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现代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洁 《科教文汇》2008,(19):278-279
杜威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即“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杜威主张“由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杜威认为一切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儿童有效的参与社会生活,并在社会生活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杜威的德育观念对我国的道德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宁 《科教文汇》2012,(31):16-17
杜威是美国古典实用主义的一位重要代表和集大成者,也是对中国抱有深厚感情的西方哲学家.本文通过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对杜威思想在教育目的、教育哲学思想等方面做出自己的理解,探讨杜威民主主义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方芳 《科教文汇》2010,(16):32-33
杜威是世界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有一句经典的、“难解的谜团”式的命题就是“教育即生长”。对于这个“难解的谜团”,笔者试着从生长、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概念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教育即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作为杜威命题的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4.
洪菲 《科教文汇》2008,(36):7-7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在历史上,杜威和陶行知都对此问题进行过论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虽然受到杜威的影响,但两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批判地吸收杜威的学说,并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5.
刘珊珊 《中国科技纵横》2010,(6):123-123,51
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命题对教育与生活两者间的密切关系作出了睿智的把握,其所体现的教育关注现实生活、构建可能生活、重视经验的积累与改造的内涵,对思考时下我国教育如何“回归‘生活世界”’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吸收杜威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对于我们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纵观杜威一生,他的经历曲折而详实,他的思想丰富而庞大,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作为杜威思想的梳理,我们便可以从中一窥杜威思想的脉络和思路。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一块厚重的基石,将帮助我们完成从传统向现代教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纵观杜威一生,他的经历曲折而详实,他的思想丰富而庞大,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作为杜威思想的梳理,我们便可以从中一窥杜威思想的脉络和思路.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一块厚重的基石,将帮助我们完成从传统向现代教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郝毅 《科教文汇》2007,(12Z):181-181
纵观杜威一生,他的经历曲折而详实,他的思想丰富而庞大,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作为杜威思想的梳理,我们便可以从中一窥杜威思想的脉络和思路。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一块厚重的基石,将帮助我们完成从传统向现代教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传入中国以后,即对当时以及其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不仅为当时的中国教育输入了新的气息,而且对当代的中国教育也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杜威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即"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杜威主张"由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杜威认为一切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儿童有效的参与社会生活,并在社会生活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杜威的德育观念对我国的道德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早期的幼儿教育,师承杜威的陶行知先生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思想,他主张"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在生活中寻找教育"。孩子们总有那么多的为什么,总是喜欢问个明白。在上科学教育课的时候,孩子们的热情总是那么高涨,但是所学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孩子们能够真正的领会、理解吗?答案不言而喻。所以在上科学教育课的时候,应尽量联系日常生活。越是密切孩子们的生活,越能够解答孩子们心中的为什么。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周身的事物和现象,给孩子们一个生活中的科学教育课。  相似文献   

13.
牛霄龙 《科教文汇》2014,(36):29-30
实用主义哲学有其深刻的历史来源,杜威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将培根开创的经验论哲学与美国自己的文化、宗教相结合,形成了自己庞大完备的实用主义思想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杜威对“经验”的新解释是其哲学思想中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也成为杜威教育思想的坚实的根基,其经验的概念、经验的方法所体现的开放性、连续性、交互性对当今的教育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新课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娟  冯静 《内江科技》2008,29(3):92-93
本文旨在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的基础上,解读杜威教育思想与新课改的契合,进而论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于新课改的必要性和指导意义,吸收借鉴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中国当前的新课改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还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都强调了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但是近年以来,教育与生活脱节日益严重,教育越来越变得"为教育而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渐渐地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为了未来的完美生活而牺牲了现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生活化教育的意义也越来越明晰。作为独立个体的幼儿,他们有独立性、自主性,将自主性贯穿于一日生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顾菲 《科教文汇》2009,(3):47-47
根据对杜威的“经验与思维”教育理念的理解,分析了经验与思维的关系,并且从思维的重要性这一点对研究性教学提出建议,避免其走入经验主义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杨晓会 《科教文汇》2013,(26):146-147
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需要有核心、有理念、有思想,来为之树立一个文化上的“灵魂”。我校倡导“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理念,即以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基础,以和谐的校园生态为途径,达到真正体贴与全面发展生命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9.
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传入中国以后,即对当时以及其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不仅为当时的中国教育输入了新的气息,而且对当代的中国教育也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杜威其人及他的十进分类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杜威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