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嘉兴 《学语文》2009,(1):14-15
(课前播放《感恩的心》)一、导入课题(教师:刚才同学们听了陈红演唱的《感恩的心》,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也和“心”有关,请看大屏幕中的作文原题)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  相似文献   

2.
感恩     
王子鑫 《红领巾》2010,(10):42-42
我们一直沉浸在一种感情之中.那就是爱,而我们却一直不知怎样表达。难道不是吗?我们何时才可以升华灵魂,拥有谦虚之德与敬畏之心?——那即是“感恩”。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07,(9):46-49
记不得过去了多少个教师节,每一年的教师节都“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不一定要有如簇的鲜花,不一定要有如潮的欢呼,只要我们记住他们的故事,懂得他们的情怀,永怀感恩之心,永怀敬重之情,他们就会感到欣慰与快乐,他们的节日就会泛出诱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所谓“感恩”就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一个人要学会感恩,对生命怀有一个感恩的心,才能真正快乐。”“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都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泽万里。可是,现在由于独生子女倍受呵护的原因,造成有的学生没有感恩之心,缺乏感恩意识,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一、“感恩父母”班级辅导活动的背景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报德,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发现,由于一直缺少感恩教育,目前许多大中小学生的感恩意识比较淡薄,不懂得感恩,不会说“谢谢”,没有感恩之心,令人忧虑。因此,我们认为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一辆车,感恩之心则是车中最强劲的动力; 生活是一棵树,感恩之心则是树上最甜美的果实; 生活是一条河,感恩之心则是河里最耀眼的浪花。  相似文献   

7.
学会感恩     
“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对“感恩”二字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人的感恩之心一般始于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那就是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8.
《音乐世界》2013,(1):114-117
始终感恩的心 事业发展越来越好,但率真的Hoya仍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在Infinite演唱会的电影发布会上,妈妈的到场让他激动万分,并含着泪水感性地说:“今天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因为妈妈来到了现场,当初我说要作为歌手出道的时候,妈妈是唯一支持我的人。”而他对支持着自己的粉丝也同样有着“感恩之心”,在专辑里写给粉丝的话中,  相似文献   

9.
同题作文新者胜。也许是美丽的考题拨动了心弦.小作者对老师的尊重与感恩之情喷发而出.于是就有了这封“书信”。虽是书信,但作者没有满足于平常的叙说,而是紧紧抓住了两伴平凡却让自己感动的事:语文课上的一个眼神,让备受失落的作者涌上了一股“父爱的暖流”;班会课上的那一票“支持”.更让作者感受到了“爱心天使”的快乐。老师爱学生、学生爱社套,一股感恩之泉就这样在师生之间欢畅地流淌出来。  相似文献   

10.
感恩     
生活中的我们,大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平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老师及他人对自己的帮助习以为常。渐渐地,我们不知什么是感动,更不知什么是感恩。请品读这几篇与“感恩”有关的文章,希望你能从中找回感动,常存感恩之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自古就有韩信得志而报“一饭千金”;魏颗赤待终获结草之恩;诸葛亮受先帝知遇之恩鞠躬尽瘁;史可法剑断乱发终报国恩,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真实故事也传扬久远,古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知恩图报的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爱,一种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我们沐浴在其中,感觉生活是那么美好,那就是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今的我们都已长大,是时候对妈妈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了。  相似文献   

13.
当下,让学生学会感恩,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为此,学校开展了以“感恩·关爱”为主题的感恩系列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塑造孩子们的感恩心灵,让孩子们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少先队教育活动,让我们做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我们六(6)中队队员们刚刚接触“感恩”,都很好奇,不知为什么要感恩,怎么才能做到感恩。于是,我们开展了“说感恩、写感恩、  相似文献   

15.
从婴儿的“呱呱”坠地到哺育长大成人,父母、老师、亲戚等等花了很多心血与汗水,可以说是在恩泽的海洋里长大,而他们忘了拿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为之付出的一切:进入大学,他们感恩意识缺乏,对老师、父母亲情淡薄,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感恩,生活色彩单调,在大学生中进行感恩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从而奏响成人、成才、成功三部曲。  相似文献   

16.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包括的内容很多,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人间之恩等等,其中最被人看重的是父母之恩。感恩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习惯,从而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从个人角度讲,常怀感恩之心,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能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从社会角度而言,人人常思回报,少思索取,将使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整体文  相似文献   

17.
李应怀 《甘肃教育》2011,(20):32-32
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丧失“感恩”之心的人,他的人生会是一片苍白;一个丧失“感恩”的社会,世界将会变得光怪陆离;一个丧失“感恩”的民族,他的祖国必将危在旦夕。但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不良思想和家庭教育缺失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缺乏感恩之心.这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爱是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情感,那因爱而生的感恩之心,便是爱之精魂。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爱是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情感,那因爱而生的感恩之心,便是爱之精魂。  相似文献   

20.
我不是“浪漫主义者”,我始终都怀着一颗真实的但颇浪漫的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