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改革开始以来,课堂的“完整”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纵观传统的《自然》教材,就编排来看,每一课分得很清,知识体系为主的印迹十分明显。一节课,学生围绕目标,做了实验,得出了结论,就算得上完整了。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编排体系等等都发生深刻的变革。对“完整”的重新审视和科学理解,有助于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有效地指导实践。所谓“完整”,并不是指具体一节课教学环节上的完整。就科学课堂来看,其含义非常宽泛。这里仅从教学目标的完整性和学生后继学习的完整性两个角…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义务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使用,给小语文教学吹来一股清新的改革之。许多教师正以新课程理念创新课。但是,我们总感觉不少“新课堂”多关注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而略了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凭借———本,有的课脱离文本,有的课甚至放文本,夹杂着一定程度的肤浅、浮。由于教师忽略了“钻研教材”,表出这样一些弊端:———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科学,难操作。有的课随意拔高或降低要求,的课机械地将目标分为“知识与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三个维度来表述,导致一节课结后,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没有教…  相似文献   

3.
张东锁 《甘肃教育》2008,(21):21-21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主要途径,而新的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数学课堂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主要取决于教者对课堂活动的预设和课堂上对学生的组织和引导。这里,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三角形内角”一节课的教学实践为例,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义务教材十一册《自然》第19课《卵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取舍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变从前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科学课程标准理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想象,做到了“老课新上”,即在老教材的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流程为:卵石的成因;认识岩石的风化过程,同时进行验证性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河水的搬运作用;指导学生认识磨圆的作用,并进行验证性实…  相似文献   

5.
马玉莲 《家长》2023,(8):160-163
<正>起始课是指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某一领域的第一节课,以“意义”建构为核心,使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初级概念(也叫起始概念)。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始课位于一个单元的第一节课,后续知识均以此为“地基”,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构成新的知识内容,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起始课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对后续知识体系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教师对起始课教学的重视,对后续整个知识体系延展性、系统性、完整性的搭建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不断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发展学生智力 ,将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对“说”的训练重要性的认识。 通常 ,往往以学生在课堂上敢不敢说 ,说的好不好 ,作为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 ,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这节课就可望获得成功。反之 ,如果课堂上学生发言寥寥无几 ,语言不完整 ,不准确 ,词不达意 ,这样的课说成功那就不太现实。为什么人们要以“说”作为评价一节课的重要标志呢 ?这是因为“说”…  相似文献   

7.
一是教对。就是要求教师全面完整地把握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既有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还要求教师课前准确地解读教材和教辅资料,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科学把握教材体系和每一节课在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把握单元与单元、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同时注重课堂育人目标,保证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正确、完整、不出错。  相似文献   

8.
去年,听过一节课《我是一条小河》。这是一节在“全国语文教学艺术课堂观摩大赛”中获一等奖的课,也是颇有争议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上,教师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融入课堂。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浅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日前,孙治中老师上的一节四年级第八册中的《军神》一课,较好地体现了课堂教学目标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教学设计为课堂上创造性教学提供支柱,做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开放和生成为本。他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即兴地发挥和创造,超越了预设的目标,使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就以《军神》一课为例,从孙老师在课堂上的三次“跑题”来谈一下课堂教师中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犤课堂纪实1犦师:从刚才同学们汇报的课前收集的材料中,可以…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 ,可以说 ,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的目标、职能就不可能实现和存在。因此 ,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 ,把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作为实验工作重点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教学过程”明确提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刘莹 《辽宁教育》2015,(7):15-16
数学课堂教学不应该贪多求全,要尽量排除一些形式的、不必要的、闲散的东西,把多维深刻的教学内容以凝练、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教师教得简单,学生学得轻松。一堂好的数学课,其实也就是一堂“高效”的课堂教学。一、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目标明确了,教学才有方向。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倡导“简单明了”,凸显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晰地领悟到“在学什么,又是怎么学的”,保证数学课堂特有的教育功能的发挥。这样的课堂,才有“数学味”可言才能体现数学本色。如教学《5的乘法口诀》一课。  相似文献   

12.
<正>一、新的时代呼唤深度学习统编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在浙江省的推行以来,不少一线高中历史教师发出了“时间都去哪了”的困惑。作为纲要,教材在编排上更注重体系的完整性、视野的广阔性,史学理论的前沿性。但教材在一节课的容量上也凸显了知识点的密集性、时间跨度的长时段性。一节课内,教师如果将课本知识全部呈现,时间往往不够用,而学生在走马观花的听众角色下,  相似文献   

13.
高校创新创业课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对分课堂注重内化和吸收的过程,将讲授和讨论科学地结合在一起,符合创新创业课的教学需求。在课程中使用对分课堂,不仅为教师提供了高效的教学方法,也给予学生更多空间提升创业素养。具体描述了创新创业课程按照对分课堂模式进行编排的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1~2期上看到梁爰如老师的文章《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初探》(以下简称“梁文”),文中多以初中历史七年级《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为例,说明不同理念指导下教学目标设计的差异及其知识结构的整合。这节课是学生进入历史课程的第一节课,诚如梁文所言:“关于原始社会情况的教学内容,时间久远,概念较多,内容枯燥,  相似文献   

15.
王秋月 《考试周刊》2011,(58):169-169
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学生反映该课“抽象”、“枯燥”、“无味”,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之兴趣不高,因此教师要把这门课程教好,让学生自觉地喜欢上这门课程,更快地找到学习哲学课程的乐趣,让沉闷的教学课堂变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6.
津门园丁谱     
1988年9月,全国优秀自然课观摩邀请会在山西太原揭开帷幕,一节《树叶和人》的自然课,引起轰动。大会专家评议组一致认为,这是“全国最高层次的课”。这节课的主讲人即是天津市二师附小的路培琦老师。会后美国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教授来信称赞“这一课是作为介绍‘全球性的思考’的极好开始”。这一节课的教案、课堂纪实发表在《小学自然教学》上,引起了全国性讨  相似文献   

17.
《建筑结构》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如何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几年来笔者分别承担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5年制、(3 2)年制、2年制等不同层次的《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任务,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一、对《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目前,《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存在以下三点问题:1、教师在教学中对《建筑结构》课的教学目标尚不能准确定位。由于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还不够深刻,使得《建筑结构》课的教学目标不是十分明确。有的教师认为既然高职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教学就应该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在《建筑结构》课的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却忽视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色;而有的教师又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只重视岗位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理论教学,这必将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有机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是摆在结构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2、学生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深,在学习《建筑结构》课时缺乏主动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版本的新教材越来越适合学生的科学学习和自主探究了。如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这一单元的课程就安排得非常好。为了探究这一单元里面的小动物,首先安排了一节《寻访小动物》的准备课,到校外去搜寻小动物,熟悉这些小动物;然后安排蜗牛、蝗虫、蚂蚁等小动物的观察探究课程。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也编排得恰到好处。教师在课前要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规律和教材中探究活动安排的逻辑性,才能做到合理使用教材,循序渐进地主导学生的探究活动,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是教过多年《自然》的自然教师,现就新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标(2022年版)》的颁布,进一步阐明了科学的课程性质和落实科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突出了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该研究基于“综合实践”的课程性质,以小学科学“动物的一生”章节为例,提出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生命观念的初步构建策略。依据《科学课标(2022年版)》进行阶段性目标分析,制定基于科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行教材内容分析和科学概念框架构建,聚焦本章教学重难点设计问题驱动教学,彰显课堂文化生成,促进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建构。通过鸡卵结构的观察及胚盘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基于“探究实践”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饲养蚕宝宝,并观察记录成长过程,对生命的繁殖和延续有一定的认识,加深对生命历程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责任意识和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20.
栾海军 《科学课》2009,(6):39-39
《杯子变热了》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一节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探究热传导的现象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按照课本顺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都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前几天听了一位教师的课,我发现本节课的“活动准备”这一环节值得商榷。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教师按照课本的顺序先让学生用手摸一个盛凉水的杯子,学生觉得很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