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谜语一种供人猜设的游戏.谜语由谜面和谜底组成.谜面是设谜者示意、猜谜者推理的桥梁.因而谜语从设立到被猜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本文运用语用学的关联理论阐释谜语中谜面和谜底的关联性,诠释设谜和猜谜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个谜语大多都是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所谓猜谜语,就是给出谜面南猜谜者根据谜面猜出谜底。在丰富多彩的谜语世界里,“成语·数学谜语”可以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现举例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字谜浅谈     
字谜的谜面与谜底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本文从汉字的构形这一角度出发,将其大致梳理为:谜面对谜底的部件作出提示;谜面通过描述谜底的笔画来提示谜底;谜底本身是谜面中心字的一个部件。此外,还就字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的汉字本身的一些特点,如汉字结构的二维平面设计,汉字形体的包容性等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谜语是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谜语就是给出谜面.由猜谜者根据谜面猜出谜底.而数学谜语,是学生课余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它的形式多种多样.五彩缤纷.富有挑战性.通过此项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陶冶情操.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谜语策略及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谜语是根据人类的认知特点设计的语言游戏。谜面与谜底之间常常通过隐喻认知形成关联。谜底谜面关系的调控是谜语制作的关键。制谜遵循两个策略———关联与间离。其主要技巧是文字不重,倚重别解,谜目调节。谜面与谜底对应关系形式有合指式和分指式。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谜语?《辞海》这样解释:“用锻炼智力的、游戏性的简练语句,分为谜底与谜面,出谜者说出谜面、猜谜者猜出谜底。诞生于中国文明社会初期。既有民间文学作品,也有文人之作。”我自幼喜欢谜语,学生时代也喜欢谜语,长大后成了人民教师的我,也一样喜欢谜语。在教学实践中,我领悟到:谜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7.
谜语是一种有益于开启智力、拓展知识的文字游戏,雅俗共赏,老幼皆宜。谜语由谜面和谜底组成。谜面多是暗射事物的隐语,谜底就是暗射的事物。如“故居”(猜一著名作家),谜底是“老舍”;“麻房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打一食品),谜底是“花生”。  相似文献   

8.
教你猜字谜     
拆字提义法有的字谜谜面分为两部分,前后呼应,一气呵成。这样的字谜,前部分扣合谜底的字形, 后部分提示谜底的字义。遇到这样的字谜,先根据谜面的前部分初步推断出谜底,再对照谜  相似文献   

9.
陈学壮 《小学语文》2014,(7):121-122
读李峤的《风》,你会觉得很有意思。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看,诗就是谜面,题就是谜底。所以,先读题再读诗,就像先揭开了谜底再来读谜面一样。 不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从谜面入手,激发一个“趣”字,让学生来猜一猜那谜底。  相似文献   

10.
会意法即通过谜面的意思去领会谜底。如谜面“重逢”(打一字)。重逢的意思是“又见面”,合成谜底“观”字。也有的谜需要从反面去联想。这主要是从“反义词”方面去下功夫。例如谜面“生产必须出正品”(猜一成语),谜底是“不可造次”。  相似文献   

11.
在品类繁多的字谜中,总分式字谜是很有特色的一种。它与一般的字谜大不相同,是一则字谜之中包含几则分谜的字谜。一、总分式字谜的结构模式一般的字谜,由于其中不再包含任何字谜,只有一个谜面与一个谜底.总分式字谜却包含了若干分谜.总分式字谜,有它本身的谜面和谜底;被包含的各则分谜,又有各自的谜面和谜底,不过  相似文献   

12.
幼儿很喜欢猜谜语,因为猜谜语是一种有趣的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它不受时间、器材和场地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幼儿经常参加猜谜活动,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生活;既可以发展联想、判断的思维能力,又可以丰富语汇,锻练说话的能力。谜语都是由谜面(喻体)、谜底(本体)、谜目(打一……)三部分组成。谜面是巧妙地隐喻着本体的歌谣。谜底是实际所指的事物。谜目是连接谜面和谜底的桥梁,它对谜底的类属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3.
1、秋千格:谜底必须是两个字,而且射中后要倒过来读,才是真正的谜底。就像打秋千要荡过去再摆回来一样。比如,谜面是“节约能手”,打一行政区划名词,注明“秋千格”;那么谜底就是“省会”。“节约能手”“射”“会省”,谜底即“会省”之倒读。又如谜面是“今天”,打一国名;“今天”就是“本日”,谜底是“日本”,即“本日”之倒读。2、卷帘格:谜底必须是三个字以上,也要求倒过来读,犹如倒卷竹帘一般。比如,谜面是“教师师范”,打一学科名;谜底是“仿生学”,即“学生仿”之倒读。再如谜面是“到”,打一商业广告名;谜底是“应时名点”,即“点名…  相似文献   

14.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语。”组成歇后语的两部分,前一部分象“谜面”,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后一部分象“谜底”,是真意所在,两部分之间有间歇。人们习惯于把歇后语与成语结合使用,把成语作为一些歇后语的谜底。  相似文献   

15.
在谜语中 ,要数物谜的数量最多。这类谜语通常以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具体事物作谜底 ,用韵文的形式、借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描述构成谜面 ,谜面巧妙地隐藏着谜底 ,给学生提供猜测的线索和依据。语文教学中的猜谜 ,有别于其他场合的猜谜 ,它着眼于引导学生了解事物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同时在读谜、猜谜、编谜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一、读懂谜面 ,把握特点猜谜 ,实际上就是通过对谜面字、词、句的理解来揭示谜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读懂谜面 ,有了整体印象后 ,再指导学生一边读 ,一边想 ,抓住…  相似文献   

16.
灯谜拾趣     
元宵佳节有猜灯谜的习俗,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谜面多具文学意味,谜底或一字或一诗,情趣高雅。  相似文献   

17.
教你猜字谜     
调整法调整法就是对谜面中某些字的笔画结构或位置方向进行调整,从而得到谜底的方法。这类谜面中常出现“调”、“动”、“变”、“化”、“易”、“改革”、“倒”、“转”、“翻”等提示语。调整的方法有很多,或移动某一个字的笔画部件使它成为另外一个字,即谜底:或将谜面中某几个字的  相似文献   

18.
小 学语文第二册的第10课是两则谜语 ,这两则谜语的谜面和谜底是一种比喻关系 ,谜面是喻体 ,谜底是本体。教学这篇课文 ,除引导学生识字、学词、学句和训练朗读外 ,就是理解喻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猜谜的过程 ,是培养学生联想、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过程。因此 ,教学谜语要着重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猜谜 ,引导学生走进思维的天地。一、从谜面比喻和谜底事物的紧密联系中启发思维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处在发展阶段 ,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较低 ,而对于一些具体、生动、直观的形象 ,则容易引起注意 ,触发兴趣。谜语构思巧妙 ,表现谜底的手法多样 ,往往…  相似文献   

19.
猜谜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游戏,大人小孩都很喜欢。我在对幼儿的教学中发现,幼儿在猜谜活动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有的幼儿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他们会顺着谜面提供的思路展开想像、联想,寻找出谜底。当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对了谜底时,脸上流露出胜利的快感。他们对猜谜也会越猜越有劲。有的幼儿却处于被动、盲目的状态。他们不会留心谜面的含意,不加思索地乱猜,所猜的谜底与谜面毫不相干。由于多次猜不中,情绪便低落,  相似文献   

20.
论述字谜从谜面向谜底转换中的两种字形加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