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文汉 《教育文汇》2009,(10):59-60
1980年7月7、8、9三天,是我终生难忘的三天,那是我高考的日子。 记得考前一周放假后,我回到了农村老家。那时农村还很穷,这一周的时间里,母亲每天给我煮一个鸡蛋,算是对我高考的一点支持。6号下午我要到城里准备去参加高考了,父亲塞给我3元钱,比平时的伙食费多了一倍,算是为我参加高考壮行。  相似文献   

2.
高考心情     
高考终于结束了.我为之奋斗了12年的高考终于就这么结束了,是写我心情的时候了. 高考那儿天,我一直在想,这就是高考吗?曾经多么神圣,多么遥远的高考,如今,我真的到了这一步吗?这就是为我过去的12年画下句点,为我的未来写下转折的高考吗?就像是在做梦一样啊!  相似文献   

3.
"2011年的高考是在雨中度过的。我将每一道闪电、每一个雷声都当作是对成功的提前庆祝,笑着完成自己的高考。当英语考试结束,天忽然晴了,我眯着眼给太阳公公一个自信的笑容。"  相似文献   

4.
公正——我与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高考一直是我所回避的话题。我似乎从不想使自己了解,高考的一段记忆为什么会成为我心灵深处最不敢触摸的所在。而今天,当我鼓起勇气回首往事时,忽然发现那段似已尘封的记忆仍能鲜活地展现开来: 高考前一年,我卧室上大大的三百六十五天的数字似一盏灯,照亮我的征程; 高考前半年,我的日记上写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把你打倒——除了你自己”;  相似文献   

5.
1993年的夏天,对我来说是个黑色的季节,我高考落榜了。这次高考的失利纯粹是一次意外失手。高考那几天,为了省下住宿费,我睡在了同学租住的旅馆的水泥地上,第二天醒来得了严重的感冒,舍不得花钱看病,在考场上脑子昏昏沉沉地答题,落榜的结果在所难免,但这些我都没有告诉父母。  相似文献   

6.
高考正式报名的前一天,我再三跟学生提醒切记带照片和身份证复印件。高考报名关系到能否参加高考,自己的十几年所学能否有机会得以检阅,所以每一个步骤都是严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不容忽视的,若是未能及时报名以至于报不了名,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事关“定终生”的高考,加上报名时间紧——仅两天,生怕学生忘记,我还特地在黑板上注明了一下。谁知在第二天早自修时间填表时,有几个学生还没有将身份证复印好,有两个学生“忘”带了!“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会忘了?昨天我不是一再强调了吗?!”我生气地责问,想到日后还有诸如上高考考场带准考证之类绝…  相似文献   

7.
1、离高考还有65天:我坐第三排,想换到第五排的哥们旁边,于是上课时拼命坐直,好让后面的同学向老师反映我挡住他的视线了。2、离高考还有63天:都两天了,怎么还没动静?我忍不住回头看看。他居然利用我挡住了老师的视线,已经睡得口水直流了!我决定改变战略! 3、离高考还有60天:坐我后面的同学终于忍不住了,他鼓足勇气对我说:"你上课别老说话了可以吗?我  相似文献   

8.
考前突击可用题海战术段阳:2003年南京高考状元(高考分数679分,目前就读复旦大学金融系)高考前心理紧张是难免的。段阳认为:平时我心理素质好,但高考前一天下午我参加学校的高考动员大会,会上老师们慷慨激昂的话让我感到高考真的就在眼前了,同时我觉得还有一种对老师,对父母,也对自己的责任感。这一刻,我感到一丝紧张,但我独自一人骑车回家,一路上听歌看风景,到家后紧张情绪也就消除了。段阳建议今年考生们紧张或焦虑时不妨听听音乐或做做运动,这些都是舒缓心情的良方。面对最后10天复习迎考,段阳介绍了自己当时复习方法:每天都按照高考时间…  相似文献   

9.
作为参加1977年高考的考生,我心中有太多的感慨.每每回忆起那段经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把参加高考当作改变我人生的转折点,为了这一天,我已经等了太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我首次参加高考,分数为436分,我觉得我的失败在于未发挥好。于是,我抱着希望参加了复读班。一年来,我时常感到孤独,压力也特别大。2003年高考时,我才考了412分,比第一次低了24分。我真的很想不通,300多天的复读,换来的分数竞然是“倒退”,我是那样努力,为什么高考却总考得不理想?现在我第二次复读了,说实话,我真担心2004年高考会不会考得更差?河南赵宝亮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参加1977年高考的考生,我心中有太多的感慨。每每回忆起那段经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把参加高考当作改变我人生的转折点,为了这一天,我已经等了太长的时间……剪刀剪出的才子 1959年出生的我6岁开始上小学。小学没上多久,就赶上“文革”动乱。可以说整个青少年时期是在纷乱、动荡和困惑  相似文献   

12.
“一共是132块7毛!” 当我从收旧货的师傅手里接过皱皱巴巴的132.7元后,我知道我和高考作了最决绝的告别。那些承载着我三年来所有惶恐、疲惫、单调和忐忑的书本卷张,在高考后第二天就这样被我果断而廉价地出卖了。  相似文献   

13.
六月未央     
(一)六月初,2005年高考结束的那天,荧对我说:“我们的高考终于开始了。”六月末,太阳很毒气温很高的一天,我对荧说:“其实我们的高考从出生那天便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高考正式报名的前一天,我再三跟学生提醒切记带照片和身份证复印件。高考报名关系到能否参加高考,自己的十几年所学能否有机会得以检阅,所以每一个步骤都是严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不容忽视的,若是未能及时报名以至于报不了名,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事关“定终生”的高考,加上报名时间紧——仅两天,生怕学生忘记,我还特地在黑板上注明了一下。  相似文献   

15.
高考结束以后,我回到家等待高考分数出来。等待的那些天,心里始终七上八下的。这已是我第二次参加高考,要是再考不上,真是连复习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担心、忧虑、无奈、恐慌……不断向我袭来,压迫着我脆弱的神经。我得想个办法。突然想起表姐在城里开网  相似文献   

16.
徐德同 《新高考》2011,(9):26-28
2011年高考过去了,笔者参加了这几年的高考阅卷,感触、体会颇多,写成以下文字,供同学们在备战2012年高考的过程中参考.一、高考阅卷给分的两条原则高考阅卷有很严格的给分要求,一般在阅卷前一天所有阅卷的老师都必须参加阅卷工作培训,一是研究试题,二是学习评分要求.结合阅卷体会,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条给分原则.  相似文献   

17.
"就剩下200天了,我的高考怎么办?""还有很多书没有复习完,还有很多题目没做完,我该如何面对高考?"作为一名高三班主任,我时常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里,努力担当他们人生旅程关键时刻的引路人。当获悉学生的困惑后,我一直在思考,第一学期已过大半,离高考还有200天,学生群体中逐渐会出现动摇、分化甚至放弃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高考的最后一天,我在网上写下:6月9日,今天我开始高三。高考那几天,桑桑让我们去体验,说或许明年的此时此刻又是另一番心情,或许会是有趣的改变。我没有去,因为那终究是别人的战场。  相似文献   

19.
跨过长江     
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牌所宣示的数字正在一天一天减少,200天,199天,198天……数字的下跌,并没有给我多大的刺激。在经过对英语的数次冲击后, 成绩依然维持在四五十分的水平, 我非常有自知之明。所以原本用来刺激鼓劲的倒计时牌反倒给我一种另类的麻木:时间不多、高考无望。很多的时候,当同学谈成绩的时候,我惟一能够插上嘴的是我的成绩最稳定——每次我在班上的排名总是三四十名的样子。对于一所山区的中学,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是高考的落榜。 人最无可救药的莫过于对前  相似文献   

20.
2004年6月8日的下午,考完高考最后一场,我站在考场的外面,回望这个我坐了两天的教室。在看起来和从前无数个日子一样的两天里,在这个教室,我的命运,被悄悄决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