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布莱思·霍尔姆斯1920年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的一个农民家庭.在英国国教小学度过了小学生活.1937年,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伦敦大学物理学院,毕业后任教于文法中学."二战"期间,曾应征入伍,1946年退伍后返回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进行师资培训.1953年,霍尔姆斯应邀到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担任《世界教育年鉴》的助理编辑,从此开始系统研究比较教育学.1962年,他凭借博士论文《比较教育方法论》获得伦敦大学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当年获得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职称,并于1975年被评为教育学院比较教育学教授.  相似文献   

2.
卡特尔(Raymand B·Cattell),英国人格心理学家,1905年生于英国得文郡(Devonshire)。他在伦敦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心理学期间,就学于著名的心理统计学家斯皮尔曼。斯皮尔曼发明了因素分析法,并把它用于智力研究。卡特尔受其影响,在人格理论中广泛运用因素分析法。 在卡特尔的理论中,“因素”等同于“特质”,即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的行为型式和一致性,是人格的最小单位,是砌构人格的积木。因素分析是发现特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弗兰茨·恩斯特·爱德华·斯普朗格,1882年7月27日出生于柏林西郊西特菲尔德的一个玩具商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1900年,斯普朗格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师从哲学家狄尔泰和教育家鲍尔生学习哲学.1905年,他在完成毕业论文《历史科学的基础》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06年至1911年期间,斯普朗格曾分别在两所高级女子中学任教,并在此期间开始研究洪堡的教育思想.1909年,他发表了教授资格论文《威廉·洪堡其人及人文思想》.1911年至1920年,他先是在莱比锡大学任教,随后进入柏林大学教授哲学和教育学.1925年,斯普朗格入选普鲁士科学院院士,并曾一度担任柏林大学顾问校长,后于1946年离开柏林大学前往联邦德国杜宾根大学任教直至退休.  相似文献   

4.
艾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班杜拉于1952年获得爱阿华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1974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1977年,他荣获J·M·卡特尔奖,以后又获得  相似文献   

5.
佚名 《科技文萃》2005,(11):130-131
发明消毒药的人叫利斯特(Lister·Joseph),是英国医学家.利斯特生于英国埃塞克斯.早在念小学时,他就立下了一个伟大的志向--当一名外科医生.后来,他考入伦敦大学医学院学习,186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并担任过该会会长.  相似文献   

6.
1911年,克拉克·科尔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1928年,进入斯沃斯莫尔学院学习,在1932年获得学士学位后,于1939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和华盛顿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1952年,科尔顺利当选加利福尼亚大学总校校长.1967年,科尔接到卡耐基高等教育委员会的邀请,先后担任卡耐基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卡耐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委员会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7.
詹姆斯·布莱恩特·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1893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多尔彻斯特.1910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化学系学习,1913年获得哈佛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16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9~1933年,他在哈佛大学化学系任教,随后在1933~1953年期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并担任美国科学促进会和教育理事会会长.1941~ 1963年间,曾三任美国教育协会政策委员会成员.1957年和1961年,他接受卡耐基基金会资助,对美国师范学院和公立学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其研究成果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校教育的改革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SOLO分类系统评价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SOLO分类系统评价模式是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比格思教授(John Biggs)创建的。比格思教授是一位教育心理学家。他早年在澳大利亚的塔斯玛尼牙(Tasmania)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3年在伦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香港从事教育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主要研究如何激发  相似文献   

9.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4,(21):F0002-F0002
21.桑代克 一、生平介绍 桑代克(1874-1949)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与吴伟士共同研究学习迁移,并设计了心理测验,为美国教育测验运动的领袖之一。1874年桑代克生于马萨诸塞州威廉斯堡一个牧师家庭。1891年进威斯莱大学学习,临毕业前一年开始学习心理学。1895年获文学士学位,同年转入哈佛大学,跟着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作研究。1896年存哈佛大学开始了关于动物学习的研究。以后得到卡特尔的帮助,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98年在卡特尔的指导下,获博士学位。1899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心理学讲师。1903年升为该院心理学教授。在任教期间,根据卡特尔的建议,把对动物研究的技术应剧于儿童及年轻人,以后越来越多地用人做被试者,用大部分时间研究人类学习、教育及心理测验,成为心理测验运动的领导人物。他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两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此外,还创建并主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工作,培养了大批教师、教育行政领导人员和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1913年在哈佛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16年在同校获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1953年历任哈佛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校长。他曾任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育政策委员会的主席,美国科学协进会和美国全国教育理事会的会长。上世纪50年代,他由卡内基基金会资助,对中等教育和师范教育,进行了实地考察,发表报告,提出批评和改进建议,对美国教育很有实际影响。桑代克在学院任教40年之久,于1940年退休。1942年返回哈佛大学任詹姆士讲座教授,以此纪念40年前支持他进行小鸡实验的大师—詹姆士。1949年逝世。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广播公司国际新闻网2012年9月19日报道,英国的高校开始加入美国免费在线大学课程项目"课程时代"(Coursera)平台。爱丁堡大学是第一所加入该课程项目的英国大学。伦敦大学国际项目也将在该平台上提供5门课程,其中包括心理学、法学和计算机编程。伦敦大学国际项目负责人称,他希望一些在网上学习免费课程的学生可以有机会申请全日制学  相似文献   

11.
我的网上教学三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尔.佩尔茨博士是纽约州立大学赫基默社区学院(Herkimer County Community College)(HC-CC)大学心理学教授。比尔.佩尔茨教授可以算作是HCCC大学的元老级教授,他是在1968年8月进入该校任教,第二年这所大学才开始正式运营。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曾经担任过人文社科部主席,远程学习部主任等职,但是他一直没有中断他最热爱的事业-教学。1994年,他获得了“纽约州立大学系统校长优秀教学奖”;2003年,由于他在网络教学方面的尝试和出色的成果,获得斯隆基金会“Sloan-C2003年度优秀网上教学奖”-这些大奖是对他在教学方面研究和钻研的肯定。佩尔茨发表了多篇论文,近年来,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学生和教师对网络异步教学的满意度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目前他正在研究在虚拟学习环境中有哪些教学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除了担任全职的网络教师以外,佩尔茨还是HCCC网络学院的负责人,HCCC教学设计专家。此外,他还担任SLN的主要培训师,在过去的五年里,他已经把1000多名来自纽约州立大学系统各个大学的普通教师培养成了网络教师。他还代表纽约州立大学系统担任Merlot项目的心理学科代表,Merlot是美国高校开展的一项精品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计划,目的是建立美国高等教育精品资源库。  相似文献   

12.
预测灾害     
预测灾害王均,余炎1977年,西比利在伦敦大学完成了他的著名的博士论文。他的研究主题是历史上一些桥梁灾难的发生原因。他从分析这些桥梁形式的设计思想的演变出发,探讨了未来避免这类灾难的方法。他着重分析了以下的4个案例:迪伊桥在1847年,英格兰切斯特城...  相似文献   

13.
正一、生平介绍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也是一位富有才华的作家。父亲是一位正直有觉悟的油漆工。母亲是一位勤谨、持重的家庭妇女。马卡连柯从小在这个友爱的家庭里受到良好而严格的教育。在学生时代,他学习用功,成绩优异。1904年,他在市立四年制学校毕业后,升入一年制师资训练班学习。1905年毕业后马卡连柯在克留科夫城的一所铁路小学担任高年级教师,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1914年马卡连柯进入波尔塔瓦(Poltava)师范专科学校深造,1917年毕业,因成绩优异荣获金质奖章。师专毕业后马卡连柯被任命为克留科夫高级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14.
乔治·波利亚(George Polye)1887年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中学时就显露出一定的数学解题才能,但终因数学教师的平庸未能唤起他对数学的兴趣。1905年波利亚进入布达佩斯大学法律系学习,由于兴趣所至,改学了两年语言文学后又转学哲学。在哲学老师的建议下,他选修了物理和数学。从此,他不仅迷上了物理,而且为数学家L·费叶尔(L·Fejer)的才智、教风和品格所倾倒,他决心献身于数学事业,并于1912年获得了数学博士学位。后来,  相似文献   

15.
论威特罗克的生成学习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威特罗克(Wittrock,M.C.1931~)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桑代克奖。他的根据认知心理学去探讨教育的工作,不仅对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而且对理科和人文学科的课程改革,均有重大影响。其中,尤以人类学习的生成模式最为突出。学习生成模式是威特罗克在总结了近20年来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以及他本人在教学领域所作的大量研究后提出的。这一模式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他坚信生成学习模式能够澄清在这之前仍  相似文献   

16.
维克多·E·弗兰克尔(1905~1997),医学博士,维也纳医科大学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担任维也纳神经综合医学院的首席专家长达25年,他创立了"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之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他拥有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达拉斯大学和匹兹堡大学教授职位,并在加利福尼亚圣迭哥国际大学教授意义疗法。弗兰克尔共出  相似文献   

17.
张敷荣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教育理论专家.他早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学习,1928年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先后获得文学学士、教育社会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学位.1936年,他放弃美国优厚的物质待遇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任四川大学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后调任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  相似文献   

18.
一吉尔福德于1897年3月7日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马凯特地方的一个农场家庭。他在1917年进入内布拉斯加州大学,一年后曾志愿去军队服役,但仅几个月就退了伍。退伍后,他抱定要成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的打算再度进入内布拉斯加州大学,但不久便转向心理学,并在本科的最后两年获得了一个助教职位,辅导心理学实验课,主持心理学单元测试等。大学毕业后,吉尔福德去秘鲁国立师范学校执教心理学一年,之后便返回内布拉斯加州大学的研究生院,在那里开办一所心理诊所达两年之久。当  相似文献   

19.
既然电能传递信息,为什么不能用来传递声音呢?这个问题是由美国波士顿大学的语言学教授贝尔提出的,当时他只有22岁.贝尔于1847年3月3日出生于英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声学专家.贝尔在小的时候就很善于思考,好奇心也很强,常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怪问题.贝尔17岁时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语言,毕业后  相似文献   

20.
布鲁纳(Jerome S.Brunet 1915——)是美国现代资产阶级心理学家,出身于纽约的一个中上阶层家庭。1937年毕业于杜克大学;1941年获得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最初,他研究动物知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为研究社会心理学,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纳粹宣传家的技术”。1945年后,他在哈佛大学研究人的知觉和认识心理学,1960年创建了哈佛大学认识研究中心,研究重点放在教育心理学中的课堂学习问题。他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公共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