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视散文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独特的电视文艺形式。电视散文,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当下,在记叙性散文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着用解读小说形象的思维路径解读散文形象的现象,造成对散文主旨的解读不准确,学生面对小说、散文两种文体时,不能形成一个独特的思维路径。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学界对梁衡政治散文的赞誉很多,笔者认为其政治散文的魅力,主要在于气势与哲理。梁文之所以气势如虹,除阅历、知识、态度、理想之外,根本点在于作者的抱负与胸襟,写政治散文时他的心与那些伟人是相通的。梁衡政治散文的哲理之关主要表现在形象和深刻两个方面,前者是其形,后者是其魂。“形象”的原因在于梁衡善取独特新颖、内涵丰富的文学意象,“深刻”则来源于他本人的哲学修养和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4.
电视散文的特征研究有二种基本分歧:一种认为应从为文字散文服务(或利用文字散文“二度创作”)出发来归纳其特征;一种认为应从电视艺术(影像为主)出发来归纳其特征。本文认为这二种观点都有偏颇。电视文学应是一种新型文学,它实际上与网络文学才是一家。电视散文具有影像的意境独立性、声音的交错综合性、文字的中断跳跃性、主题的交集弥散性四大特征,电视散文特征的研究应从电视散文的自我本质“数字文学”出发。  相似文献   

5.
全球视觉文化、图像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传播形态——电视文学是电视与文学的结合,是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阐释和再创造。电视散文是电视文学的一种形式,也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它充分运用电视技术和电视制作手段,将多种艺术形式综合在一起,通过多姿多彩的电视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诵艺术、丰富蕴藉的文字字幕,立体、多元、动态地阐释文字散文文本,形成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联想是思维的基石。散文的特点令其更加需要联想。联想有利于散文创设意境,联想能增强散文形象美,联想使散文寓意更深刻,联想能使散文更富文彩,联想能使散文更浑然。散文写作过程中,联想要定向、要自然、要深化,要提高联想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体验历程的产物,是纯正思考的结晶.散文之"神",散文之"魂"就是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思考,对于生存之理的探索,这就是渗透于散文形象中的"哲思".鉴赏散文独特的"哲思"美,需要开放性地理解.散文的本性是自身的独特性、自我性、思辨性、情感性的艺术整合.是散文家"人间情怀"的袒露,是散文艺术规律的体现,是散文审美意象由局限到开放的昭示.  相似文献   

8.
散文的情味语言,是作者表现内在情思,把客观事物经过选择、提炼加工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独特情感和韵味的语言形象.  相似文献   

9.
孙绍振的散文理论一如他独特的文艺美学、幽默理论,富于原创性、独特性.是独树一帜的.他从一贯坚守的文学性出发,依据其"文学形象三雏结构理论",倾力于散文审美形式的建构.通过散文与诗、小说的比较,在大量经典性、代表性文本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梳理散文审美规范,对当下散文现象给予科学的命名与分类,拓展了散文研究的领域与视野,并对许多散文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做出精当分析.凡此种种,对于促进散文创作与研究,规范散文的"失范"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散文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教师不以散文文体特色为抓手教散文,一般都是从结构、感情、形象、语言等肢解散文,品味散文只注意到字词句的层面,散文教学没有了"散文味儿"。本文从散文文体特征出发,发现散文在选材与意蕴的表达、篇章的营构与风貌、意象与情境意味以及语言运用的不同效用等有着独特特征,散文教学应从这些特征入手展开,解决散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1.
电视散文是散文艺术与现代传播媒介——电视相结合而形成的新艺术样式,是将特定的散文艺术进行直观化、形象化地处理,并以电视载体来表现散文抒情写意的一种影视文学。它一般都采用超文本或复合文本的方式,即把散文中的场景拍摄成电视片,配上散文文本的朗诵,读者的视听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感受到深层次的情感,领略其丰富多彩、意蕴深沉的意境,达到散文美的最高享受。电视散文进入课堂,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得到明显改善,对散文的感受也能有更深刻的体会,可以说,电视散文是中学生感受散文美感的最佳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薛占芬 《现代语文》2005,(11):22-22
先秦散文比喻多.不论是历史散文还是诸子散文,比喻比比皆是,而且都是用来说理论辩.先秦散文运用比喻多,是由于中国古人大抵偏爱具体形象,思维诗意化,领悟方式诗情化.  相似文献   

13.
史铁生的散文,心平气和地娓娓道来,质朴隽永耐人寻味。他的散文名篇《合欢树》就是这样的佳作。 古往今来,写母爱的文章太多了,如何独辟蹊径,写出自己独特的视角,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是较难的事。史铁生的这篇散文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写出了一个不同于一般的独具个性的鲜活的母亲形象。在母亲身上体现的不止是对儿子的爱,还有对生活的爱,甚至是她身上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散文是体验历程的产物,是纯正思考的结晶。散文之“神”,散文之“魂”就是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思考,对于生存之理的探索,这就是渗透于散文形象中的“哲思”。鉴赏散文独特的“哲思”美,需要开放性地理解。散文的本性是自身的独特性、自我性、思辨性、情感性的艺术整合。是散文家“人间情怀”的袒露,是散文艺术规律的体现,是散文审美意象由局限到开放的昭示。散文的哲思美,是浸透于散文艺术中的哲学思考,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发现和真理的追索,也是散文艺术的升华。哲理以思索的形式进入散文文本,不是对某种哲学思想的机械阐释,也不是对其功利使命…  相似文献   

15.
电视散文因其以画面、音响消解传统文字散文的欣赏难度并借助传播速度快捷、受众广大的电视得以迅疾崛起并发展壮大;理论研究也随之迅速发展,涉及到了诸多问题:电视散文的产生及其阶段性、概念、特征、文体观、价值、结构、作品类型、创作方法以及对电视散文的盛赞与批评等八个方面。文章对近十年的电视散文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做了概括,最终目的是,期待电视散文的理论研究自成体系,并推动电视散文创作再现生机。  相似文献   

16.
电视散文为散文这一古老的文体带来生机与活力。它张扬了散文的美学特征,强化了散文的意境美,增强了散文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电视技术使散文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得以充分施展。电视散文也有与生俱来的缺憾,它直观的画面和有声的解说会限制观众想象力、感受力和理解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电视散文是以电视为载体对文本散文进行三维展现的电视节目形式。其语言形式也由文本散文的纯文字增加为文字、画面和音乐等等。本文选取典型的电视散文节目从认知学角度出发运用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对电视散文语言意义建构和传递进行解读。电视散文的意义建构是一个不断发展复合的动态过程,三种语言类型必须恰当配合方能达到其信息和情感传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电视散文作为电视与文学的联姻,有着极大的艺术魅力和发掘潜力.但是,电视散文艺术毕竟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有声语言的固定风格,音乐的创作与配置的不足,电视散文文本创作的不足等.只有发现这些问题,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实现电视散文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张晓风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戏剧家、小说家,尤以散文饮誉海内外。她以诗性思维提高了中国现代抒情散文的艺术品位。而她对生命与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使散文走向了更壮阔的审美意境。本文着重从晓风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入手,探索其诗性解释学散文的核心及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为双栖于港台的文学大家 ,余光中不仅有其独特的散文创作风度 ,也有其个性化的散文批评理念。这主要表现在 :对散文内涵作融汇中外古今的阐释 ;对散文功能作情、理、意、事、景、物的六项定位 ;散文文体的泛化分类 ;对知性与感性、以及学者散文的独特观照等方面。余光中散文理念又以批评视角、美学原则、文论风格及研究方法等层面为 2 0世纪散文批评带来新气象和新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