本依据,致力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拓宽家校合作的深度及广度是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成效、构建高质量地理课堂的关键。鉴于此,本文以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作为切入点,分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家校共育的价值以及影响因素,阐述家校共育的基本原则,提出初中地理教学中家校合作的路径。一、研究背景家校合作强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强调家长与老师协同育人。家庭教育从学生出生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学步就存在,对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随意性和包容性更强。学校教育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及特征。  相似文献   

3.
“校魂”,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鲜明而又独特的精神。校魂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学校发展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在校魂建设中,学校管理者只有立足于长远发展,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让校魂成为师生的共同的灵魂,才能形成“关系顺,干劲足,效率高”的局面,才能将校魂的精神力量发挥到极致,才能使校魂成为指导学校发展的永远的灵魂和指南。  相似文献   

4.
李桃红 《家长》2023,(26):37-39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学校与家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基于此,在家校合作视野下,学校与家庭应做到精诚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实现对德育思想的渗透。笔者从整合家庭资源、搭建合作平台、策划实践活动三个层面入手,阐述如何有效落实家校合作视野下的初中德育。一、家校合作视野下初中德育的注意事项(一)增强学校的家校合作意识在应试理念影响下重视学生成绩的教育氛围中,部分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聋校旧有的教学管理体制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严重地束缚了学校发展。我们特教工作在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对聋校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剔除了落后的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体系和制度,构建了符合现代聋教育特点的教学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6.
丁秀琴 《吉林教育》2006,(11):12-13
白山市二十一中学始建于1979年,是一所市直所属普通初中。学校有31个教学班,2216名学生,144名教职员工。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特色。  相似文献   

7.
课改以来,上海市长宁区全面加强初中学校建设、全面推进实施全区的教育现代化工程,狠抓全区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其中,跨校联片的校本研修以资源共享、合作提升为宗旨,较好地促进了区域内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带动了全区薄弱中小学校的改造,提高了全区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资源统筹 和谐发展 提升农村初中校教育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市顺义区沙岭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通过资源的四个统筹,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农村初中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皇姑区昆山二校位于皇姑区西部,是一所城区普通小学。学校占地1062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90平方米。该校原是一所学苗差、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差的“三差”学校,近几年来,在省、市、区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扶持下,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致,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该校牢牢树立“三全三爱三服务”的思想,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教师要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学校要为学生服务,为家长…  相似文献   

10.
科研兴校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科学》2001,(2):45-46
1992年,我们在思考学校发展规划时,通过学习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1995年,在总结三年来学校工作经验时,我们感觉到搞教育科研确实给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直接的动力。于是,在学校直接领导下,就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工作、教学班工作诸方面深化课题研究,正式制定研究方案,进行科研培训,建立相关的运作机制.至此,确立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以德育、教学、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的课题研究为载体,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创建一流学校”的工作目标,即“科研兴校”的目标。 一、对“科研兴校”的认…  相似文献   

11.
科研拓宽兴校路□戴勇雷力智通榆县第七中学是一所普通城镇初中。几年来他们坚持教育科研先行,提出“向教育科研要质量,以教育科研求发展”的口号,促进了学校教育发展。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加强全校教育科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学校专门设...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中学生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互补,相互促进。家校合作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成效。我们期望通过对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与实践,提升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意识,增强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校在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方面,经过几年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校魂”,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鲜明而又独特的精神。校魂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学校发展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在校魂建设中,学校管理者只有立足于长远发展,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让校魂成为师生的共同的灵魂,才能形成“关系顺,干劲足,效率高”的局面,才能将校魂的精神力量发挥到极致,才能使校魂成为指导学校发展的永远的灵魂和指南。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宣武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抓住迎奥运教育、城市建设和课程改革等契机,制定了《宣武区实施初中建设工程三年规划》,确立了“软硬件并举、注重内涵发展、统筹配置资源、促进均衡发展”原则,稳步实施初中建设工程,在整体提升初中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文章从学校与家庭、教师、班级三个角度论述了家校合作的多种有效途径.以期通过对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与实践,提升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意识,增强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衢州市柯城区实行了城区强校名校托管农村学校的管理模式。2008年,柯城区的“名校托管”演化为“一校两区”模式并向初中学校、幼儿园、特殊学校延伸。在衢州市柯城区实行“一校两区,均衡发展”的教育背景下,作为柯城区重点学校的兴华中学于2008年8月正式接管了相距15公里的农村薄弱学校——华墅初中。  相似文献   

17.
舒兰市第21中学是一所地处两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三县(舒兰市、榆树市、五常市)交界处的农村初中,自2001年起,学校确立了“优化三级教学管理,激发师生内在潜质,以质量强校兴校”的发展战略,以教学管理为核心,不断优化了教学工作的一级“决策管理”,二级“调控管理”和三级“执行管理”,使学校走出了低谷,告别生源外流的历史,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初中优质化发展的办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介休市义安二中是一所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初中。过去,学校不仅生源差、教学设施差,而且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新招聘的青年教师不愿来,中年教师又留不住,全校三分之一的教师是代教,每学年开学前寻找代教就成了校长最难办的事情。加之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非常严重,成绩较好的学生转入其他学校就读,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社会评价不好,成了全市有名的“三差校”——教师差、学生差、质量差。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很重要,要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不光需要学校的教育,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所以家校沟通方式是连接学校和家长的最好桥梁。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开家长会来实现家长和学校的交流,不过这种传统的面对面沟通(家长会)已经相对落后,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都忙于各种事情无法按时到校沟通,所以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家校沟通成为普遍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走科研兴校之路通化市实验中学通化市实验中学建立于1993年秋,针对青年教师多、骨干教师少,教师队伍老龄化、年轻化的特点,学校决定走科研兴校之路,提高教师素质。“三、六、一”工程是我们兴教兴校的基础工程,是学校提高质量的根本工程。“三、六、一”工程的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