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和文化产业时代,大学参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一方面,拥有先进文化和雄厚科技实力的高校是所在区域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是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与精神、软实力与硬实力、文化与经济之间良性生成的制衡和引导力量,使文化产业更理性、更稳健、更审慎地面向未来;另一方面,区域性文化产业是推动高水平大学跨学科研究、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催生力量,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河北文化建设新跨越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迅速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在"3+5"框架下,娄底以建设起点较高、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功能综合的文化产业园为突破口来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导整个娄底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有现实的可能性。促进娄底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围绕文化产业园建设整合区域人才资源,特别是要引导地方高校和民间文化艺术人才培训机构培养适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对区域文化的引领,主要指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发挥先进文化指导和导向的作用。地方高校在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神圣而艰巨的使命和责任。地方高校应积极利用自身在人才、科研、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参与区域文化产业建设引领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河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转变中,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撑,地方高校应积极担负起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任.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河南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地方高校要建立完善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及与地方文化改革实验区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培养既懂文化又善经营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健康、科学发展,加速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是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增长引擎,数字经济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活力。本文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统领,梳理中国数字经济、文化产业、数字经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脉络,把握数字经济、文化产业、数字赋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新兴数字文化业态的不断涌现将促进新消费热点的形成;二是数字文化治理体系的加速构建将为数字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数字赋能文化产业的全链条发展将大幅提升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管窥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演进特征,对于探析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因,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文化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关注和重视新的文化业态,大力扶持和发展新兴文化产业,通过发挥区域优势,突出文化重点、引进民间资本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的联姻以及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等措施,对进一步整合福建省文化资源、开辟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福建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已成为大趋势,文化产业成为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滨州有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且身处文化产业较发达的山东省,更应将文化产业作为全市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和发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方面分析了滨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滨州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之一,在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对文化的建设、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文化产业为视域,东山客家文化为例,传播与彰显客家文化对文化产业及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中国日益勃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高校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其中。高校的发展也需要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以服务求反哺。高校应主动服务文化产业,发挥理论研究优势,进行文化产业理论的推介研究;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培养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积极推进智能转化,落地扎根文化产业主战场,进而推动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与文化充分交融的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已成为发展迅速、不断壮大的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和支撑作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属于强势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则属于弱势产业。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必将使我国文化产业在文化资本、文化资源、文化市场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受到国外强势文化产业的冲击。这必然会威胁到我国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国文化产业必须加快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本文从增强文化产业的资本实力、提升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利用能力、增强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能力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要:当前,文化产业正如火如荼地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预示着未来这一领域急需一大批人才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服务地方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实用型人才责无旁贷。福建省地方本科高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专业设置特色不突出、人才培养照搬传统模式、精通地方文化的专业教师匮乏等问题,只有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才能打造具有区域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时代,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科技的发展全面交融,文化消费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文化产业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文化竞争力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文化体制转型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高校应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期,加快高校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更好地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此外,担心发展文化产业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是阻碍高校"不敢"大力发展校园文化产业的更深层次的思想原因。可以尝试创办一些实体,推动校园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与社会文化产业的对接。  相似文献   

14.
戎霞 《高教论坛》2013,(5):55-58
北部湾经济区的文化产业是建立在融聚了海洋文化、岭南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区域文化特色基础上的朝阳产业,产业优势鲜明,人才需求热切。人才是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评价指标,其中,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镇。探讨北部湾经济区高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对于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新态势进行综合分析和预判,以新的视域方向观察和研究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新领域。文化相关政策宏观定调并指引了文化产业的核心发展定位,协同新媒体时代发展,引领各行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以吉林省冰雪文化旅游为例,以“文化+”撬动文化经济新态势,带动文化产业综合转型。明晰新媒体时代对文化消费、文化品质的新需求,不断彰显特色,探索新媒体时代吉林省文化产业新路径,更好地实现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云南文化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支柱产业,服务于云南社会、文化、经济各方面的发展。结合当前实际揭示与认识云南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是今后发展的基点,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产业与文化生态、文化产品、区域经济等诸多关系是未来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不可回避的话题,更是开拓空间所在。  相似文献   

17.
李爱军  路琳 《天中学刊》2012,27(5):108-110
高校创新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河南高校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依据文化创新人才的能力素养,通过调整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重视地方文化教育、加强校企合作等措施,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不仅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引领和人才支撑,还要成为文化传承的核心和带头人,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科技含量低,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有待加强.构建河北省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应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大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和推动资源重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音乐文化产业、完善高校音乐文化教育体制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山东省委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发展文化产业是实施经济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产业人才作为智力支撑。目前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总量居全国前列,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数。但也存在着文化产业人才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比重与发达省市相比较低、文化产业人才的整体素质不够高、文化产业人才的分散化等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经济文化强省战略,应从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根本保证的意识、吸引聚拢文化产业人才、着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规范约束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加强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