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基于小学生英语学习中常见的语际错误、语内错误、策略性错误、诱导性错误等"错误生成"的案例分析,提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纠错策略:关注错误,增加正确输入,减少语际错误;宽容错误,指导流利输出,减少语内错误;合理纠错,避免汉英对等,减少策略性错误;科学预设,促进有效生成,减少诱导性错误。  相似文献   

2.
列举了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易出现的化学式错误、反应条件错误、物质拆分错误、物质判断错误、配平系数错误等典型错误,分析了这些典型错误的主要成因,提出了针对这些典型错误的有效矫正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对象错误概念的阐释和对象错误与客体错误、打击错误的比较,明确界定了对象错误的范围,便于司法实践中对对象错误案件的认定。笔者通过对对象错误的分类,明确区分了各种类型的对象错误,便利于司法实践中对对象错误案件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前预设错误,善于捕捉课中错误,善于课后反思错误。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做一种教育的契机,用资源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在数学课堂中,正视错误,显露真实的课堂;猜测错误,展现多姿的课堂;捕捉错误,生成出色的课堂;反思错误,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中,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出现一些失误。教师在教学中要正视错误,树立"错误资源"意识;预设错误,诱发"错误资源"的发生;捕捉错误,恰当选择"错误资源";设计"错误",巧用"错误资源"资源进行教学,让课堂因"错误"而显现智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聚焦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犯的各种错误,并结合英语中的错误,进行分类对比,并对两种错误世界性错误和当地性错误进行了一一介绍,把中国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归纳。提出世界性错误重要性远远高于当地性错误,希望英语教师可以给于重视。并在本章最后针对不同错误,给于了些不同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应该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捕捉错误,分析错误,利用错误"这一基本错误观的基础上,本文以课例为载体,用例析的方式,从"怎样的错误信息是典型材料""哪些维度分析错误成因""如何多角度利用与转化"等视角,提出"重错误的预设与展开""重错误的归因与分析""重错误的多角度利用"等观点。  相似文献   

8.
无论何时出现错误在人们心中就会产生不好的印象,殊不知,错误也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所以面对错误,我们要做到正确地对待,找出原因,总结经验,促进自身的进步和成长,而不是一味地惧怕错误的产生。当然错误在学习中也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就会产生各种错误,而面对错误,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即便出错也能使其发挥错误的价值是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如何利用错误资源,错误资源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做出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9.
错误分析理论研究是全面、系统地分析语言学习者所犯的错误,描述及解释错误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错误分析法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大学英语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常犯一些语言错误,Corder认为错误产生的原因可为为语际语言错误、语内语言错误及其他因素,这些都能构成大学英语学生语言错误产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错误”是一种资源,一种更真实、更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成熟。为了挖掘错误的教育价值,要用教学的智慧和艺术把“错误”转变成“美丽”。即:利用学生错误,生成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分享教师错误。教学风范因错误而充满教育价值:珍惜教材错误。培养批判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