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听,彝族小朋友请我们去干什么?”老师情并茂地范唱歌曲第一段。生:“做游戏。”师:“要想和彝族小朋友做游戏,必须要合着这首乐曲的拍子进行。”老师边说边放歌曲,然后走到画好的方格前说:  相似文献   

2.
经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很喜欢做《黑猫警长》的游戏。抓住幼儿这一心理特点,我在班上开展了“争当黑猫警长”的活动。我告诉幼儿:老师要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当“黑猫警长”,“黑猫警长”是专门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的,平时小朋友有什么事可以报告他,“警长”每周选换一次。这一活动,培养  相似文献   

3.
心中的秘密     
那一天,我照例带着小朋友们做游戏。有个孩子提出要玩“丢手绢”的游戏,我非常高兴地同意了。由于不久前刚做过手术,我就让保育员带着他们玩开了。  相似文献   

4.
我以前上体育课,总是这样三个环节:开始部分,小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上进行队列练习。接下去就是让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学做动作,大部分幼儿站在旁边等着,个别调皮的幼儿就“自管自”了。最后总是分两组游戏,小朋友是看人家做游戏多,自己做游戏机会少。所以,每当听到是上体育课时,小朋友会皱起眉头,有的还会说:“又是体育课!”这个学期我怀着试试看的心情,以体育游戏形式为主上体育课。如上“挥臂投准”课,一开始让  相似文献   

5.
一天,我带幼儿做“跳水运动员”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练习从高处往下跳的能力。小朋友听说做游戏都高兴得跳起来,个个都想当“小跳水运动员”,跃跃欲试。我向他们交待了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后就让小朋友一个接一个的从二十五厘米高的“跳台”上往下跳。轮到廖梦婷小朋友时,她慢慢地、小心地上了“跳台”之后,她没有像别的幼儿那样从上面跳下来,而是扶着“跳台”迈下来。看到这种情况,我问她:“你怎么不跳下来呀。”她冲  相似文献   

6.
送礼物     
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常常会用错量词,如把一块蛋糕说成一个蛋糕。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小朋友做《送礼物》的游戏。游戏时,要求小朋友讲清“送多少什么东西给某某人”,如“我送一条鱼给小明哥哥”,“我送三只苹果给小红姐姐”。只有说对了量词,别人才接受他的“礼物”。通过反覆做这则游戏,小朋友们分清了量词,丰富了知识。  相似文献   

7.
冷处理     
我班上有个小朋友喜欢哭,而且哭起来没完没了。一次为点小事她又哭着要我送她回家,我走过去哄,她根本不听。后来我用稍为严厉的语气制止,她反而哭得更厉害了。我“生气地”把她“冷”在一边,去组织小朋友游戏,连看也不看她一眼。过了一会儿,她却主动跑过来,拉拉我的衣角小声地请求:“老师,我不回家了,我要做游戏。”“冷处理”取得了好效果。当然,这种方法不能滥用,应适可而止。  相似文献   

8.
我儿子靖宇4岁半,好动,爱玩。他对奥特曼的故事特别痴迷,经常说:“我要做奥特曼!”我们也鼓励他要像奥特曼一样坚强、勇敢,有同情心。靖宇常常和小朋友一起练习“打架”,这是一种男孩子之间的奥特曼练功夫的游戏。主动发出请战书的总是我儿子。很多时候,别的男孩子也会和他打闹一番,当然有大人在场看着。可是慢慢地我发现,最近院子里的小朋友都不要和我儿子玩了。是儿子“武功”太强了,别的小朋友总是受欺负吗?还是别的小朋友不喜欢打打杀杀,而喜欢平和的游戏?我很奇怪。有的小朋友的家长看到我儿子意气风发的样子,总是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其…  相似文献   

9.
一得集     
秋天一到,树叶纷纷落下。游戏时,我带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做“小树叶”游戏,老师做树妈妈,小朋友做小树叶。我戴上事先准备好的树干头饰说:“哎呀,你们怎么不像树叶娃娃  相似文献   

10.
我不当老鼠     
一天下午,我组织小朋友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我先讲了游戏规则,然后请小朋友一起来做这个游戏,为了让小朋友掌握游戏的要领,我先扮猫。于是,我给自己戴上猫的头饰,然后再一一给小朋友戴上老鼠的头饰,当戴到杨蕊函小朋友时,她把头扭向一边,然后说:“我不当老鼠。”  相似文献   

11.
“治”牙病     
上语言课时,我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扮小医生,小朋友是我的“病人”。“病人”一个个来看病,各人说的病情都不一样。谭广志说:“医生,我是牙痛,怎么办?”我叫谭广志张开嘴巴,一看牙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四年冬,我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天津实习时,看了河西区第三幼儿园大班与小班混合的一次体育活动,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活动内容是做两个游戏,一是“请客”(邀请舞),一是“切西瓜”(竞赛性游戏)。大班的小朋友对这两个游戏都比较熟悉;小班的小朋友只接触过“请客”,对“切西瓜”很生疏。做请客游戏时,两班的小朋友大小间隔地拉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仅就应用题启蒙教学问题从三个方面谈几点做法。作好准备 1、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和算式说话,初步培养学生口头叙述数学问题的能力。如在教1和2时,我先引导学生看书上的图说一句话:“圈里有一个书包”,“这里有一所学校”,“学校的屋顶上插着一面五星红旗”,“两个小朋友上学去”等等。到教2+1=3时,再逐步引导学生看插图说两句话:“有两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来了一个小朋友。”随着老师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答:“一共有3个小朋友。”进而要求学生连起来说三句话:“有两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来了一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三个小  相似文献   

14.
在和小朋友一起做“老虎下山”的游戏时,我和几个小朋友扮老虎,其余的扮小动物,大家玩得兴高采烈。涛涛小朋友扮着神气的小猴子,竟然向我这个“大老虎”挑战,我装着生气  相似文献   

15.
拉勾勾     
我班有个小朋友名叫(王莹(王莹),她什么都好,就是每天早上入园时要闹情绪。 一天自由活动时,(王莹)(王莹)和几位小朋友做游戏,嘴里还不停地念道:“拉勾勾,拉勾勾,说的话,不许变。”见此,我灵机一动,走上前去对(王莹)(王莹)说:“老师也跟你拉个勾勾。”一听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会遇到意外发生的事情。一次,我做体育观摩活动。活动进行到高潮时,为了帮助孩子调整运动负荷,放松一下,我们玩了一个过渡游戏“听鼓声学老师变动作”。大家听着鼓声学我做动作,这时雪峰小朋反却开始学狗熊爬,装狼吓唬小朋友,他的动作总是和我的不一样,引得小朋友和观摩的老师哈哈大笑。他更得意了,开始乱跑,逗小朋友,游戏有些乱了。当时我很着急,思路也被打乱了,怎么办呢?我想,既然他要表现自己.要引人注意.那我就满足他的愿望。我稳定一下情绪,变游戏为“听鼓声学雪峰”。他一听,先是停了下…  相似文献   

17.
今天下午我带小朋友进行户外活动,教幼儿玩“贴人”的游戏。可孩子们到了场地上后,有两个小朋友在墙角边发现了两条蚯蚓,并一下子喊了起来,接着许多小朋友也都围了过去,有的叫,有的喊,有的直拍手,还有的要用脚去踩,吵了起来。我忽了,连忙大声说:“小朋友,我们要玩游戏了,快来排好队。”可是他们理也不理,我去拉他们,可谁也不听我的。我急得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指导老师陈老师来了,她了解情况后,到办公室里拿来了一个小盒子,把两条蚯蚓装进了小盒子,并对小朋友说:“这是蚯蚓,等玩过游戏后,老师再给你们看,还要告诉小朋友,蚯蚓有什么本领。”这下小朋友可高兴了,很快排好队,玩“贴人”的游戏  相似文献   

18.
快乐猜谜     
游戏准备:一只用来计时的表游戏开始:抽(chōu)签选出一个小朋友,让他来猜谜。先请他到外面去。大家轻声商量,选出一样大家都熟(shú)悉的东西,比如“滑板”。把外面的小朋友请进来,好,计时开始!大家开始围绕(rào“)滑板”讨论,但要注意了,讨论中不能出现“滑板”这个词!“他滑得棒(bàng)极了!“”注意平衡(héng)!”“我不小心把鞋给磨(mó)坏了!”……猜的小朋友只能听,不能提问。1分钟后,他要立即报出答案“:自行车!”哎呀,不对,错了!换一个小朋友继续做游戏。猜出1个谜,加1分。快乐猜谜@天源 @张艳 @李勇智…  相似文献   

19.
顿号     
我的名字叫顿号,形状是“、”,有的小朋友说我长得像芝麻,还有的小朋友说我长得像瓜子,真聪明,因为我的小名又叫“瓜子点”。可我总爱把自己幻想成在句子里跳舞的小精灵。我是表示句子里语气稍微停顿的符号,我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把句子中那些并列的同类词分隔开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像一个节奏轻快的小音符,让整个句子充满了音乐感。你们看:(1)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唱歌、跳舞、做游戏。这句话中的顿号,表示“唱歌“”跳舞“”做游戏”这三个词在句子中间是并列的词儿。(2)我们做题时要认真读好各个题目的序号。一、看拼音写词语。二、按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问一名小朋友,“你长大后想要干什么”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被小朋友的想法吸引住了,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时,观众笑得东张西歪,认为小朋友无知可笑甚至自私。林克莱特并没有将小朋友的话打住,而是继续问小朋友,“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小朋友真诚地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多么天真烂漫充满传奇色彩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