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师教育行为改善的前提.但教育变革中出现的问题仅抱怨教师是不公平的。本文从文化视角分析,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是社会文化传承的结果;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新旧文化融合的过程:首先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现代化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新功能需要。其次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历史的延续过程。再次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社会文化适应与教师个体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应然路径是构建适宜变革生存与繁荣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教师持有怎样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选择。教师教育观念内隐于教师个体,其复杂性无法预先定义,需要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去探究它。本文借鉴N.Rescher关于复杂性的客观模型,从教师教育观念的内容复杂性、结构复杂性和作用机制复杂性三个方面来解读教师教育观念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喻穹  刘博 《函授教育》2003,7(5):93-96
公共教育知识转化为教师个体知识,是指教师将获得的公共教育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体内在素质、外化为个体行为能力、指导实际的过程。一个实现了知识转化的教师,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运用教育理论观察、分析和评价教育形象、教育问题的能力,形成了固定的、整体的教育信念,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的观念、公共教育知识本身的可转化性及将公共教育知识转化为教师个体知识的教育承担者都会影响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观念作为教师个体成长的"伴生物",是教师文化的核心构成元素,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依据结构功能理论,教师身处和谐社会体系之中,其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体系结构的规约,教师教育观念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来自学校或其他专业团体的外部支持对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冲突理论则认为,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其教育观念的形成是教师进行主动社会建构的结果,教师应该担负起建构个人教育观念的主要责任。而符号互动理论则强调,个体不能无视和脱离社会结构与情境的影响,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教师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与他人互动、对话、沟通的动态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的低效性部分缘于教师教育过程中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忽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视角可以发现教师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因此应该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作为教师教育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改善教师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6.
公共教育知识转化为教师个体知识,是指教师将获得的公共教育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体内在素质、外化为个体行为能力、指导实际的过程。一个实现了知识转化的教师,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运用教育理论观察、分析和评价教育形象、教育问题的能力,形成了固定的、整体的教育信念,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的观念、公共教育知识本身的可转化性及将公共教育知识转化为教师个体知识的教育承担都会影响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正日益成为我国教育改革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而教师个体的教育观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必须重视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形成。在促进教师个体教育观念形成与发展的众多途径中,园本教研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孙有福 《教育探索》2002,(11):66-67
一、教育观念(一)关于教育观念的内涵教师的教育观念就是指不同的教师个体在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犤1犦其内涵至少包含以下三点:第一,教育观念是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这些问题包括教育功能、教育对象、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评价、教师职业、教育法制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认识就形成了教师个体的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功能观、教育目的观、学生观、师生观、评价观和教学观等。可见,教育观念是一个观念群。第二,教育观念具有现实制约性。马克思说:“…  相似文献   

9.
教师个体教育观念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园本教研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园本教研为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生成提供新平台,从这一角度看,目前园本教研还没有达到预期状态.创建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可以从发挥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作用、编织教师与专家间充满平等开放特点的教研结构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教育叙事与教师成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成长乃是教师在立足于个人教育生活合理性的基础上,对个人教育生活的不断发现和个体教育意识的全面觉知。教育叙事正是通过对教师个体成长过程之中的各种偶然性事件的发现,而提升教师对自我教育生活观照的能力,全面提升自我教育意识,在不断提高教育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教育生涯的生命质量,促进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中的理解与视域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的意义不在其所传播的话语中,也不存在于教师身上,它存在于教师与其他教育者的视域融合之中。在教师教育中,教师与教育知识都是处于历史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育知识的增长变化一起构成一种内在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教师与教育知识构成一个统一体,构成一种运动关系的效果历史。任何教育知识的理解与接纳都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的自我理解与接纳。他们的视野与教师教育的课程安排间的融合与抗拒,推进了教师理解的创造性发展。视域融合并不完全是一种"共享"、共识,它一直包含着一种深刻地质疑与批判。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is considered to be an alternative to several other research approaches to teaching which study teaching from a limited point of view and from an outsider's perspective, often with the aim of exerting control over teachers. It is argued that research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takes into account in a better way what really matters in teaching because it emphasizes the knowledge and beliefs of teachers themselves about teaching. In this study, the issue of 'good' teaching is highlighted from a perspective on teaching based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The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of eight experienced teacher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multi-methodical approach.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consist of their views on the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the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Several contextual factors and teachers' interpretations of these factors seem to exert influence on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such as the schools in which they wor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and subjects they teach, and general developments in society. It is conclude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give a precise definition of good teaching from a practical knowledge perspective because of the personal and context-embeddedness of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Howev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search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dds new information to the discussion of good teaching when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more traditional research approaches to teaching.  相似文献   

13.
国外教师教育模式变革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袁东  靳希斌 《教育研究》2006,27(10):32-35,40
近年来,各国政府将教师教育作为发展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战略措施加以建设,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点日益明显,教师教育体系日益完善。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基于学生成功需要和学校发展基础之上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高等学校继续保持教师教育功能的关键是与中小学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国外职教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职教教师教育呈现出教师教育机构专门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师资学位证书体系完善、教师培训与进修制度化、强调教学素养形成与实践经验获得等特点。其启示在于:建立健全职教教师教育体系,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规范职教师资生源标准,完善教师教育制度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创新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使得对教师教育观念的研究成为当今教师研究的重点。教师教育观念是教师有关教育的个体性看法;它的结构从单个观念来看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从观念系统来讲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其具有个体性、情感性、情境性与开放性、非一致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教师继续教育资源整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师继续教育贷源的利用和开发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资源欠缺、分散,同时还有浪费等现象。为了优质、高效地实施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对教师继续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地调整和重组——即整合。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作为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教育史,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长期被忽略的原因,探讨了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以及教师教育中教育史课程的教学原则、内容和方法等问题.笔者认为,教育史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史学科应当在教学原则、内容和方法深入革新,以胜任其承担的教师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教育理念。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应借鉴国外教师教育的经验 ,开展高师“一般课程”一体化研究 ,合理调整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中的“一般课程”的门类和学时比例。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基本理念与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大学化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介绍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基本理念;分析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质量观念;并探讨教师教育大学化改革中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实施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确立教师教育认证制度、变革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