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吴媛媛 《新闻知识》2012,(6):101+103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无法预测的事件或者灾祸。由于突发事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人们无法预知突发事件的进程,这往往会吸引众多受众的兴趣,发展成为受媒体记者关注的焦点。而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则折射出媒体的发展水平和媒体记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发生在广州的疫情风波,对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新闻媒体是个考验,事件的骤起和消弭,也对中国新闻传媒如何应对突发性事件,尤其是灾难性的突发事件提出了思考:无论是事件前期新闻媒体的缺位和失语,还是事件传播过程中政府、媒体和受众链条的断裂,都呼唤在突发事件中建立一套科学的新闻报道机制。本刊特约刊发在这里的三篇文章,是给牵涉到突发事件报道的主要方面做个透视。  相似文献   

3.
突发事件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关注的给社会带来较大影响的事件。实发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是媒体争先恐后要报道的。可以说,突发事件对媒体、对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是素质与实力(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重大突发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既可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也会形成负面影响,引起政府、公众和专家学者的不满。而政府、媒体和公众对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评价有时会截然相反。在  相似文献   

5.
徐岚 《传媒观察》2004,(6):42-44
本文把突发事件规定为短时间甚至是瞬间内.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事物、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急剧变动。它包括自然灾害性事件.比如疫情、恶性交通事故、火灾等;同时也包括对政治、社会局面产生较大冲击的社会突发事件,如战事、重大刑事案件等。它与其他媒体重要事件的区别在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中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是人们对出乎意料事件的总称,如各种自然灾害、食物中毒、计算机恶性病毒、恐怖主义行为及重大群众性骚乱、重大政治事件、重大经济事件等。当突发事件爆发时,公众会比平日更依赖媒体,他们急切想了解外界发生了什么,周围的人们在做什么,特别是决策部门在做什么。这时,媒体被公众前所未有的重视,媒体恰当的报道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安抚民心,使社会秩序早日恢复稳定。相反,媒体过分夸大或掩盖某些事件,则会加剧公众的猜疑恐慌,使事态进一步恶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  相似文献   

7.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2,(9):66-67
对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认识三大偏差突发事件会因为新闻报道的介入而成为重大公共事件。这是政府层面,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处置一线的政府官员中,不少人一直以来所持的看法。这并非客观态度,没有正视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有所增加的客观现实。强调突发公共事件的客观性,新闻报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从来都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也是媒体追逐的热点。但因其报道政策性强、影响力大,对突发事件的新闻传播也是一个上下都十分关注、且敏感的领域。因为不当的新闻传播,会造成信息混乱,使事件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突发事件相对较多。在国际舆论竞争激烈的今天,突发事件必然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为了不使我们的问题成为别人用来攻击的把柄,媒体必须具有“抢占、把握、引导”意识。并且通过深度问题报道帮助政府化解危机,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祖国统一,重塑国家形象。在诸多问题报道中,无论是针对网传“菊花茶有毒”事件、非典、禽流感事件等热点问题,还是面对国际舆论的中日钓鱼岛苇件、美军枪杀事件等焦点问题,我国大多主流媒体反应提速,深度追问,在第一时间用追问追根溯源,探析事件真相。使事件呈现在从“真实”到“真相”的脉络中。本期刊登的两篇文章对问题报道的功能、作用及如何做好问题报道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在突发事件中,媒体、政府和公众之间,是一种三角互动关系。首先.媒体是政府的喉舌,承担引导公众舆论的角色;其次,媒体又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要代表公众舆论监督政府作为,并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第三,媒体担负着“环境监测”的作用,媒体有责任为政府、社会及时准确地提供新近发生的,尤其是与公众休戚相关事件的最新信息,主动对危机发出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11.
突发事件是指由社会矛盾引发的,形成一定的规模、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危害社会稳定、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的事件。突发事件已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突出问题。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突发事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疏缓社会矛盾,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要认识社会转型期突发事件的特点,把握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宗颖 《新闻世界》2014,(3):24-25
突发事件报道是媒体竞争的高地,重视突发性事件报道,是媒体新闻特质的要求,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媒体实力的集中反映,也是媒体商业运作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采.写.编》2008,(6):40-40
“快报事实,慎报成因。”这是当今中国媒体应时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成功策略。一、快报事实是媒体喉舌功能的需要。改革开放之前,政府和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观念在变化,他们不再捂压突发事件,而是发挥媒体在突发事件中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喉舌功能。  相似文献   

14.
何碧 《当代传播》2003,(3):36-37
所谓“事件”(EVENTS),是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非同寻常的大事。而“突发事件”,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短时间里发生的、出乎意外的大事。突发事件由于其本身具备的新闻价值,往往更会引起社会、民众的特别关注,传播价值特别高,其影响力也特别大。 新年伊始,广东地区发生了非典型肺炎事件,引发了较大范围、较大程度的恐慌。虽然,非典型肺炎在一个多月前就出现了,但也许是出于稳定社会的善意考虑,媒体没有对此进行报道,因此造成了一个“信息真空时期”。然而,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  相似文献   

15.
正在新的传播格局中,对主流媒体如何才能做到"帮忙不添乱",应当有新的认识和解读。传统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风暴眼"现象,恰恰违背了媒体为维护政府形象所一向坚持的"帮忙不添乱"的初衷。每一次重大活动的举行或是突发事件的来临,都对业界正在探索的媒体融合形成一次震荡和挑战。这次昆山事件报道中,就颇为典型地反映出了传统媒体在完成了全媒体宏观布局之后,在技术对接和观念对接上面临的一些瓶颈和难题。比如大家在这次昆山事件报道后整理出来的一份  相似文献   

16.
媒体作为人们认识现实的一个中介,和社会生活有着长期的互动关系。在媒体的发展史上,有一些重大或者突发事件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因为这些事件的发生,极大地扩大了新兴媒体的影响力,促进了新兴媒体的发展,成为媒体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比如广播史上人们津津乐道的罗斯福的“炉边谈话”,比如电视史上的肯尼迪遇刺和阿波罗登月。而因特网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其快速的膨胀式发展迅速使其在信息传播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引人注目的第四媒体。在我国,自1995年因特网对用户开放以来,经历了亚特兰大奥运会,我驻南使馆遭北约…  相似文献   

17.
罗莉 《新闻窗》2009,(4):14-15
突发事件是指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于瞬间发生的危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如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刑事案件等等。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必然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甚至造成社会恐慌,而新闻媒体对事件报道的立场和态度将直接对事件发展造成影响,甚而直接关系到事件的结果。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突发事件报道非常重视,早在2003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通知》,对媒体加强突发事件报道作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由网络媒体引发的舆论力量已让政府感到与媒体修好和合作的重要性,在此情况下,"伍皓们"也会在政府部门越来越多地出现. "躲猫猫事件"再一次强化了一个信息,民主政治下的政府正越来越重视来自民间的声音和观点,积极回应着社会的呼声,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代表民意的媒体也会进一步"亲近".  相似文献   

19.
王飞 《传媒观察》2003,(8):33-34
对重大灾难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公众历来十分关注,政府封锁消息和情况的做法,往往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特别是在当今通讯手段发达的情况下,不当的延迟或封锁还容易引起群众猜测、怀疑和恐慌,引发谣言的流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影响政府的形象。相反,政府越透明,表态越及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舆论形势、传播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媒体种类和形式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迅猛发展,典型事件、突发事件传播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能不能、敢不敢、会不会同媒体打交道,能不能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紧迫的课题.政府宣传部门的任务就是把政府要说的、媒体感兴趣的、公众关心的问题公之于众,把这三者有机结合,与媒体打交道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