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而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就结合我的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条件
  1、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表现的欲望,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教师应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关爱的互相信赖的“伙伴型”新型关系,成为畅所欲言的朋友,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营造积极的有利于学生亲自参与、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敢想、敢说、敢做,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新需要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新课改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学习带着浓厚的兴趣色彩,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出来,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即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老师作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思维活跃,“不吐不快”,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同时老师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从而在创设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笔者是新教材课改实验的第一线老师,在实践中,我用新理念充实了头脑,更新了教育观念,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课堂教学也有了几点可喜的转变。现简要论述如下:
  一、注重教材的可读性,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读的兴趣,采取各种不同形式的练读,达到正确、流利、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引导孩子们把文字变成头脑中的画面,甚至动手画一画。这样,不仅使文字活起来,更有助手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能力。
  二、提倡教材中的人文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把读文与生活相联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
  三、拓展教材的功能性,引导学生综合地学习语文。在阅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功能性这一特点,结合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如,朗读比赛、续编故事、选词说话、给课文配插图、给插图配解说词等形式,都受到学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特别是在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是当代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下面笔者就英语课堂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以能帮助英语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等能力的重要途径。回顾近几年来的高中语文课改实践,我们欣喜地发现,三维目标已经成为教师们教学的指针,教学资源的开发不再是一纸空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已逐渐在课堂中成为主流,课堂评价已向多元化方向迈进。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实践这一理念,我认为关键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前提的。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一堂课如果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讨论,去动手练习,那么这堂课就好像演戏一样,课堂这个舞台全被教师的活动所占据,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  相似文献   

6.
一、文化导入的内容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等。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愉快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在愉快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愉快中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必修的一门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拼音教学,学生机械地记,枯燥地读。教师的指导仅仅体现在领读上。教学多年来,我总结出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创造,我是这样做的:
  一、多彩活动--兴趣之来源
  低年级学生往往能一连几个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教室里听。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注意力只能维持15分钟左右。在教室中,如果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变的方法来学习,他们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上,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复习汉语拼音(声母23个、韵母24个、整体认读音节16个)。如果让学生背,再默写,他们会厌烦的,怎么办?我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声母,若不完整,补充,再按顺序读、打乱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如果韵母也这样做,那多枯燥呀,顿时,我想到--让一个学生念,我和学生们比赛,其中四人上来板演,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教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教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背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课堂学习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已成为一种新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也在逐步推进。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我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iPad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综合性单元学习为例,简述如何充分发挥iPad及时检测、提供学习资源包以及及时搜索的功能,带领孩子们走进元曲的世界,领略元曲的独特魅力,为语文教学如何有效融入iPad技术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正好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初步形成,并逐渐转向成人。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时期。那么什么是美育呢?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因此,音乐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13.
一、小学语文能力训练的意义
  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正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所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就是要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素质。这里要对语文素质作一全面理解。语文素质应包括:语文能力;做人的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情感、习惯;良好的思维品质及思维能力;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小学的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得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我所说的“四有”是指学生有动力、有计划、有习惯、有效率。
  一、有动力
  动力源自兴趣和压力,这是一个人进步大小的关键。学生对我的课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我得想法再给他们施加点压力。这几年我一直送毕业班,对初三的学生抽象的讲些道理不管什么用。得跟学生接触,得想法沟通感情。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后来我做了一个表格把我任教班级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分成了十类,包括:目标生、优秀生、潜力生、问题生、学困生、偏科生、关注生、进步生、退步生、特长生。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低段体育课中进行“自主学练”的探索”的课题实施一年多来,我觉得教师、教材、学生三方面都必须把握好,只有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向来想象力、创造力。
  一、体育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1、体育教师本身必须在脑海中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教师只机械地执行教案中所要求的课堂的“划一性”、“军事命令式”的教学,学生只能绝对服从;以及“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教学观念。而应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行列中去,充当一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角色,做好一个最好的“后勤服务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其中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巧用导语,使学生初入佳境
  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场锣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很快进入佳境。如在教学歌曲?渴望春天?时,我一进课堂就跟同学们说:“今天我们一起去树林,老师要请你们帮忙找回我最渴望的春天,可以吗?”有些同学已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你渴望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它在哪里啊?”我就笑着说:“你们想知道吗?”“想。”“那你们就要认真地听?渴望春天?这首歌啦!”“是!”通过语言的刺激,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好奇之心,使他们在好奇之中,全神贯注地走入音乐中。  相似文献   

17.
一、改良实验,拓宽教学路径,引导学生创新
  生物教材中并不是所有实验的材料、装置、方法都适合每个地区或者都是最优的。因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地主动调整实验,既体现教师个人的聪明才智,又使学生感受教师的创新精神,从而激励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编筐挝篓全在收口”。由此可见,每件事结尾工作的重要性,讲课亦是如此,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的引入,因为好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师重视对新知识的学习,因为它们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重视课堂练习的设计,因为它是发现问题,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方面;教师对课堂小结也很重视,到课堂小结的时候,教师引导的好,把时间恰当地留给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也是很好的课堂小结。只是由于前面应该重视的内容太多,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小结有时成了千篇一律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感受。”结果课堂小结就成了学生简单总结知识点的过场戏。有时是下课的铃声即将响起或已经敲响了,课堂小结便可有可无了。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小学数学中计算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对于每个人来说,仅在小学阶段学习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计算及其混合运算。任何学科的规律归结为公式后基本上都要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来计算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但是,我们发现了计算教学值得深思的现象,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等。而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并没有因此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我们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了计算教学的几个误区,并研究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因此,语文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