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最近从报刊上看到一则消息:某地一小学推出“借分制”,即允许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向老师借一定的分数,然后在下次考试后按一定的规定“偿还”。据说实施效果不错,例如有个学生考了79分,因为怕家长责备,在老师借给他1分后,十分努力,期末考了98分。笔者想,“借分”策略作为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向教师推荐过一个“借分”的故事,是说一位平时学习很不卖力的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考了59分,他希望老师再看一下他的作文,是不是可以加上1分。语文老师是一位非常高明的教师,她没有轻易地拒绝这位学生,而是在与这位学生协商后借给了他1分,但与他约定,他必须在下一次考试中以10倍的分数将这次借的分“还”给老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考试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只得了59分。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您就给我的作文多加一分吧,就一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能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是要还利息,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  相似文献   

4.
利息     
在一次考试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能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了咬牙说:“我借。”结果,在后一次考试中,他语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净剩81分。试问,世上有哪一个高利贷者敢与这位教师比收益?责任编辑/比格利息  相似文献   

5.
利息     
一次考试中,一个男生语文成绩得了59分。他找到我说:“老师您给我加一分吧,就加一分,我求您了。”我说:“加一分是不可能的,我可以借给你一分。不过你要想好,这一分不能白借,要算利息的,借一还十,下次考试我要扣掉10分,怎么样?你要是不同意就不要借了。”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考试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只得了59分.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您就给我的作文多加一分吧,就一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能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自借,是要还利息,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算了."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语文学科预考中,一个男生得了59分。他找到教语文的张老师:“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张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借1分还10分,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可以不借。”男生咬了咬牙说:“我借。”结果,在第二次语文考试中,他得了91分,扣掉10分,净剩81分。张老师是一个教育的“高利贷者”,她通过大胆的“借贷”,使学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我还听说过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杰非常聪明,但学习不用功,上课爱做小动作,回…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而且这种探索和创新永无止境。近一时期,笔者听到和遇到的一些教育趣事,进一步验证了一句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从学生身上多赚点“利息”一次语文考试,有位学生得了59分。他找到老师说:“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还要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学生咬咬牙说:“我借。”…  相似文献   

9.
支点的魔力     
扶云 《阳光搜索》2005,(5):15-15
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怎么办呢,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啦!”老师沉吟了一会儿,说:“可以。不过。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分数可不是随便借的,这次惜一,下次还十,再下次还二十……不然就不借。”  相似文献   

10.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考试中,一个男生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蟛卜—哉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咬牙说:“我借。”结果,在后一次段考中,他语文得了91分,扣掉1吩,净剩81分。每每读起这个故事,我的心中总是莫名的感动。生命无价,爱有利息。这位老师巧妙地利用了一次教育契机,化腐朽为神奇,实现了对儿童生长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1.
预支的精彩     
在一次预考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教语文的张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张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分还10分,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借了。”男生咬了咬牙说:“我借。”结果,在后一次段考中,他语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净剩81分。张老师是一个教育的“高利贷者”,她通过大胆的“借贷”,使学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我还听说过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学生杰非常聪明,…  相似文献   

12.
预支成功     
在一次预考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教语文的张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张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甭借了。”男生咬了咬牙说:“我借。”结果,在后一次段考中,他语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净剩81分。  相似文献   

13.
正一名外校老师来参加课堂教学大赛,借我们班上课。临下课时,老师说,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下次我们来开个故事会。有个学生举着手就是不肯放下,老师只好问他想说什么,他说:"老师,您说话算话吗,下次您什么时候再来啊?"老师愣了一下,说:"哦,这个下次再说吧。"  相似文献   

14.
有不少这样的故事:在某次考试后,某学生因为差几分及格,成绩难与家长见面,所以向老师借几分,保证下次考试后加倍奉还,老师同意了。于是,该学生努力学习,成绩提高很快,最后成为了优秀学生。在这种“借贷、还款、付息”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信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习取得了成功。这种措施针对全体学生而言,有其局限性,但对部分学生却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案例 ]1987年 11月期中考试后的一天中午 ,高一年级的一位男生敲开了化学老师彭爱平的门 ,他拿着试卷 ,指着一处打叉的地方认真地对彭老师说 :“这种答法是正确的 ,不应扣 0 .5分。”彭老师细心地给他解释为什么是错的 ,他点了点头 ,但脸上仍然未“阴转晴”。这时 ,彭老师拿起红笔 ,给他加上了 0 .5分 ,原来的 5 9.5分变成了 6 0分。彭老师对他说 :“这次借给你 0 .5分 ,下次考试还回来。”他脸上立即“阴转晴”了 ,连说几个“谢谢” ,满意地走了。期终考试后的一天中午 ,这位男生又来到彭老师家 ,拿着试卷郑重地对彭老师说 ;“老师 ,这次…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07,(12)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次考试中,一学生差几分及格,成绩难与家长见面。便向老师借几分,并保证下次考试加倍奉还。老师同意了。该学生于是加紧学习,成绩提高很快,最后成为优秀学生。在这种借分加倍还分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信任,激发了学习内在的需要,学习取得了成功。这种措施针对全体学生而言,有其局限性。但对部分学生是有效的。教学管理中,笔者就实施了"分数银行"制度,一学期下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杨雪芬 《小学生》2011,(4):50-51
记得有一次学期末考试,几个学生跑过来问我成绩,其中一个得了100分,而另一个只有97分,他淘气地说:“我下一次一定比你高。”旁边的同学却说:“如果人家下次一样考到100分,那么你怎样考得比他高?”他天真地回答到:“那我就考101分咯!”旁边的同学都笑着说:“傻瓜,怎么会有101分呢?”开始时我也只当个笑话听了就算了,没想到他还接着问:“老师,为什么没有101分?我要怎样才考到101分?”对于这个像笑话一样的问题我随便地答了一句:“下次再努力一点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8.
有不少这样的故事:在某次考试后,某学生因为差几分及格,成绩难与家长见面,所以向老师借几分,保证下次考试后加倍奉还,老师同意了。于是,该学生努力学习,成绩提高很快,最后成为了优秀学生。在这种"借贷、还款、付息"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信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习取得了成功。这种措施针对全体学生而言,有其局限性,但对部分学生却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娱乐逗秀场     
一位老师正在填写学生登记卡,她问一名学生:“你生于公元多少年?”学生说:“老师,前面的同学都生于公园,您以为我也生于公园吗?告诉您,我妈妈跟我说过,我是生在医院里的。”“考试得了几分?”“3分!”话音刚落,啪!啪!啪!小明的屁股上挨了爸爸的三下鞋底子。“下次再考,得几分?”“一分都不要了!”适得其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足”字,叫大胖读。大胖想了半天。同桌伸出脚提醒他,他就大声说:“鞋。”老师摇头。于是同桌脱了鞋,大胖又读:“袜。”老师又摇头。为了使大胖能正确地理解,同桌又脱了袜子。大胖大声读:“脚丫子…  相似文献   

20.
一名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担心回家挨打的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啦!”老师沉吟了一会儿,说:“可以。不过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下次要还10分,再下次要还100分。”差生迟疑了一下,终于鼓足勇气答应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