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让新闻与居民的生活越来越近——美国社区报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峥 《新闻实践》2006,(3):55-56
提到美国报纸,人们马上会想到在美国甚至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几份大报。但实际上,美国老百姓平时接触最多的却是他们身边的社区报纸。无论是在繁华喧嚣的国际大都市还是在边远偏僻的小山村,我们都能找到社区报纸的身影。这些社区报是居民之间的纽带,也是连接社区与外部世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体验式报道,又被称为“参与式报道”、“介入式报道”,它是记者隐瞒身份并且转换成与被采访对象相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后采写的报道。 纵观近几年国内报纸,无论是国家级大报,还是地方性报;无论是党报,还是生活类报纸,抑或是行业报,许多报纸都发表过生动感性的体验式新闻,一些记者因为敢入虎穴,采写了一系列体验式报道而声名远扬,一些报纸甚至把体验式报道当成了报纸的新卖点,藉此吸引读者的眼光。 随着报业的发展,报道形式不断出新。体验式报道作为近年来在新闻媒体上出现较多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在吸引读者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的生存危机是有目共睹的,不论小报还是大报都在探索自己的生存战略。当下困难最大的可能还是地市州报,但是笔者近日读赵凯所著的《走进美国社区报》,觉得美国报人的经验对国内地市州报的生存与发展,应该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区手机报的现状 中国社区手机报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几种主要类型的社区手机报由于其脱胎于传统的纸介质社区报,发展缓慢,单独的社区手机报更是少见,大多数社区报内容出现在主流媒体的社区版中.现在主要成型的是国内第一家由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创办的社区报——《新民晚报社区版》、天津《滨海时报》、深圳《南山日报》等社区报纸,作为媒体现代化的新一代产品.  相似文献   

5.
温金凤 《今传媒》2011,(5):61-62
虽然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我国社区报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成大气。然而从媒体产业发展规律和国外社区报实践来看,社区报将会成为报纸转型或新的利益增长点。笔者将试图从市场可进入性、可行动性、可赢利性等方面分析中国社区报的未来发展策略,以期对以后的办报实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魏艳平 《新闻世界》2011,(1):117-118
美国的便士报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辉煌之后,走向了分化,发展出了一批严肃报纸。而我国的都市报与西方的便士报无论是在诞生背景,还是内容倾向等几个方面都十分类似。为此,考察我国的都市报是否会像便士报一样走向分化,以及严肃报纸在我国是否还有生存空间,就显得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报纸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介质,也许未来有一天不再成为主要的信息表达介质.然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五国,以及快速发展中的第三世界来讲,我们不能断言报纸命运已将终结. 国内,继都市报创造辉煌之后,专业财经类报纸异军突起,中等城市报业竟争开始升温,地铁报、社区报等免费报纸开始引领风骚. 报业的生存与发展仍在曲折中继续.报纸这个已有的媒体平台,还有很多尚待我们挖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报业发展的第一议题。数字传媒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世界性的,传统媒体要积极应对。无论是报纸还是互联网等其他新兴媒体,核心目的都是传播信息。实际上,传统媒体一直是网络新闻的主要内容供应商,报网融合是最好出路——让网络服务于报纸,让网络吸引读者阅读报纸。  相似文献   

9.
扩版应该扩些什么?顾冰清现在不少报纸都实现了扩版,无论是日报还是晚报,也无论是党报还是专业报,从对开4版扩至对开8版、12版、16版,甚至更多。有的即便没有扩版,但也憎出了诸如周末版、星期刊和其它周刊、专刊等等,有的还办有报中报。报纸的扩版增期,标志...  相似文献   

10.
美国报纸联合网NNA这样定义社区报:"现在,区分一张报纸是否是社区报的特征是看它是否是为一个特定社区提供信息服务。社区是指一个地域上、政治上、社会上或者是宗教上的共同体,并且这个共同体共有从属感。一些社区报只在网络上存在。任何一家定位为一个特定社区服务的报纸都可以称为社区报。"1本文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来分析社区报如何发展和社区报的互联网思维。  相似文献   

11.
自从2001年中国第一张社区报——《南山日报》创办至今,已过去近10个年头,一张又一张社区报以各种形态和模式陆续进入报业市场。在上海,社区报市场的鏖战业已拉开帷幕:2006年10月,《新民晚报社区版》亮出了国内第一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社区报的旗号;隶属于东方网的《城市导报》陆续与多家街道报纸展开合作;此外,从2009年8月开始,《新闻晨报社区报》以一整套全新办报模式低调地开始了社区圈地运动,至今已与8个街道合作推出了8张社区报。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3,(22):77-80
美国社区报与社区居民的"亲密感"的营造来自于报纸内容的本地化、贴近性和实用性。中美社区报在报纸的功能定位、内容定位、采写视角、采写内容、体裁和语言以及编辑方式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吸收美国社区报先进经验,在中国现实环境中进行本土化分析,中国社区报的内容发展策略就自然呈现了。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4,(17):74-80
本文以美国社区报的发展变迁为线索探讨了美国社区新闻思想的流变,选取了不同阶段代表性学者和新闻从业者的社区新闻观进行分析。美国社区新闻思想的大体发展脉络是:早期乡镇报人有办报的思想但没有报道本地新闻的思想;上世纪30年代注重本地社会生活报道成为乡镇报纸共识;自1950年代郊区城镇报和大城市邻里社区报获得大发展,"社区新闻"概念应运而生,社区报纸与社区发展关联起来;1990年代至今,社区新闻思想走向深化,社区报纸的责任意识凸显。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提高身体素质和防病治病知识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与此同时,近年来,报纸在不断扩版,几乎各类报纸,无论是综合报还是专业报,无论是中央报还是地方报都设立了健康专版。而且,还有不少与健康有关的杂志问世,电台电视台的健康版块在增加,与健康有关的网站也层出不穷。各类媒体都十分重视与健康相关问题的报道和宣传,许多老百姓关心的与健康知识有关的话题都成为了热门话题,让各媒体不惜笔墨大量  相似文献   

15.
"只要您对社区的大小事务抱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您愿意和本报读者一起分享您所在小区的故事,只要您愿意贡献一点点宝贵的时间为我们提供线索,您就可以报名成为我们的社区通讯员。"这是北京一家都市类报纸招聘社区通讯员的公告语。随着城市不断扩大、新兴社区不断增多,社区新闻越来越引起重视。在国内,各地都市类报纸版面设置中有独立社区版的越来越多,招聘专职社区记者、兼职社区通讯员的广告也越来越让人心动。部分报纸还在主报的基础上设置独立的社区报。就在今年3月2日,上海市首家获国家批准的社区报《新民晚报社区报》诞生;2006年12月15日,《广州日报》也发行了首张社区报。在国外,社区新闻是新闻的一个重要品种,社区报已有300多年历史。应该怎样看待报纸设立社区版、开办社区报的意义和价值?社区版和社区报发展趋势怎样?在采写社区新闻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与困惑?一个优秀的社区记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对社区记者有何独特要求?社区新闻的独特作用以及目前的角色意义怎样?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地市级以上城市报媒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在广大的县域,报媒市场几乎是空白。无论是广告市场规模,还是居民消费结构与信息需求,报纸在县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江浙等地,县级报年广告收入早已超过千万元;而在山东,拥有县级报的县市仅有两个。  相似文献   

17.
周继山 《中国记者》2012,(1):100-101
传统报纸在日益受到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冲击的同时,另一个竞争对手是国内市场正在萌芽的免费报纸。目前大规模发行的免费报主要还是以地铁报的面目出现,故本文将地铁报作为免费报纸代表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笔者所在的城市,近几年出现多份社区报,但坚持下来的不多。笔者居住的社区出版的社区报,创办于2008年,是极少数仍在出版的社区报之一。据说免费发行6000份,都是由物业直接送上住户家门,可并不太受欢迎。有的住户,社区报送去一两天了,仍然躺在大门旁,似乎对这份报纸视而不见。笔者出于职业习惯,硬着头皮看,还是难以卒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纸媒为寻求发展,报道逐步向深度报道迈进,在版面的设置上也相继出现了评论版、社区版。笔者认为,社区版正是为出现社区报试水之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报是城市社区演进的必然产物。随着报纸服务性的增强,社区新闻渐渐成为一种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新闻样式。  相似文献   

20.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一波又一波的改版热潮,使我国报纸形态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和建国后的四十多年较为沉闷、千报一面的报纸形态比较起来,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随着这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创办了百年的老报,还是创刊不久的新报;不管是中央级的党报,还是地方上的都市报;也不管是大众化报纸,还是专业性报纸,几乎无一例外每张报纸的外在形态都有了不小的革新.当然,这些革新并不是孤立的,既与社会、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也与报纸自身的许多因素不可分割.可以说,报纸形态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了这张报纸的特点、定位、实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