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未来展望:2010年的中国数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的曙光即将到来.我们一群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东海之滨畅谈中国未来十年的数学教育.中国数学教育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建国50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使中国的数学教育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但是,未来十年内仍然有许多事情  相似文献   

2.
傅桂花 《现代教学》2015,(Z1):56-57
上海市大同中学创办于1912年,百年老校蕴涵深厚的校园文化,百年校史就是中华民族爱国办校、教育兴国的历史,传递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信念。我校从丰厚的校史文化中挖掘资源,形成"笃学敦行,立己达人"的校训,开辟多种渠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一、以校训、校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校训所承载的是一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张奠宙  孔企平 《数学教学》2000,(1):F002-F002,1,2
新世纪的曙光即将到来。我们一群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东海之滨畅谈中国未来十年的数学教育。中国数学教育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建国50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使中国的数学教育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但是,未来十年内仍然有许多事情要做。改革与发展总是硬道理。以下是我们对未来的畅想,期望能够变成现实。二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中小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如何在一年级教学中教授经典的传统文化?2014年9月以来,我在瑞龙小学一年级进行中国古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研究,尝试将语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点是:彰显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蒙。在推广使用的部编教材中,巧妙加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涵,使儿童的道德品质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获得道德情操与法治意识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正一、传统蒙童教育始终把德育摆在第一位传统文化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蒙童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蒙童教育是对蒙童进行为人处世教育,即教会蒙童认识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具备"忠""信""孝""悌""礼""义""廉""耻"等品行的完善个体,将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直至能承担起家国重任。中国的传统教育文化,起码从春秋时代开始,就明确地认识到:"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春秋左传·隐公三年》)认为真正疼爱孩子,就必须以正确的道理教育他们,引导他们远离邪恶。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中小学生中加强传中华统文化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是一名中学教师,几年的从教中发现,目前中小学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不由得让我们对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反思。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上的误区1、教学内容偏颇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与传统文化联系十分紧密。传统文化是高中语文教育的良好素材,而高中语文教育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已经成了高中语文教育所要切实探究的课题。本文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现状出发,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对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教育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书法教育是一种生命化的教育,一直贯穿于人的一生。在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教学,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需要。进行有效的书法教育教学必须遵循学段目标和学生的身心规律,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在教育教学中努力激发内驱力,保持持久学力。  相似文献   

10.
时代的高速发展也裹挟着传统文化的没落,电子产品盛行,汉字的美学越来越不被现代人所重视,所以在教育的初始阶段就要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汉字是美的,它如一幅画,如一首诗,如一个哲理。我们要认识到这种美,并且努力把这种美倾注到笔端,写一手好字,把汉字的美学这样的传统文化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于2010年7月26日-29日在传统文化厚重的六朝古都西安召开。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座落在美丽的秦淮河畔,创建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学校创先争优,先后成为教育部京剧进课堂试点学校、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少先队优秀红旗大队、课程改革实验研究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基地、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少儿京剧艺术团等荣誉称号。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与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更应该把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纳入教学中。这样不仅扩充了语文知识面,更符合语文作为母语的一面。一、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解读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涵。教育教学是传递文化、弘扬文化的一种形式,所以由此可以得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际上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中国古典文化体系、中国社会历史顺利传递的一种形式。2.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21):30-32
<正>贾钢成,中学高级教师,2009年任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小教部主任。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指导组成员,鞍山市教育局特聘中小学教学指导专家,鞍山市师范学院兼职研究员。《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各界已基本取得共识。在探寻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时,不少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界竞相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运用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何在?本文试就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关于传统文化关于传统文化,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以下几点。首先,传统文化并不等同于古代文化。传统文化不是凝固不变、生硬僵死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大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教育传统。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弘扬文化传统,如何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推进教育现代化,就成了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教育文化学的角度,探索继承和弘扬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切入点。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条科学、可行、有效的路径:提炼传统文化精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借鉴传统文化思想,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成果,是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中。将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不仅具有可行性、重要性而且具有它的特殊性,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显示了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增加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15篇;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珠算列为教材的重要内容;历史增加了老子、元曲、京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音乐鼓励"地方和学校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增加这些内容并非偶然,而是代表了课程建设中的文化自觉。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个领域,重新思考一下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源源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小学生抓起,从根基抓起,夯实中华文明的基石,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更有效,事半功倍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让国学教育走进课堂,是学校进行国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