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竿走江湖 《钓鱼》2007,(1S):16-17
许多喜欢野钓的朋友都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一水域,在冬天(初春)的某一时节,不断有大鲫甚至难得一见的超级大鲫出水。更为惊奇的是,不管什么人,无论钓技如何,都能钓得到。而在这一时段以前或过了这一时段,无论你水平多高,钓技多好,也难得再钓上一条。为什么这一时节能钓上大鲫。而其他时间就很难钓上呢?这一时节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吗?怎么把握这一时机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任志新 《钓鱼》2006,(2):13-13
我们习惯把1.5米水深作为基准,把大于2米的深度称作深水。那么在深水中搓饵底钓大鲫,鱼讯是否与浅水一样?请看本人近来三次出钓的实践。在打本次“瑞宝杯”混合鱼比赛的前一周,我去建塘江水库调标,听一钓友说“:奇怪,那里的大鲫吃口动作都是抬标。”当时我听了并不以为然。2002  相似文献   

3.
松涛 《钓鱼》2012,(2):26-27
在上斯的“冬之鲫”专题中,我们已经为您介绍了在不同水域中如何钓鲫。然而在冬钓鲫时,总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情况,所以我们在这期为您总结了众多作者冬钓鲫鱼的经验,争取让您在这个冬季,尽享钓鲫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钟春 《中国钓鱼》2018,(2):35-36
钓事中,曾有“四季春秋好钓鱼,冬至过后难钓鲫”这样一句谚语来说明常年一旦进入小寒的隆冬时节,少游懒动,食不贪馋的鲫鱼也更难钓获。不过,凭笔者多年的经验,这时候,要是从塘堰水库转战到一些平时很不“起眼”,极少有人垂纶的小溪,只要择时选点和钓法得当,不仅能钓有所获,还都是些个体大鲫。具体的施钓办法,可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考虑确定:  相似文献   

5.
寒露到立冬这段时间为深秋,“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秋雨即穿棉”说的就是此时此刻。那么,在此冷暖交替、寒意渐浓的时节垂钓鲫鱼要奔向何方呢?实践证明,此时钓鲫一定要将钓竿伸向浅滩处。下面便围绕浅滩说一说深秋钓鲫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6.
王大友 《垂钓》2006,6(5):24-26
在笔者的印象中,即使在钓鲫旺季。岸边钓竿林立,也只有少数几位钓友会频频上鱼,而其他人只能望竿兴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相信看了下面的水库钓鲫秘籍,一定会为众多钓友解开心中的疑惑,带来更多的收获和钓鲫鱼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拉小米     
张炎冰 《钓鱼》2013,(10):23-23
拉饵的出现是因为钓快鱼,减少手上饵时间,可是它有个缺点——鲫鱼往上跑。本来不管大鲫、小鲫都是沉底咬钩,但钓着钓着小鲫离底了,之后离底越来越高成了钓一标深。拉小米是由拉饵得到启示,由河南钓手在实践中创造,专用于底钓鲫鱼的一项技术。以鲫鱼为唯一对象鱼的“钓王杯”共进行了七届,至1999年的前五届比赛都是搓饵钓底,最高时速137尾。2000年,  相似文献   

8.
浑水钓黄颡     
任志新 《钓鱼》2004,(20):29-29
黄颡在江浙一带俗称“昂刺”,背鳍、胸鳍长有三根硬刺,是溪水中的小霸王。其肉质十分鲜美,是目前市场上高档经济鱼类。平时黄颡单独活动,所以野钓时往往偶尔钓获。由于它们只吃荤不吃素,笔者近几年用商品香饵悬坠钓时,还未钓起过。但事情也有例外,近日一次山塘野钓鲫和溪哥,却用“疯钓鲫“香饵钓到一尾。  相似文献   

9.
李斯  孙建波 《垂钓》2007,7(11):9-9
“飞”牌全国钓鲫精英赛在跨越了30多个省、市、地区,历经40多个分站赛后,终于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总决赛。10月1日,比赛在秦皇岛翠岛庄园钓场打响,130多位钓鲫精英为争夺钓鲫段位的荣誉而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若您想去某钓场参加一场钓鱼比赛或者游钓,是否会担心?找不着路怎么办?没地方住怎么办?想练竿怎么办?若您已经到达钓场并安排妥当,是否会担心?不知道水情鱼情?不知道饵料怎么配?不知道向谁请教?《钓鱼》2012年度全新打造“钓场走笔”栏目,搜罗国内各大知名竞技钓场,诚邀赛场冠军为您揭秘在各大钓场的夺冠细节,您的疑虑,我们为您解答——  相似文献   

11.
东子 《中国钓鱼》2001,(6):35-35
第七届“钓王杯”钓鲫高手赛”总决赛将于本月9-10日在北京稻香垂钓园再擂战鼓。群雄逐鹿,“钓王”之争在所难免,又是一番龙争虎斗。当今竞技钓坛谁来称王夺冠?“钓王”金杯属于谁?在此笔者妄加揣测一番。  相似文献   

12.
冬钓用小钩     
在多年的冬钓中,笔者发现钩子大小是导致有动作不中鱼的重要原因。老祖宗传下来的“钓鲫有三巧,竿软线细钩子小”谚语不是句空话,用在冬天钓鲫鱼上会有特别突出的效果。而笔者却发现很多钓友使用的钓组都偏大,尤其是使用的钩子更是偏大。  相似文献   

13.
张炎冰 《钓鱼》2004,(14):32-32
“调4钓2与调5钓2,都是钓2目,是浮标确定了调目,还是根据鱼情设计调目和钓目7”有此疑惑的钓手不在少数。我注意到您在第七届“钓王杯”和第四、第五两届“海狮杯”比赛中钓底用的都是13目长标尖浮标,调4钓2。虽然您的成绩很有说服力,可总是避免不了空竿。请问,空竿率与浮标的调目和钓目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运哥 《垂钓》2009,(1):34-36
不知您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手竿钓组一定要用双钩,而不是单钩呢?不是常听人说“单钩钓鲤”效果好嘛!可为何使用单钩作钓的人却少之又少?想知道答案,就得从实战与理论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一些从事野外垂钓的钓友,既为钓鲫的浓厚兴趣所吸引.又为某些方法不当而困惑,显然.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钓鲫技巧,是钓好鲫鱼的有力保证。特别是钓组结构对于钓鲫的适应,显得尤为突出。现将一种适合钓鲫的钓组结构和盘托出,与广大钓友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1月14日,由北京市瑞桑文体传播中心举办的周日“差点”钓鲫赛,在上地垂钓园如期举行。 何谓“差点”赛?原来,瑞桑文体传播中心的钓迷们,在多次参加竞技比赛后,发现不少水平一般的钓 一手,因获奖得名次 无望,渐渐失去了 参赛的兴趣。怎样 使广大的钓鱼爱好 者不再视竞技钓为 畏途,进而使他们喜欢参加竞技钓,使竞技钓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呢?他们设计了一种计分、奖励办法与众不同的“差点”赛。这种比赛方式,可以为新手鼓气壮胆;为参赛失利的钓手再参赛提供实际的支持,对参赛获奖的钓手想再次获奖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范宁 《钓鱼》2008,(8):6-7
2008年4月29日~30日,第二届“宝飞龙杯”全国钓鲫PK赛在威海张村阳光垂钓基地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山东、江苏、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广东等地区的158名垂钓高手,共同切磋钓技,交流友谊,在为期两天的钓鲫专项PK赛中,展现了精彩的垂钓技艺,为广大钓鱼爱好者奉献了一场极具观赏性的“钓鲫龙虎斗”,为丰富和开拓新时期的竞技垂钓思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任志新 《钓鱼》2004,(9):15-15
钓鱼讲究的是钓位选择是否得当、钓法使用的是否对路、饵料调配的是否恰到好处而非急急忙忙地打窝、匆匆忙忙地下钩以及冒冒失失地扬竿。这不,本人在猴年的首次出钓,无意之中竟然后发制人、美梦成真,解歇竿近两个月的钓瘾,长竿悬坠钓冬鲫喜获大丰收。  相似文献   

19.
每年入冬后,我国各地气温下降明显,但在华南气温仍然有15℃上下。此时,除了耐寒性较强的鲤鱼和鲫鱼,还活动和觅食较积极外,其他类鱼,都潜到深水越冬了,不好钓。所以在南方,冬天主要垂钓对象鱼鲤鲫,有谚语“四季春秋好钓鱼,入冬天寒钓鲤鲫”,说明冬天即使天气寒冷仍然可以钓鲤鲫,这是钓友的共识。经笔者多年实践,南方冬天钓鲤鲫,用蚯蚓做钓饵,效果特别好。  相似文献   

20.
田尧 《中国钓鱼》2001,(9):35-36
第七届“钓王杯·钓鲫高手赛”决赛举办得圆满成功,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比赛成绩真实、准确,裁判工作认真、公正。 “钓王杯·钓鲫高手赛”自1995年创办以来,每一届都对裁判工作给以足够的重视,这次还应加一个“更”字。赛前,主办单位《中国钓鱼》杂志两次召集总裁判长们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