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任汉中 《档案管理》2020,(1):104-104
高尔基有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然而,在我进入档案工作领域后,却有了不一样的见解,形成了“档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新观念。于是,在新生的第一堂课上,我都会从“档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开讲,原意是在大多数为专业调剂生的现状下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原有认识基础上产生巨大的反差,从而提高档案专业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一个世纪以前高尔基就有过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他显然不会想到,如今,人类的进步已经坐上了“电梯”  相似文献   

3.
档案是人类文化的记录者和承载者,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它以内容浩瀚、博大精深,延续了人类的记忆,承担起了“记忆社会”的重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档案视为人类社会的“记忆”工具,将档案管理工作视为人类的“记忆工程”。为此,联系多年来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开展社会记忆工程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学会发现新闻赵阜有识者言:生活中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关键。新闻竞争说到底是发现的竞争。这是精辟的见解。“发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发现”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福利。人类发现了火,才能做饭和取暖;发现了...  相似文献   

5.
图示在纸质媒体中的功能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与形”具有超语言文字的叙述功能,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无论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还是从个人成长历程考察,“图与形”始终在伴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进步,“图与形”这种认知方式的形象、直观、便捷等特性,摆脱了文字符号的抽象性所带来的理解上的艰涩。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体在运用“图与形”传递信息方面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图画”、“图片”、“图示”,每个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状况、物质生活条件、科学技术水平和信息传播观念等相联系,三者之间并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体现出递进整合式的变化,对其充分…  相似文献   

6.
<正>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站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有力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这是中国为支撑和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与支持。  相似文献   

7.
“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是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民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社会的发展不是一种单纯的进步,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交相发展,互相促进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也称“华赛”)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反映世界和平发展,表现人类生存状态,展示人类命运情感的。一个可供全世界新闻摄影人平等交流的全新的平台。“华赛”无疑是中国新闻摄影与世界新闻摄影的良性融合。她诠释的是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让世界新闻摄影界对中国有了更多预期与关注。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进步是靠了人类自己创造的文化。文化积累得愈是丰富,人类进步得就愈是迅速。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向来重视文化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相似文献   

10.
编辑寄语     
《江苏图书馆学报》2011,(3):F0002-F0002
人们常说:“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人类进步的阶梯”、“终身教育的学校”、“专家学者的摇篮”,类似的溢美之词还有很多,在此就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11.
麦尚文 《新闻实践》2005,(12):28-29
访问者:麦尚文(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以下简称“访”) 被访者:徐列(《南方人物周刊》执行副主编,以下简称“徐”) 《南方人物周刊》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南方周末报系”打造的又一强势品牌。它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办刊宗旨,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的向善力量  相似文献   

12.
谭善明 《新闻通讯》2010,(11):36-38
一在历史上,媒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特别是互联网的产生与兴盛,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如福柯所言,“求真意志”一直伴随着知识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在电子媒介时代,“求真”完全走向了“求虚拟”,在形而上学大厦崩塌之际,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感性生存的空间,观看、体验代替了思考、实践。  相似文献   

13.
林新 《新闻界》2006,(6):89-89,84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新闻传播活动自然也必须以“人”为根本。一切新闻传播活动首先必须是在重视生命存在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需求,尊重人的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上才能展开。新闻人生命意识和人本思想的强弱之分最终体现在各自的采访行为和报道文本中,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不可能不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即使最早的蒙昧时期人类也不曾放弃对健康的追求和努力。区别只在于这种追求和努力的深度和力度。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的改善,人们自然比以往更重视健康。一些忽略自身健康的人,在突然遭遇一场大病之后,才顿悟人生是一个变数。这个变数的最显著的转折点在于健康的状况。所以有人又把健康比喻为“1”,而把人类所有其他的追求都比喻为“0”。失去了健康的“1”,后面再加多少“0”,结果都只能还是“0”。而有了健康的“1”,再加其他的“0”,这个“0”才有意义。 新世纪人类在健康问…  相似文献   

15.
时间观念与人类社会进步的脚步始终如影随形,从循环时间观到线性时间观,乃至现代社会的钟表时间观和新时空观等,都可以看到时间观念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大众传媒时间”是当今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观念,休闲是一个贯穿始终却又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类活动,本文从时间观念考察“大众传媒时间”对人类实现休闲理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又有提议调整公共厕所男女蹲位比例,向西方国家学习“厕所平权案”用以解决“女公厕永远排队”的现象。这无形中在提醒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平等”里的不平等,表明社会管理者在制度建设时忽视了男女的差异,深刻地反映出了人类的不平等基础,也由此说明文明的进步既是以男女的相互平等为基础,也是以男女相互尊重为前提的。貌似平等的不平等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语言的运用和研究,人们都希望好上加好、精益求精。这是理想的召唤,历史的共识。当然,这“好”,这“精”,会因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有不同的水平,不同的质量。然而,今天的情况,似乎发生了某些变异,很值得我们重视。 在“好”和“精”的价值取向上,本应以客体的期待为指认,以本体的积淀为基准,以主体的责任为依托,以精神的升华为目的。这样,才会有真正的人生价值,也才会有真正的传播价值。可是,目前却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只以主体的满足为尺度,一切都归结为“自我感觉良好”,根本不用…  相似文献   

18.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改造灵魂的工具。”……这是一些伟人、名家对书的作用的评价,也是告诫我们,出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确保图书的质量,以利于传播、积累科学文化知识,推动人类和社会的进步。然而,我们现在图书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美国经验派研究相比,批判传播学派显然还处于一种较为“边缘”的地位。在以“利益”与“效益”为主导的当代社会中,批判学派的大师们更像是孤独的行者。他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高举着理性的旗帜,对现代社会的诸多弊端发出猛烈的批判。在人类为所谓的、表面的“进步与繁荣”沾沾自喜之时.重新反思批判学派的观点,不能不说是一种理性的必要。也正是基于此,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籍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如果把古籍比作书籍里的“酵母”,古籍文创就是书籍里面的“营养面包”。广大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响应国家“让古籍活起来”的号召,开发古籍文创精品,使古籍以文创的新角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