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过去的中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百柯 《云南教育》2007,(B08):41-45
浙江学者傅国涌对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思慕已久。20世纪20年代初,夏丐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等人曾在那里任教,留下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段风流。对做过乡村中学教师的傅国涌来说,那是他心向往之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的读书方法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著述丰厚的作家,也是“五四”以来的著名学者.他在欧文诗歌创作、文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研究部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那么.他是怎样读书学习的呢?朱自清读书学习有两个特点.第一,他读书极善利用零碎时间....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作为作家、学者,万千青年所景仰所追随的导师。他不但赶着时代向前进,也推着时代向前走,他不但同青年向前走,也领导青年向前走,他是"五四"新文化活动的倡导者,也是实践者。在朱自清的创作中,他的散文广为人知,但新诗论者却不及散文。本文拟从创作风格、创作形式以及其新、旧诗的对比三个方面来阐述朱自清的新诗创作。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在20世纪的文学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他的散文不同于其他文学家,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他散文的艺术美。朱自清散文的感情真挚自然流出,整体的结构较为严谨,加上生动活泼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朱自清的散文被人们称为"充满着诗情画意"。细细品味,语言的独特运用无疑是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独特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朱自清多篇散文进行展示学习,可谓是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着重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他的作品文字质朴、蕴意深刻、风格沉郁,深受当时及后来学者的推崇。其中,著名的散文《背影》是朱自清的代表作。通过对《背影》的写作背景、主题、文笔的解读,了解作者写作的心里路程,体会作者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描写的伟大的父爱。  相似文献   

6.
卢谦 《江苏教育》2007,(7):30-30
朱自清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学者,他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在清华大学除了担任中文系主任外,还开设了《中国文学史》《现代文学讨论及习作》《中国文学批评》《文辞研究》等十几门课,朱自清先生工作非常繁忙.他又是怎样备课的呢?  相似文献   

7.
拉毛 《青海教育》2011,(7):30-30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作家中比较注重古代修辞理论的学者,因此,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朱自清在《文学与语言》一文中说:“比喻在口语中我们常常用到它,但在文学中,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更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是优美的艺术品,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文笔独树一帜。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也正是朱自清散文的独特之处。他融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文化于一体,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天空中,繁星闪耀,而朱自清是其中特别显眼的一颗。他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有着革命斗士的气节。毛泽东主席曾说:"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现代教育家杨振声评价朱自清道:"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先生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他的作品文字质朴,蕴意深刻,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传世,像《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朱自清先生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江都县。六岁那年随家人迁居扬州,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朱自清先生从小读私塾,继承了父辈的家学渊源。江南古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少年朱自清平易的性情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这些都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他后来的诗歌与散文创作中。1916年,十八岁的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先生是散文大师、著名诗人和学者,然而,终其一生的职业则是教师。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全都倾注在教育上了。在朱自清先生的众多著作中,有他撰写的5首校歌和4首清华大学年级歌。这些歌词,充分表达了他不同时期对莘莘学子的勉励之情,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1920年,朱自清从北大哲学系毕业后,回到故乡扬州,到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任教,并担任教务主任。他想在这所学校有所作为,以报桑梓,于是他义务为学校写了一首校歌。这首歌只有十句:“浩浩乎长江之涛,蜀  相似文献   

12.
周美兰 《学语文》2007,(1):51-51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重要的学者兼作家,他的批评兼论古典文学和新文学,他的诗兼及新旧两体,但家喻户晓,享誉不衰的,却是他的散文。几十年来,《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已经成为中学语文课本的必选之作,朱自清三个字,已经成为白话散文的代名词了。他的散文简洁精炼,并以笔触细腻、语言清丽自然而著称,被称为典范的现代美文。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1898~1948),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和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他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成语"春华秋实"之意。"华"即古"花"字,"春华秋实"意即"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常用以比喻人的文采和品德。朱自清以此为名号,立志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作家和学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开篇,致力于散文的创作。他的散文先后成集的有《踪迹》(诗文集)、《背影》、《你我》等,对于"五四"以后以及当代的散文作家几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朱自清的作品具体论述其散文在结构上,抒情上、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以及他散文体现的丰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5.
冯艳 《现代语文》2008,(4):92-93
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先生和叶圣陶、朱自清等许多教授、学者和教员一样,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生活的动荡之后,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短暂的工作时间和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在文学研究会中也是一位有特色有成就的作者。他曾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一个诗刊——《诗》的编者之一。诗作分别收入《踪迹》(诗文集)与《雪朝》第一集中。不论是咏物寓意的短诗,还是盘旋回荡的律调,无不表现出朱自清这位民主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先生是散文大师、著名诗人和学者 ,然而 ,终其一生的职业则是教师。他热爱教育 ,热爱学生 ,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全都倾注在教育上了。在朱自清先生的众多著作中 ,有他撰写的5首校歌和4首清华大学年级歌。1920年 ,朱自清从北大哲学系毕业后回到故乡扬州 ,到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任教 ,并担任教务主任。他义务为学校写了一首校歌。这首歌只有10句 :“浩浩乎长江之涛 ,蜀冈之云 ,佳气蔚八中。人格健全 ,学术健全 ,相期自治与自动。欲求身手试豪雄 ,体育须兼重。人才教育今发煌 ,努力我八中。”这首校歌 ,词简意深 ,朱先生提出“人格健全…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一九二○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先后在浙江、江苏等地当过五年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深有体会。一九二五年到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教授后,还很关心中学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说:“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他多年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又写了不少文篇。”(见《朱自清研究资料》1—2页)朱自清先生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论著,涉及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教材、教学方法等许多问题,而且都有精辟独到的见解,有些看来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还有着指导意义。兹举数端,谈谈自己学习后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9.
孟若虹 《语文天地》2011,(23):33-34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评价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的确,朱自清的散文朴素自然、缜密优美,富有诗意和情趣。《荷塘月色》便是其中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学语  相似文献   

20.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于1927年7月所写的散文名篇,由于作者的创作时间刚好与当时特殊的政治年份巧合,因此,对于《荷》文的分析,许多论者总是从它的政治背景入手。其实不然,朱自清先生的生前知交,都一致认为他是一个潜心做学问,对政治不太关心的人。正如已故的学者王瑶先生所说:“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