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字说》是我国第一部以"虚字"命名的文言虚字专著,并首次全面运用"神情声气"理论研究虚词。《经传释词》是中国传统语言学史上一部杰出的虚词专著。两书都采用了比较归纳法、上下文联系法和推究本义法,而《经传释词》运用的"因声求义"法与《虚字说》运用的"因声求气"法则彰显了两书研究方法的不同特点,也体现了训诂学派与修辞学派不同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
《经传释词》是一部研究虚词的专著,在古代汉语虚词的研究史上,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因而受到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研究成果丰硕。本文从研究内容的角度分为七个方面,对此作了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3.
《助字辨略》、《经传释词》比较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字辨略》和《经传释词》都是古代研究汉语虚词的专著,它们在学术上各有所长。本文从两书的体例、撰著的出发点和目的、语法思想、虚词研究的方法、引据以及不足等五个方面对二者做了一个粗略的比较, 以便于大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两部专著。  相似文献   

4.
“爰”是比较古的一个虚词,在春秋战国以后的书籍中就很少用到了,因而其意义和用法也很难被人理解。直到清代,王引之才对虚词“爰”的意义和用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并撰其义于《经传释词》之中。文章就《经传释词》卷二“爰”的释义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指出了王引之在释虚词方面的三点不足。即义项当分而未分、误把实义当虚义和单字为训易歧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词史上,相隔600余年,均以小令独擅胜场的晏几道与纳兰性德相似多于相异。他们性格一致,多情而笃于友谊,真挚而忠于爱情,词作凄清委婉,“绮梦”含蓄。《小山词》和《饮水词》好象两个才华横溢、多愁善感的灵魂。本文试从作家所处的时代和他们的生平、思想以及作品的实际出发,对两位词人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6.
李甜 《文教资料》2014,(27):21-23
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是研究上古汉语虚词的一部重要专著。此书反映的虚词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众学者有很大的启发,对今天研究古汉语虚词有着宝贵的借鉴作用。王引之著述此书的目的,一是探究经书中语词的用法"窥测古人之意,以备学者采择";二是纠正前人对经书中语词的误释,达到"前人所未及者补之,误解者正之"。  相似文献   

7.
《词律订》是戈载的论律之作,惜已散佚。《词律订》一书是否完成在清代即存有不少争议。秦巘《词系》引录不少《词律订》内容,依据《词系凡例》推断《词律订》业已完成。《词律订》以订定万树《词律》为主要内容,间论及韵,与《词林正韵》可参互考订。《宋七家词选》是戈载撰写《词律订》过程中编订的,两书可互为补充。对戈载校定《词律》之评价应避免偏颇,既要认识到其贡献,也要察觉其不足。  相似文献   

8.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共运用了26个叠音词.每个词都光艳夺目、异彩纷呈,对刻画人物、烘托环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艳 《上饶师专学报》1991,11(1):12-16,21
《稼轩词》与《离骚》都悲壮、沉郁,气象万千;豪迈奔放,境界恢扩,都有吞吐八荒,笼盖一切之气概。都反映社会政治抗争,抒发人民群众的忧愤。《稼轩词》与《离骚》对中国诗歌发展都有重大贡献。《稼轩词》有意仿《离骚》;它常常称赞《离骚》,又每化用、挪用《离骚》语句,并大量以美人香草喻正人君子,以丑恶物事喻阴险小人。决不能说没有《离骚》就没有《稼轩词》。屈、辛二氏的身世、理想、遭际、才情、质性诸方面都酷肖,《稼轩词》之似《离骚》,既非刻意学习所致.亦非偶然现象,而是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一代学术大师王国维在词学方面拥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词学思想渗透在他的词学创作《人间词》及词学理论创作《人间词话》中。《人间词话》可以说是《人间词》实践创作经验的总结,它们共同见证了王国维在清末词学领域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清代训诂学家王引之《经传释词》一书的考证,认为此书以声音训诂为主要方法以诠释古代汉语虚词系统,全书以声纽系统“七音”划分为十卷,对于一百六十个虚字加以分字编次.通过对“如”、“因”、“以”、“舆”、“终众”、“羌”等条目的考证,认为此书运用声同义近的原则以考察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有许多条目破除了千年训诂的疑惑,具有创造意义.因此,《经传释词》以声音训诂训解虚词,是抓住了解释复杂纷纭的古代汉语虚词系统的正确方法,是一部具有创造性的虚词著作.此书也存在不少瑕疵,如过分信从声训,误以实词解作虚词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本事词》是清道光年问叶中芗所著,属少有的专门辑录“词本事”的词话著作,所辑材料对研究唐五代至金元时期的词有“知人论世”的参考价值。《本事词》的作者叶中芗比较重视以自己的标准编撰处理“本事”,在形成该著作特色的同时,产生了一些文献问题。为此,需要一一辩驳,以便更好地认识该书在词学批评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为第一部唐五代词丛编,《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在词学史上具有其特殊的地位。与《词录》比勘阅读,可以见出王国维词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其跋语中体现出王国维对唐五代词人的贬褒态度,成为《人间词话》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王引之、刘淇潜心研究,独力著述,以不同的学术视角和独立观点,不约而同地推动了虚词研究的历史进程,他们之间并无学术渊源关系。《经传释词》对于汉语语言学具有独特魁力。  相似文献   

15.
《词系》的编写虽以《词律》为蓝本,并为《词律》拾遗补缺、纠谬驳讹,但秦(?)于体例多有新创,“专以时代为序”,所收词调、词体规模远胜前人,甚至超过了《词律》与《钦定词谱》,是一部空前的大型词谱。此外, 《词系》就词有衬字,词中俳体,以及三声并叶为词、四声并叶为曲等许多词史上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对词学研究贡献极大。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化语言学的观点与方法对《秦腔》中的詈词詈语进行了穷尽式地整理和分析,总结出《秦腔》中五种基本的詈词詈语类型:以"侮辱对方家族血统不够纯正""与性有关""道德卑劣者及其行为""侮骂对方长辈""动物及其行为"等,并指出《秦腔》使用詈词詈语的特点,即詈词詈语使用人群较为多样,詈词詈语的使用场合较为普遍。并指出《秦腔》中的詈词詈语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可以为研究现代其他文学作品的詈词詈语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词论》勾勒了词至北宋的发展简史,历评前辈与同辈词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重要观点,强调词与诗别,在词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词论》意在为时人作词设立标准,故不可不要求严格;“别是一家”不仅在于词要协音律,更在于词的内容特色,着眼于词专主情致,长于抒情的特色;《词论》是苏词和柳词流行于北宋词坛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8.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和《王西厢》),是两部闻名中外的名作,历来研究者和研究文章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关于作者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艺术成就等方面,对于遣字、用词、造句方面的研究甚少。为此,本文就《王西厢》和《董西厢》里大量迭词的运用,从重迭方式的多样化、迭词集中的高潮、表情达意的丰富多彩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试图弥补这一遗憾。  相似文献   

19.
张昳丽 《文教资料》2006,(25):57-58
彭孙遹是清代词坛上一位杰出的作家,其才华让王士禛和朱彝尊都自叹不如,他的《延露词》清新俊逸,文采斐然。本文尝试从彭孙遹和妻子朱氏的感情入手,探讨《延露词》中爱情词的内容和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散花庵词》是黄昇的代表词作。与《花庵词选》相比,人们对《散花庵词》的关注相对较少。论文从黄昇《散花庵词》中的三类代表词作和词作特色等方面对《散花庵词》进行了分析,以期人们对黄昇的《散花庵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利于推进对黄昇词学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